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侯乙编钟是如何出土的

曾侯乙编钟是如何出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21 更新时间:2024/2/22 0:04:45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是如出土的呢?

出土环境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进行曾侯乙墓发掘期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填土清除完,把墓葬打开时,地面水与地下水都混在一起,看到的几乎是一个200平方米的大游泳池。

考古队长谭维四决定慢慢将墓中的水抽完,随着水面的下降仔细观察水中的遗存,有一天看到黑乎乎的一根木柱浮出水面,接着是3层横梁一样的柱子,梁下悬挂着一件件古钟,这便是曾侯乙编钟。

战国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它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

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2年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文物历史

曾侯乙编钟的甬钟正面、钲部有“曾侯乙乍持用终”错金铭文,表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镈钟上的31字铭文记载了楚惠得知曾侯乙去世的消息之后,于在位第56年(前433年)特制镈钟用作祭祀。这为编钟铸造和该墓下葬年代提供了可考的依据。

1977年9月,一支部队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平整山头、兴建厂房时,偶然发现一座战国早期大型墓葬——曾侯乙墓。

1978年3月,以湖北省博物馆谭维四为队长的考古队开始实地勘察;同年5月,考古挖掘工作正式开始。

1978年5月11日,发掘组开始分步骤发掘;

5月22日午夜,水位下降到距椁墙顶50厘米时,曾侯乙墓中室内靠西壁不远、与之平行的2个长约2米的木架隐约可见。随后,靠南壁同样一个木架也隐约露了出来;

5月24日午夜,由上而下又露出了一层横梁,长短两根曲尺相交,梁体粗大,紧靠西壁的长达7米多,紧靠南壁的3米多,其下由3个佩剑铜人及一根圆形铜柱顶托,梁下悬挂的甬钟比上层的钮钟大,而且花纹精美,都有错金铭文;

5月25日,随着水位的下降,又露出了一层横梁,与上横梁结构形体相近,梁下由三个更大的佩剑铜人及1根铜圆柱顶托,有12个大型甬钟及一个镈钟,或悬于梁下或掉在梁架旁椁底板上;

6月15日,65件编钟连同挂钟构件、整副钟架以及竖在钟架旁的2根撞钟木棒、置于悬梁上的6个T字形敲钟槌,悉数安全出椁。

1978年6月,战国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史学家纯一、黄翔鹏、王湘、吴钊等,先后从北京到达随县,对出土的乐器及全部编钟进行了考察与测音,继而与古文字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裘锡圭、李家浩等合作,对编钟铭文进行全面的考释研究。

当时随县没有博物馆,无法保存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也无科技力量进行研究。最终,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电令随县县委协助考古队将编钟等出土文物运往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集中保存。

自1979年5月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厂研究组,经过4年反复试验、试制,终于在1984年7月成功地复制出形似声似的全套曾侯乙编钟。

战国曾侯乙编钟原件现收藏于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皿方罍是如何出土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皿方罍,为商代晚期青铜器,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它是如何出土的呢?又是怎样流传的呢?皿方罍是什么器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罍盖呈庑殿顶形,罍身作长方口,直颈,高圈足。全器以云雷纹为底,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面边角及各

  • 古代的盐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盐价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老古人过日子讲究两个字——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享受就很少将就,从《人月圆·山中书事》描写的“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大可窥见一斑,有酒有茶,岂不美哉?不过这

  • 羽觞都有哪些著名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羽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那么又有哪些代表文物呢?汉代玉圆雕羽觞杯白玉质,玉质细腻、温润、坚硬,无杂质,有较好的蜡脂光泽。整体受铁质沁染呈褐色及赭色,深浅变化,过渡有序,自然纯正,打光、转动观察发现,表面光泽熠熠生辉,并且玉理中的沁色更为亮泽、美丽,如彩霞一般,此种带红颜色的沁,历来古玉鉴定中

  • 古代吃不起盐的穷人是如何过日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哈喽,大家好,我是爱好历史的小编,欢迎和小编一起来探寻历史之迷,今天要说的是古代吃不起盐的穷人,是如何过日子的?看完倒胃口了,一起来看下吧。俗话说得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余六件可以通通找别的东西来代替,但独独有一样东西我们离不开它--是盐。没有盐,我们吃的食物不仅乏

  • 三星堆有什么新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1986年,三星堆首次大规模发掘。三星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35年后,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以辉煌灿烂的新发现“再惊天下”。三星堆有何新发现呢?三星堆考古发掘再次启动,新发现6个“祭祀坑”。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举行,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祭祀坑

  • 三星堆为什么没有发现文字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是早期考古著名成果之一。20世纪20年代,三星堆遗址无意中被发现的。很快吸引了众多考古学家,几天内人们就在此处挖出了600多件玉器,1986年人在又在此处挖掘出了两个殉葬坑,并出土了上千件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和金器,三星堆遗址因为其久远的历史,精美的文物,独特的文化和难解

  • 古代穷人娶不起老婆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古时候,老百姓都不富裕,很多人只维持在温饱的边缘,像结婚生子这种耗费财力的大事很多家庭是承受不起的。在古代,许多百姓因为穷是娶不起媳妇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娶不起媳妇的人如何传宗接代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这些古人而言传宗接代是历史使命,无论穷富都必须完成。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业,古人可谓是

  • 华纳达尔斯火山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华纳达尔斯赫努克火山(Hvannadalshnúkur、Hvannadalshnjúkur)海拔约2109.6米,是冰岛的最高峰,坐落于冰岛南岸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Vatnajökull)中,标志着厄赖法耶屈德尔冰川火山(Öræfajökull)的巅峰。冰岛地处两大地质板块的交界,时刻承受着板块彼此

  • 盾形火山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盾形火山(shield volcano),底部宽、坡度小(<10°)、表面平坦、外形似盾牌的火山。定义盾形火山,是指流动性较大的基性熔岩流出地表堆积而成的表面平坦且坡度小的盾状火山,其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们的形状类似于古代勇士使用的环状盾。分类可以分为冰岛型、夏威夷型、加拉帕戈斯型三种类型。组成和形态

  • 锥状火山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锥状火山指形状如锥的火山口,主要由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组成,火山锥相对高差50米~750米,火山外壁坡度15度~30度,形状呈截顶圆锥体。其上火口保存完整,在一些主火山锥体上,发育有寄生火山锥,相对高差小于50米。属于此类的有黑空山、团山、白松山、空坡、船山、矫山、子尖山、小空山、大寨山、小团山、打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