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近400年来,首尔这块石碑为何多次被埋到地下,又为何一次次掘出竖起?

近400年来,首尔这块石碑为何多次被埋到地下,又为何一次次掘出竖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84 更新时间:2023/12/7 2:00:01

1627年,皇太极在众人的推举下成为后金君主。不久,皇太极便以“助南朝兵马侵伐我国”“先汗归天,无人吊唁”“招我逃民,偷我地方”“窝藏龙”四大罪名,向朝鲜宣战。

3万八旗将士在阿敏、济尔哈朗等贝勒的带领下,一路烧杀抢掠夺。可怜朝鲜国贫兵弱,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很快,整个朝鲜几乎都成了沦陷区。

看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仁祖皇帝李倧只得投书求和,答应向后金称臣纳贡,结为兄弟之国,并在江华岛焚书盟誓。

但阿敏在退兵时,却以“对朝鲜盟文不满意”为由,又放任八旗兵在京畿道一带抢掠了3日,以至于朝鲜境内十室九空,百姓被屠杀者不计其数。

待八旗兵撤走后,李倧立刻向宗主国明朝修书一封,详尽地汇报了后金逼迫称臣的事情。并在言辞间,向明朝再次表明忠诚之意。

由于八旗兵在朝鲜作恶颇多,尽管与后金宣誓为兄弟之国,但朝鲜朝野对后金却极为憎恶。说好该向后金进献的贡品,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后金与朝鲜边境开市通商,朝鲜也百般不情愿……

19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正式登基称帝。

在登基之前,皇太极特意派出使臣出使朝鲜,知会李倧,希望他能参与朝贺。

消息传出后,朝鲜国民激愤不已,朝臣百般不赞同李倧前往朝贺。李倧亦觉得后金是不开化的野蛮之国,所以他拖延了好几天,才接见后金使臣,态度极为怠慢不说,也只勉强同意前往朝贺。

皇太极登基时,李倧派去的使臣,又拒不向皇太极下拜称臣。皇太极好生恼怒,于是率十万八旗兵,亲征朝鲜。这次他发誓要让朝鲜臣民臣服于他的淫威之下。果然,皇太极一路东征,仅用12天,便抵达朝鲜都城汉城。皇太极到了汉城(首尔)后并不攻城,只是将汉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将汉城困成了一座孤城。

李倧又听说皇太极占领了江华岛,并将避难于岛上的妃王子们全部俘虏。无奈之下,李倧只得率朝臣出城,匍匐在地,被迫向皇太极请罪称臣。

为了不给李倧出尔反尔的机会,皇太极扣押了李倧的世子为人质,并提出“每年不得少于四次岁贡”等苛刻条件。

为了不亡国,李倧不得不同意皇太极的所有要求,之后双方在三田渡设坛,完成了受降称臣的仪式。

清朝大臣马夫塔善于阿谀奉承,当即提议,应在三田渡立碑歌颂皇太极的丰功伟绩。对于这一建议,皇太极非常高兴,李倧见此也只得应允。

然而,立碑一事却迟迟落实不了。

原来,皇太极临走将朝鲜50万百姓押回清朝做奴隶,还将朝鲜财物掳掠一空。一方面是妻离子散的惨状,一方面是家破人亡的悲状,慑于皇太极淫威之下的朝鲜百姓,打心眼里憎恨清朝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因此背地里将他们称为“胡虏”。

同时,朝鲜多年来一直是中原国家的藩属国,受儒家思想影响,对中原国家有着很深的感情。在他们的观念中,清朝是游牧民族建立,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野蛮异邦。因此,皇太极的武力并不能使他们心甘情愿臣服,反而一直致力于反清事业。

国仇家恨之际,谁也不愿意去为皇太极树碑,那可是背负骂名的事。但吃了大亏的朝鲜王朝,却极害怕惹皇太极不悦,所以,最终还是将立碑一事,提到了日程上来。

建设过程中,服役的百姓视此为耻辱,不肯干,中途常常溜走。因此,工程进度极慢。

同时,朝臣本就认为称臣是国耻,还为其草拟碑文,实在是丢不起这人,所以推脱回避。

最终在清朝官员的催促和对碑文的种种要求下,李倧只得指定才华出众的朝臣撰写碑文。结果朝臣呈上来的碑文不是引喻失当,就是文辞生涩不堪用。万般无奈之下,李倧只得挑了一篇稍好一点的碑文呈给清廷,清廷又几经修改,反复几次后,好歹是定了下碑文。

历时两年之久,在清廷的催促和李倧的逼迫下,石碑终于立在三田渡曾经设坛受降的地点上。

李倧长舒一口气,并照例对负责监督石碑工程的人进行赏赐。对于这份赏赐,不少人认为羞耻,因此拒不接受。

甲午战争后,朴泳孝在日本扶持下,成为朝鲜国的领导人。他上台后,立刻将国民视为耻辱的大清皇帝功德碑和迎接清朝使臣的迎恩门都推倒拆除,并埋于地下。

清朝灭亡后,有人又将石碑掘出重新竖立,以示国耻不可忘。

1956年,在文教部长的倡议下,石碑再次推翻并掩埋在地下。

1963年,石碑再次被洪水冲出。

对于石碑的去留,韩国政府和国民看法不一。对于国民而言,历史的耻辱不愿意再提起。但政府却认为,不忘国耻才能让国家强大富强。所以,最终政府决定,把石碑重新竖立起来,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标签: 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吴名将丁奉是如何杀掉张辽的?他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东吴名将丁奉是如何杀掉张辽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丁奉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借来了东风,风头无二,周瑜嫉妒诸葛亮才华,担心以后干不过诸葛亮,于是派了丁奉、徐盛前去刺杀诸葛亮。诸葛亮猴精猴精的,提前让赵云驾船来接他,诸葛亮上了船,这边刚要走,那边丁奉、徐盛也

  • 独孤信是什么人?三个女婿都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独孤信,历史解密

    都说三国是亲戚们之间互相闹腾,其实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有很多时期,都是亲戚之间主宰着历史的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比如说南北朝到隋唐这期间,其实说到底也是一大家子在闹。比如说隋炀帝杨广,是唐高祖李渊的表弟,而隋文帝杨坚是北周静帝宇文阐名义上的外公。独孤信一大家子,维系了隋唐亲戚

  • 张仪、白起等都是大秦功臣,为何却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公孙鞅、张仪、白起、吕不韦李斯等士子都给秦帝国建立了丰功伟绩,为什么都没有好下场呢?是不是赢氏家族卸磨杀驴。事实上,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皇权体制下,身为政客,如同骑在老虎背上,进退都是生死大事,对功高震主或者皇权政治游戏下的失败者而言,没有任何安全的退出机制,往往都是以死亡的方式退出政治舞台。实际上

  • 揭秘清朝宫女生活 她们的生活过得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清代宫女生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时期的宫女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其中什么事情最难受?在清代皇宫里,宫女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太监的数量,不过宫女们的生活要比太监痛苦得多,按照清代的规定,每三年选妃一次,而宫女是每年一次,选宫女的职责主要是

  • 郦食其如何发迹的?他最后为何没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郦食其是个怎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奉楚怀王之命西进后,在高阳得到了一位特别重要的人—郦食其,并采纳其建议,攻占陈留获得大量粮食,吸纳大量的军队,壮大了自身的实力。郦食其也因此成了刘邦前期麾下重要的谋臣和辩士。郦食其是高阳人,喜好读书,没有自食其力的产业,所以只能在里监担任门吏。

  • 关于耶胡迪·梅纽因的评价如何?他对世界有着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耶胡迪·梅纽因,美国小提琴家,历史解密

    梅纽因还以其对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的关怀而著称于世。二战期间,他奔走于世界各地,为盟军和红十字会演出500多场。1945年,他还专门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演奏。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12日说:“俄罗斯人民将永远怀念二战以来他带给这个国家的无数场音乐会。”他曾就巴勒斯坦和平进程在以色列议会发表演说;1997

  • 北狄又分别分为哪些支派?都属于现在的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狄,周朝,历史解密

    北狄分为白狄、赤狄和长狄。白狄在今陕西一带。赤狄分布在今晋东南一带。长狄之名见于《左传》,具体情况不详。春秋时代的北狄共分三大支派。自《春秋》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狄的名称出现于《春秋》及《左传》,以后百年间,赤狄一直是北狄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族团。清代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四裔表·狄》

  • 王莽真的是一个穿越者吗 王莽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莽杀儿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莽在最近这些年一直是受到争议的历史人物,因为按照传统的历史观点,王莽只是西汉末年的一个权臣、新莽王朝的建立者而已。但是近年来,很多人却发现,王莽的很多改制算得上十分前卫,因此,有网友怀疑:王莽可能是当代青年穿越到了西汉末年,凭借自己半吊子的对制

  • 宣统帝为什么每次吃饭的时候不敢吃饭?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宣统,清朝,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废帝,他从小的经历是不可思议的。一共有五个夫人,而且宣统帝还有一个习惯。让他陷入难堪,而且也让他身边的人也陷入不堪之中,特别还有他的夫人李淑贤。她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第五任、也就是最后一任妻子。她陪着宣统帝度过了最后的一段生命时光,她和宣统帝之前的婚姻

  • 南宋坚持150年,为什么南明却只坚持了不到20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明,明朝,历史解密

    其实南明基本上3,4年就已经垮台了。到了1648年以后,南明的势力已经退缩到了沿海和西南省份的部分地区。已经非常的边缘化。南宋可以坚持的时间更长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北宋虽然被金军所灭,但是这只是一次奇袭战。金军一下子就夺取了汴梁,并没有歼灭宋军主力。宋军几乎所有的主力,包括最精锐的西军等部队,都还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