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末代,周朝天子为何躲高台逃债?

末代,周朝天子为何躲高台逃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32 更新时间:2024/1/14 22:32:24

秦王灭周迁九鼎(《东周列国志》插图)

末代周天子为何躲高台逃债

“债台高筑”一词的典故来源,实在是中国一段荒唐与苦涩的历史。

典故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代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债)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唐朝房玄龄等著《晋书•食货志》对此也有记载:“王赧云季,徙都西周,九鼎沦没,二南堙尽,贷于百姓,无以偿之,乃上层台以避其责(债),周人谓王所居为逃责(债)台者也。”

这段历史讲的是战国时代周赧王的故事。周赧王,姓姬,名延,东周第25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在位59年。周赧王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当时秦国日益壮大,不久就要收拾周朝,周赧王忧心忡忡。这时,楚国派使者请周赧王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姬延大喜,命令西周公签丁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可是,缺少武器、粮饷,周赧王便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付给他们借券,答应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命西周公为大将,率领五千军队伐秦,并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会合一起出击。不料,等了3个月,除了楚、燕两国派了些兵来以外,其他四国的兵马都失约不来。这样,总兵力不过几万,远不是几十万秦兵的对手,西周公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无功而回。西周的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姬延讨债。他们从早到晚聚集在宫门外,喧哗不止,声音直传入内宫。周赧王愧悔不及,又无可奈何,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周朝人将这个高台称为“逃责(债)台”。

堂堂周天子何以落到狼狈讨债境况呢?其实,这是周王朝灭亡的一个前奏曲。西周时期的周王室,无论土地、人口、军事、经济力量都是最强大的,各诸侯国都认真地奉周王室为天下共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一些诸侯国发展起来,周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已是昔日黄花,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特征。

一是版图缩小。周平王东迁初期,周王室尚拥有以成周为中心的方六百土地,还可堪称“小康”。然而,这种境况,周平王的子孙却不能维持下去。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借道于虞国灭掉虢国,是周王室盛衰一大变局,关中的大片土地即不能为周王室所有,只能局促在东部的数百里间,从而降为二等诸侯国。直至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周王室所拥有的土地,东西已不足二百里,地位更加下降。

二是财力穷困。东周王室土地大为缩小,收入锐减,财力穷困当是自然之理。其实,周王室到处“乞讨”索求的窘况,在春秋初年就显露了出来。周平王死后,继位的桓王无力置办丧葬用品,于是派人向鲁国索求。周襄王时没有乘车,也派人到鲁国去讨。周襄王死后,为置办丧具开销,又派人向鲁国要钱。王室地盘小,财力弱,诸侯国与王室的地位自然颠倒了过来。

三是天子权威迭落。东迁以后,周王定期到全国各地视察考核诸侯政绩的“巡狩”再没有进行过,诸侯也不朝见天子“述职”了。按照旧礼制,诸侯新君王继位的“请命”和“受命”仪式也没有了。在诸侯的争霸斗争中,周天子只是被用作霸主号令诸侯的旗号,他们打着“尊王”的旗帜,实际是为了“尊”他们自己。更有甚者,郑庄公公然开着军队抢割周人麦谷,同周王对攻,并射箭击中周桓王肩头。对这个“大逆不道”行为,却没有一位诸侯国站出来表示谴责。

四是诸侯僭越礼制。战国时期,周王室权威微弱。各诸侯国内的贵族纷纷起而打倒国君,新的贵族起而为诸侯。这些新贵族先在国内夺取了政权,后又称“王”,向天子的目标进军。从此,周天子独专的“王”号丧失,成为一个小诸侯国君,而诸侯却都成了名符其实的大国“天子”了。

五是王室内乱不断。战国时期,小小的周王室发生分裂,分成东周和西周两个小国。周赧王即位(公元前314年)后,东周和西周实行分别治理,各自为政并互不相统属。毫无力量的周赧王又从成周徙都西周王城,只是寄居于西周君下。西周和东周这两个小政权,后竟至互相攻伐,兵戎相见。

六是宗法制度崩坏。西周时期的王权,是和宗法制度上的“大宗”“小宗”紧密相结合的,被称为“王纲”。进入春秋以后,东迁后的周王朝力量削弱,而诸侯国力量强大起来,诸侯与周天子间大宗、小宗的关系就动摇了。宗法制度的破坏,使得固有的社会秩序崩溃。

《东周列国志》连环画周赦王部分

这些特征已经预示着周王室的衰微破落,命脉已经不绝如缕。周赧王时,周朝的既小又穷,可是还要不自量力,竟然去碰撞人人畏惧的秦国,这个“把头伸到饿虎口中的壮举”,不但欠了一屁股债被人催讨,而且激怒了秦王国。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派将军摎讨伐西周。西周君忙赶到秦国叩头谢罪,把所辖的36个城邑和人口3万全部献给秦国。不久,西周君和赧王相继死去,秦国把周王室传国的九鼎取去,西周灭亡。西周灭亡后七年(公元前249年),秦庄王灭东周。至此,东、西周两个小政权皆被秦灭。

周王朝的灭亡教训是深刻的。周朝建政之初,周公等人以殷为鉴,为政以正、勤、廉、俭为本,从而使政局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武、成、康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黄金时代。但到第四代昭王时,就出现了危机。周穆王继位后,制定刑律,减轻刑罚,施善政于天下。穆王以后,周朝逐渐衰微,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四代,王朝内外交困,国内矛盾日益尖锐。

长期的矛盾逐渐积累,使王朝产生了深刻的危机。周厉王用佞臣,施暴政,被国人放逐。周宣王一度“中兴”,可幽王是个昏淫之君,把“赫赫宗周”断送了。周平王即位后只得迁都洛邑,西周政权倾覆。周王室衰败之势已经不可挽回,但周朝的君王们还要摆周天子的派头,既要维持王室的各种开销,又要给来朝的诸侯以赏赐,财政必然发生很大的困难。“天子不求私财”的面子也就顾不得了,到处伸手索讨已成常态。

在周王室衰败过程中,“政以贿成”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第一次剧烈变革的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兴起,私有制发展,传统的淫逸暴敛的贪贿方式和新型的以财贿作政治交易的方式交融一起,因贪贿结成的恶果反复出现。天子贪图享乐,喜好声色,亲近权奸。卿大夫贪利私欲,各地敛财,富有积聚。

《诗经•大东》中云:“小东大东,杼柚其空。”揭露东方的大小诸侯国被征敛得连织机上的织品都空荡荡了。《诗经•大雅》云:“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讲的是谴责高官贵族对人民的强取豪夺。于是,如柏杨先生所说的那样:“这个立国八百七十九年,被儒家学派赞不绝口的周王朝,在没有一声叹息中灭亡。”

标签: 商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是如何平定战乱的?秦朝到底统治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秦朝,历史解密

    就在赵高害李斯、杀胡亥,子婴杀赵高,秦朝内部一团糟的时候,农民起义军在陈胜、吴广之后,再次掀起了反秦的第二波浪潮。公元前208年,赵高害死李斯,成为秦朝丞相。同年,章邯打败陈胜领导的起义军。但秦末农民起义并未就此被扑灭,项梁等人在南方拥立楚王室后裔熊心为名义上的盟主,仍以楚怀王为号,联合各路诸侯继续

  • 越南从明朝独立出去的内幕:七万大军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南属明时期,越南,明朝,历史解密

    1427年,由于征讨越南“黎利作乱”的战争失利,明宣宗朱瞻基决定派征虏副将军柳升再征越南,由兵部尚书李庆参赞军务。当时的越南还是明朝的一个省。明成祖朱棣平越南后,由于委派的地方官员横征暴敛激起越南民变,引致黎利起兵造反。黎利起兵后,势力发展飞快。1426年明宣宗刚即位时,就曾派成山侯王通率领十万大军

  • 申国是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它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申国,周朝,历史解密

    地理位置西申国始封时的地理位置,一说位于今陕西省,在宗周以西,周宣王改封之后在河南南阳形成南申国,而在陕西故地仍然保留的申国成为西申国,后南申国为楚所灭而东徙信阳形成西申国。一说申国始封地在河南南阳的唐河、白河流域,建都在今南阳市北谢地,周宣王改封“谢地”(位于淮河上游的今河南信阳)后形成东申国;,

  • 朱元璋多次想要灭掉日本,为什么后来又改变主意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1368年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开始北伐灭了元朝,占领了元大都。在占领元大都之后朱元璋开始管理内政和外交了。这里面所谓的外交也就是和我们周边的那些小国来往。我们和周边的国家都是藩属关系,说白了我们是他们的老大,他们定期向我们纳贡。这个时候朱元璋开始对外颁布圣旨了,也就是我们中原换老大了,你们该来朝贡我

  • 越是追求长生不老,死的反而越快!秦皇汉武皆如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汉武帝,历史解密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皇汉武虽然略输文采,但是对于长生不死的追求,却是要“超人一等”了。放眼中国帝皇史,追求长生不死的皇帝不在少数,这其中原因无非是拥有的越多,越害怕失去。而秦始皇对长生不死的痴迷,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曾两次派遣徐福到海外寻找仙山,以期在山上找到不死草。即便是在徐福出海的这段时

  • 西夏拥有数十万大军,却在一场战役中被蒙古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夏,宋朝,历史解密

    西夏是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起源于唐,建立于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如果从881年李思恭拜定难军节度使算起,这个位于西北边陲的李氏政权,一共延续了346年。在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以后,西夏迎来它最为辉煌的历史。这个新生的政权,连续对北宋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

  • 刘备伐吴的损失有多大 光精兵就死了几十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吴国,刘备,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的三大战役,第一是北方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第二是曹操和孙权、刘备的赤壁之战,第三则是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很巧合,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位三国的最大主角都参与了其中两场战争。曹操一场防守,一场进攻;刘备也是一场防守,一场进攻;只有孙权两场全是防守。最终的结果,曹操一胜一负,刘备也是一胜一负,只

  • 李鸿章出访欧美,虽说清王朝没落被欺,但他却受到各国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照片拍摄于1896年8月李鸿章出访美国期间,李鸿章乘坐马车穿过纽约华盛顿广场,这座广场在当时非常的小,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路旁皆站满了围观的平民。照片拍摄于1896年8月李鸿章访美期间,李鸿章乘坐邮轮到达纽约,纽约的百姓为了一睹李鸿章的尊容,人潮挤满了纽约码头。当时美国号称“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实际

  • 窦融:投靠刘秀建立功业,却因为后代使他晚节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窦融,东汉,历史解密

    要说东汉最具特色的家族之一,由于一个人的出现,那一定就是窦家。尤其是窦融这个人,窦融出生于西汉,曾在西汉时期工作。但是,但是后来因为王莽覆灭西汉,汉朝有了一个新的政权,王莽对窦融的才能表示赞赏,所以他继续留在朝鲜。窦融是一个忠诚而爱国的人。他不想成为新王朝的官员。但如果他不同意王莽的要求,他就不会看

  • 风流婢女与小吏私通,竟然还影响了汉朝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卫媪,汉朝,历史解密

    说起汉朝时期的女人,有的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汉武帝不顾朝臣的反对所立的皇后卫子夫,而说起卫子夫,就必须说下生下卫子夫的女人,在历史上卫子夫的母亲的名姓并没有很清楚的记载。因为她曾嫁给一个姓卫的男的所以就叫她卫媪。卫媪曾经是平阳侯府的一个婢女,虽然她出身卑微,但是她却长的十分的漂亮。而卫媪仗着自己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