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恐龙灭绝的元凶可能不是小行星

恐龙灭绝的元凶可能不是小行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82 更新时间:2024/2/26 9:49:27

到目前为止,地球上一共已知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每一次发生都导致当时统治地球的主要物种消失,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按照目前的主流科学观点认为,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高速撞击到地球表面,直接破坏力以及后续的影响,导致当时统治地球1.6亿年之久的恐龙整体性灭绝。

当然关于恐龙的灭绝,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例如此前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大多数都是自然气候环境的骤变,而有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也是如此,与植物的更新换代有一定关联性。例如裸子植物被取代,被子植物迎来了发展。这对于恐龙家族中草食成员可能有一定影响,最终通过食物链的关系,影响到全部成员。

恐龙的灭绝普遍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导致,上个世纪初科学家在墨西哥湾的尤卡发半岛北部,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它掩埋在地下,直径可以达到180公里,深度超过3公里。科学家通过现代仪器的研究发现,这个陨石坑形成于6500万年前,这跟恐龙灭绝的时间完美的吻合在一起。

但是来自哈佛的一个科研团队又有了更加详细的研究说明,认为当时撞击地球的并非是一颗小行星,而是一颗长周期彗星,他们的研究论已经年发表在《科学报告》期刊上,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具体是怎么回事?

导致恐龙灭绝的可能是一颗长周期彗星

太阳系内太阳作为中心天体,周围是主要的八大行星以及一个小行星带,除此之外太阳系内还有矮行星、小行星以及彗星等天体,比较见的是小行星。这些天体大行星一样都拥有自己固定的轨道,但是它们自身的质量较小,当飞到近日点的时候会受到其他大天体的引力干扰,从而改变轨道可能就一头扎进地球的怀抱,因此说地外天体撞击地球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此前科学家普遍认为撞击地球的是一颗直径10-15公里的小行星,它以每秒20-40公里的速度撞击到地球表面,释放出超过10亿颗原子弹的能量,破坏力相当强悍。

一项新研究认为撞击地球的并非是来自主小行星带,而是来自于更遥远的位置,本质上也是属于一颗彗星。

按照科学家经的假说,太阳系边界是奥尔特云直径可以达到2-3光年,在那里聚集的是太阳系初期就形成的天体碎片“脏雪球”,它们同样到太阳进行公转,但由于距离太阳太远,因此公转周期都很长,这些就是长周期彗星。

来自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利用新的统计分析以及引力模拟做出模型,认为有大量的长周期彗星在从太阳系边缘内运动的时候,它们都会受到木星的引力干扰,这种作用力会导致彗星断裂破碎,很多碎片都会飞行到和地球轨道有交集的地方,这也增加了和地球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研究发现有20%来自奥尔特云的长周期彗星会发生这样的机制,再加上潮汐干扰之后,这些彗星碎片撞击地球的概率增加了10倍以上,在未来该团队还会继续对地球以及月球上的一些撞击坑进行研究,期望找到更多证据来证明它们的观点。

从这个模型出发,木星貌似成了帮凶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在体积和质量上都能排在首位,它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的2.5倍,因此很多进入内太阳系的天体碎片多被木星所捕获,最终一头扎进木星的怀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木星一直在保护着地球才对。地球已经形成了46亿年之久,其实在整个历程中木星已经帮助地球太多,除此之外还有月球都能替地球阻挡天体撞击,当然也有很多漏网之鱼撞击到地球表面,未来同样如此。

例如发生在1994年非常著名的彗木相撞事件,那也是人类第一次亲眼目睹天体相撞的事件,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被潮汐力分解后变成20多块碎片,在大约130个小时内排着队高速撞击到木星表面,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也让人类意识到天体撞击的破坏力。

如果没有木星存在,它们大概率也会照地球而来,我们其幸运啊!

地外天体撞击永远都是对地球生命威胁最大的事件,人类目前无法阻挡天体撞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一颗诡异光芒的恒星疑似超级文明在处理核废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SETI计划从1960年代开始搜索外星人,60年来一无所获!但在最近却似乎有了一个突破,因为科学家在355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发出诡异光芒的恒星,以现代恒星演化模型来看,这种恒星的光谱是前所未见的,因为科学家在其吸收线中发现了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元素!诡异的普兹比尔斯基之光普兹比尔斯基之星位于半人马座,距离

  • 美国超级寒潮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受北极极地涡旋出现分裂、南移的影响,中国从北方开始出现寒潮,所到之处气温骤降,北京甚至出现了1966年以来的最低气温,伴随着刺骨的寒风,进一步降低了体感温度,让室外行走都成为了一种折磨。好在因为当时南方的湿润空气北上受阻,没有形成降雪,对于供电、交通、能源供应还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寒潮加暴风雪的次生灾

  • 信阳毛尖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

  • 人类未来能成功移居火星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赤道以北的杰泽罗陨石坑着陆,科学家认为这里在数十亿年前是可能是一个河流冲刷形成的三角洲,在土壤之下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毅力号此次探索火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搜寻可能存在远古生命的证据,并且为未来的火星采样返回做前期工作。我们探索火星不仅仅是要找到地球之外的生命,还在为人类以

  • 血雀是什么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血雀(学名:Haematospiza sipahi)雀科朱雀属鸟类,体重36-49克;体长155-182毫米。雄鸟除眼先、翼与尾为黑(或淡黑)色外,通体为鲜红色;嘴鲜黄;雌鸟暗橄榄绿色,羽端较淡或带黄色;腰鲜黄;嘴较暗。虹膜褐色;嘴黄色;腿和脚褐色。栖息于山区森林、一般生活于海拔2000米左右以及喜

  • 高黎贡山海拔多少米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高黎贡山属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碰撞及板块俯冲的缝合线地带,是著名的深大断裂纵谷区。该景区山高坡陡切割深,垂直高差达4000米以上,形成极为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鬼斧神工塑造了无数雄、奇、险、秀景观,像银河飞溅、奇峰怪石、石门关隘、峡谷壁影等一幅幅壮景。简介高

  • 已经去世的人居然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自从地球出现生命以来,可以说万物都有一个不变的规律,那就是有生必有死,任何一种生物都不可能做到有生无死的情况,而对于大多数生命而言,其实地球所有的生命都具有死亡的恐惧,包括人类也是如此,就算是有人说,自己不怕死亡,但是在面对死亡的时刻,其实心里已经产生了恐惧,只不过又没有办法挽救结局,所以大多数人其

  • 古生物化石是什么岩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古生物化石,地质学专业术语。古生物化石,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古生物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它为国内乃

  • 三叶虫化石是什么时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三叶虫化石,古时称作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TRILONITES),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一厘米至一米,生于寒武纪(5.7亿年),至奥陶纪(4.5亿年)最盛,消亡于二叠纪末期的二叠纪大灭绝事件。(2.52亿年前,252Ma)三叶虫在早古生

  • 铅笔上字母H或B其中H表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铅笔上经常标有字母“H”或“B”,其中“H”表示得是笔芯的硬度铅笔一般划分为H类、B类、HB类这三大类。"H”表示铅笔芯的硬度,“B”示铅笔芯的黑度和软度,”HB”表示"硬"和"黑"各占一半的中性笔。目前H笔适用于木I划线,而常用来填涂答题卡的是2B铅笔,B类铅笔更适合绘画,HB一般用于普通书写。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