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木堡的失败该不该怪宋英宗?指挥差一截,还低估瓦剌的铁骑大军

土木堡的失败该不该怪宋英宗?指挥差一截,还低估瓦剌的铁骑大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7 更新时间:2024/1/9 15:10:36

明帝国英宗皇帝在土木堡的惨败,是当代网络史圈的一个讨论热点。最流行的说法认为50万明军被区区2万瓦剌军击败并全歼,明王朝的军事因此被很多人嘲笑,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土木堡之变,所谓2万,只是瓦剌本部的兵力。瓦剌人是铁木真时代被蒙古征服的“林中百姓”的后裔,其血统更接近于突厥系,较一般蒙古人更高大魁梧。他们的牧地靠近西域和中亚,能够获得内亚地区的精铁良马,拥有数量可观的具装骑兵,单兵战力强于鞑靼人。但蒙古高原西北地区水草较稀疏,所以瓦剌人口较少,巅峰时代也不过人口数十万,战兵三万余。也先时代利用鞑靼内部各部的不谐征服了鞑靼人,挟持鞑靼大汗以令诸侯,能够指挥整个蒙古的兵力。

当时瓦剌、鞑靼、兀良哈蒙古合称“都沁·都尔本”①,意为44万户,即220万左右人口。按一户一兵算可出兵44万人,当然这44万人不可能都是战兵,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辅兵,如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本民族战兵仅15万人。考虑到土木堡之变距离朱棣扫北已经过去了25年,蒙古损失的人口早已恢复,我们可以认为此时的蒙古人总计拥有200万以上的人口,全面动员可以出动15-20万战兵。

也先的威权比不上成吉思汗,不可能动员蒙古的全部战兵。而且土木堡之变的同时,被也先作为傀儡的鞑靼大汗脱脱不花正率领一万人在辽东活动,袭击广宁并裹挟女真部落。然而也先此次出征,作了大半年的准备,动员率必然可观。经学者考证,后来也先率军进攻北京,兵力接近十万。土木堡获胜后,许多部落兵获得战利品后便散去,因此在土木堡时的蒙古军总数应多于十万。这十多万蒙古军中,鞑靼兵战斗力较弱,但瓦剌兵的战力相当可观,盔甲精良,拥有很高比例的“铁骑”。②《都御史罗公通传》提到瓦剌铁骑能在夜间环绕营寨,以猎犬警戒,如同铁壁一般,可见其是防护和冲击能力都很强的具装骑兵。

蒙古大军于1449年七月接近大同。七月十一日,明帝国大同右参将吴浩领兵于猫儿庄遭遇也先大军,兵败身死。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督井源、总兵官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路将领统兵四万到阳和,阳和之战明军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仅少数人仓皇逃回。这时候,在朝廷的明英宗才知道也先的军队兵力惊人,绝非边军所能应付的。当时北京城有京营和班军二十二万,其中战兵十四万左右,辅兵约八万,战兵数与也先的兵力大致相当。

如果考虑到明军有丰富的对抗蒙古的经验,帝国在财力上也远胜于蒙古,明英宗用兵能力虽然和也先是天壤之别,但选择出塞与也先决战,也断不至于落得全军覆没下场。然而此时又有一个问题,由于麓川领袖思任发试图重振祖先的基业发起叛乱,明帝国在南方对麓川王国的征讨,花了九年时间才结束。(关于麓川,详见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夺走半个云南,比当初西夏更嚣张!探秘让元帝国头疼的麓川王国》)1448年,帝国当时最强的大将王骥在结束麓川战役之后,又于1449年率大军镇压贵州和湖广的苗乱。

虽然南征抽调的大都是南方的兵力,却使得大量装备武器物资长期屯聚南方,京城一带陷入兵甲不足的困境,军队战斗力无疑要打一个问号。这时明英宗如果理智的话,就是令边关死守,抽调各地军队聚集,对也先取得兵力优势。同时补充粮草物资,谋定而后动。然而又有一个问题,就是宣府、大同以北的长城防线,实际上是到嘉靖朝才真正完工的。此时的宣府、大同两大重镇,北边处于空门大开的状态,周遭的城堡分布也很稀疏,防御体系并不完备。

如果救援迟缓,孤处燕山、雁门山以外的宣府、大同两城,很可能遭到蒙古军队攻陷,帝国的大量人民会被异族所横扫,这是以武功自耀的明英宗无法接受的。明英宗坚决平定麓川,并令官吏刻意制造与苗人矛盾以求改土归流,显然是希望追赶太祖、成祖的赫赫武功。于是,在军备不齐,粮草不全的情况下,爱面子的明英宗仅仅准备了两天,就率领大军出发,踏上了死亡之路……

①《蒙古源流》:托欢太师之子额森(即也先)……遵其父遗言杀蒙郭勒津之蒙克拜。本日带领都沁·都尔本二部落行兵于汉地。②《都御史罗公通传》:虏所恃者铁骑,夜环以为营,□□冲敌,吾与若等所将,大半召募客兵,不足恃,若驱□当虏,是何异驱羊当猛虎?须以计袭败其铁骑,而后虏可破也。”众皆曰:“善。”虏人卧用,两马相比,二人共宿,一革囊横置马上,铁骑外绕,每铁骑随一犬,有惊以犬吠为号。

标签: 土木堡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貂蝉究竟是吕布的娇妻还是美女卧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最令人迷惑的当属貂蝉了。因为,她不仅让当时的英雄豪杰为之神魂颠倒,更令人迷惑的是,她是一位不可捉摸的美丽女人,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弄清楚她的本来面目。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为了翦除国贼董卓,以义女貂蝉为诱饵,充当“美女卧底”,离间董卓与其义子吕布的关系,最后,借吕布之

  • 历史上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滥发行纸币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纸币,元朝,历史解密

    在我们国家的古代,基本上没过几百年就会出现权力的更迭,一个王朝的兴起和另外一个王朝的灭亡,这其中的原因都是非常多的。在历史书当中我们能够看到,那些遭到灭亡的王朝,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国家的整体实力衰弱而造成的。这样的原因有非常多,即便是一个国家的实力再强也有灭亡的那一天。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其中有一个王

  • 李广可以说战功累累 汉武帝为什么不给他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广难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广讨伐叛贼,抗击匈奴,经历过很多大战,可是有一件事就连他自己都耿耿于怀,那就是自己明明有很大功劳,却没能得到汉朝最高的奖赏,那就是封侯。以至于即使到后代人们也知道李广难封。话说他可是飞将军,本人更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带兵打仗是常有的事,

  • 《三国演义》中王平和廖化哪一个更厉害些?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平,廖化,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喜欢读《三国演义》,甚至喜欢到对里面的每一件小事都非常清楚。今天,小编就要说一个只有三国迷才有可能知道的事情。这是一件关于廖化和王平的故事,也是由一个俗语演化过来的。这个俗语很多人都只知道前半句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一句,却不知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就是“王平堪大任”这一句话。那么,这

  • 唐朝最软弱的皇帝,太监要公然杀皇后都阻止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肃宗,唐朝,历史解密

    唐玄宗后期溺爱杨贵妃,被美色所迷惑,任由国舅杨国忠祸乱朝政,朝廷上下怨声载道,百姓无法安身立命,他却全然漠不关怀,只图本身享乐快活,话说“虎毒不食子”,可是唐玄宗却在奸相李林甫的撺掇下,殛毙了本身的三个儿子,此举实在令人寒心,同时也让踩着本身兄弟的尸身,走上太子之位的李亨惊慌不安。按说李亨是没有资历

  • 《史记》中的上古时期真的有吗?玄鸟生商又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古时期,玄鸟生商,史记,历史解密

    历史是严谨的,但也是有趣的。有时候恶趣味地扒一扒,就会解读出不一样的历史。今天我们要扒的是上古五帝之一,黄帝的曾孙帝喾(kù)。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关于上古时期的历史,或多或少都会掺杂着些许神话故事。很不凑巧,帝喾就被了神话故事戴了“绿帽子”,而且还是两次之多。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后稷,名

  • 雍正登基后,胤禩在大臣墓碑上刻下了哪八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公元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皇帝在临终前召来四位老臣,把年仅8岁的玄烨托付给他们四人,四人为表忠心,在顺治病床前发下毒誓。当夜,顺治驾崩,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这四位大臣,成了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随着康熙的成长,四位辅政大臣的结局也不同,其中,索尼病逝,苏克萨哈被冤杀,

  • 项羽到底为什么杀了大将宋义?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项羽,汉朝,历史解密

    一、项羽杀宋义,是因为宋义不顾抗秦大局,不顾义军死活,不体恤士兵疾苦。此举有情有义,此举颇得人心。宋义在义军中算是个懂得用兵打仗的人,楚怀王欣赏他,并把他视为抗衡日益做大的项羽的有力帮手,因而重用他,让他做卿子将军,领导并辖制着项羽。不过,宋义这个目光短浅,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仅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

  • 都说刘禅是个草包,但他创下了一个三国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禅,三国,历史解密

    提到刘禅,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扶不起来的阿斗”这句话,这句话说的就是刘禅,他也是大家眼里众所周知的草包皇帝。甚至还有人认为刘禅其实就是一个弱智,刘禅这辈子都活在自己父亲刘备以及诸葛亮的阴影之下,在他们的面前,刘禅的确算不上聪明。但是刘禅曾创下了三国的记录,而他才是三国最成功的皇帝。刘备深知自己的儿子

  • 郑武公开疆辟土并善待百姓,为郑国的强大打下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郑武公,春秋,历史解密

    周幽王被西戎包围的时候内心一定充满了绝望,自己为什么要作死用烽火来调戏诸侯,现在西戎兵临城下,再怎么点燃烽火台,狼烟再怎么冲上天,诸侯各国看到也不会前来救驾,他们可不想一而再的被周幽王调戏。眼见西戎杀入城内,派出的人马都被西戎杀了,急坏了一旁的郑伯友。郑伯友是周宣王的弟弟,此时并没有在自己的封地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