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64年10月0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运营

1964年10月0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运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44 更新时间:2024/1/5 22:07:38

新干线(日语:新干线/しんかんせん,罗音:Shinkansen)是日本的高速铁路系统,也是全世界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采用标准轨(1435mm)之轨距,均为纯客运服务。

第一条线路是连结东京与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于东京奥运开幕前的1964年10月1日通车运营;经过多年扩展,目前有9条线路,其中包含2条线路较短的“迷你新干线”,将日本大多数的重要都市连结起来。最初由日本国有铁道研发与运营,国铁分割民营后由JR集续,目前有JR北海道、JR东日本、JR东海、JR西日本、JR九州等5家JR提供服务。

新干线是以同时适合快速及大量运输而设计,因而其建造与运营技术均有别于传统铁路,例如全面采用动力分散式列车、轨道全面采用立体交叉、首创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等,最短可以3分钟的班距运行。

除了迷你新干线之外,列车运行最高车速依线路可达到每时240至320公里,但在进行速度测试时,创下每小时443公里的最高纪录(由“300X”实验列车在1996年所创下)。身为日本铁路技术居于世界顶尖的重要象征,新干线的技术也海外输出,如中国大陆高铁部分技术及台湾高铁即采用新干线做为系统基础,而采用新干线系统的英国、意大利、印度、泰国、美国德克萨斯州等地的高速铁路亦在兴建或规划中。

名称由来

日本在二战之前已经建设起全国畅通的国营铁路干线网。对于这些干线铁路,在日本通称为“本线”。战后5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复兴阶段。原有的铁路线路不够用,特别是在东京与大阪之间。因此“国铁”内部开始商讨解决的办法。一派,在原有的“本线”的复线铁路旁边再加铺复线铁路,被称为“增线派”。另一派主张,干脆铺设新的线路。为了有别于现有的铁路,称之为“新干线”。

最初,日本国铁采用了增线的方案,而且实际修到了小田原。此时,日本铁道研究所在一次讲演会上提出了“东京到大阪只要三个小时”的构想,在日该国内引起极大反响。后来,当时的国铁总裁十河信二先生批准了他们的构想,同意重新修一条干线铁路,这条铁路的时速要达到250公里,从东京三个小时到大阪。1964年10月1日,东海道新干线正式通车。尔后,山阳新干线、东北新干线、山形新干线、秋田新干线、上越新干线、野新干线也陆续建成。人们也习惯地将这种高速铁路运输系统称之为新干线。

在日本以外的国家称新干线为Bullet Train(弹列车)或是Super Express(超特急列车),之后Shinkansen的名称也逐渐广为使用。此外,在1964年东海道新干线刚通车时也曾经计划将新干线称为New Tokkaido Line(新东海道线)。

虽然车站内的英告示板上称新干线为Shinkansen,但在示列车名称时仍然采用Super Express的称呼,例如,新干线车上的英文广播即为“Ladies and Gentlemen,welcome to Shinkansen.This is the NOZOMI Superexpress train bound for Shin-Osaka.”(各位乘客,欢迎搭乘新干线,本列车是前往新大阪的希望号超特急列车)。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607年08月11日:傅山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傅山(1607.8.11-1684.8.2)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

  • 1979年10月01日:国际音乐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1979年10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国际音理会第18届全体大会上通过了确定每年10月1日为“国际音乐日”(简称IMD)并成立了“国际音乐日”组织。其宗旨是努力使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通过音乐把各国人民联合在一起。宗旨其宗旨是努力使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通过音乐把各国人民联合在一起。通过

  • 1901年09月07日:《辛丑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辛丑条约》(英: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

  • 1861年07月21日: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First Battle of Manassas)也称第一次奔牛河战役(First Battle of Bull Run)于1861年7月21日发生在弗吉尼亚的马纳萨斯和布尔河附近,是第一场南北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联盟军在托马斯·杰克逊优秀的率领下,打破了联邦军进攻里士满的计划。第

  • 1833年08月11日:木户孝允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木户孝允(木戸孝允きどたかよし;又名きどこういん)(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为幕末到明治时代初期活跃的武士、政治家。赠从一位勋一等。长州藩藩士,所谓“长州阀”的巨头。与萨摩的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并称为“维新之三杰”。幕末时期以通称“桂小五郎”,为尊王攘夷派中心人物。维新后分

  • 1896年07月21日:《中日通商行船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是《马关条约》的延续。多年来日本统治者企图在中国得到的各种特权,至此全部实现。《马关条约》第六条规定:中日两国所有约章已因甲午战争而废绝,双方应派代表商订通商行船条约;新订约章应以中国与欧美各国现行约章为本。据此,1895年12月日本代表驻华公使林董与中国代表(初为李鸿章,后改为

  • 1919年08月11日:《魏玛宪法》正式生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魏玛宪法》(德语:Weimarer Verfassung)是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年—1933年)的宪法,也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它建立了一个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现今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德国基本法》仍保留着魏玛宪法的少许条文。1919年1月19日,德国举行国民议会

  • 1940年09月07日:伦敦大轰炸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伦敦大轰炸(The Blitz)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英国首都伦敦实施的战略轰炸。德国对英国的轰炸发生在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间,轰炸范围遍及英国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伦敦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轰炸最为严重的三座城市之一(其他分别是柏林和重庆)。飞行炸弹Verge

  • 1958年09月07日:陈百强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陈百强(1958年9月7日—1993年10月25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省台山市,中国香港男歌手、作曲人、演员。1979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First Love》;同年凭借歌曲《眼泪为你流》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奖。1981年主演剧情片《失业生》。1983年凭借歌曲《今宵多珍重》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

  • 1991年10月01日:国际老年人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联合国于1990年12月14日通过45/106号决议,指定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1982年,由联合国倡议,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1990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45/106号决议,指定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