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双角犀鸟是几级保护动物

双角犀鸟是几级保护动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4/3/9 10:12:23

双角犀鸟(学名:Buceros bicornis)是大型鸟类,体长119-128厘米,翼展146-160厘米,重量2.15-4千克。雄性较大。后头颈白色,其上体黑色。尾白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双角犀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联合国教科组织定义为近危。

形态特征

双角犀鸟雄性成鸟长着一个30厘米长的大嘴和一个大而宽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头盔,非常威武,因此得名双角犀鸟。上嘴和盔突顶部均为橙红色,嘴侧橙黄色,下嘴呈象牙白色。

它的颊、颏和喉等部位均为黑色,后头、颈部为乳白色,背、肩、腰、胸和尾上的覆羽都是黑色,腹部及尾下的覆羽为白色。翅膀也是黑色,但翅尖为白色,还有明显的白色翅斑,极为醒目。尾羽为白色,但靠近端部有黑色的带状斑。腿灰绿色并沾有褐色,爪子几乎为黑色。

雌鸟的羽色和雄鸟相似,只是盔突较小。眼睛上生有粗长的睫。虹膜深红色,嘴基黑色,上嘴端部及盔突顶部橙红色,嘴侧橙黄色,下嘴象牙白色或乳白色。跗蹠灰绿色沾褐,爪近黑色。

生活习性

习性

繁殖期间常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欢成群活动于高大的榕树上。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犀鸟群大多固定在一个地点取食,直到食物吃尽才更换新的取食地点。它们也常常成群飞行,一个接一个地前后鱼前进。

飞翔时速度不快,姿态也很奇特,头、颈伸得很直,双翅平展,作几次上下鼓动后,便靠滑翔前进,然后再鼓动几下翅膀,如此反复进行,如同摇撸一般。由于翼下的覆羽未能掩蔽飞羽的基部,所以在飞行时飞羽之间会发出很大的声响。

它在鸣叫时,颈部垂直上,嘴指向天空,发出粗厉、响亮的叫声。日落时,便飞到为密集的叶簇所遮蔽的大树顶上过夜。

食性

双角犀鸟的食量很大,食性也很杂,主要以各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大的昆虫、爬行类、鼠类等动物性食物。一般在树上觅食,也有时在地上。

犀鸟的大嘴看起来很笨重,实际上它既是工具又是武器,使用起来却非常地灵巧,可以轻松自如地采摘浆果,轻而易举地剥开坚果,还能得心应手地捕捉鼠类和昆虫。主要吃各种野果,也食蛇、蜥蜴、大型昆虫、鼠类和谷物。繁殖习性似冠斑犀鸟。取食和栖息于原始林的顶冠层。

栖息环境

双角犀鸟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

分布范围

原产地: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引入:新加坡。旅鸟:孟加拉国。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双角犀鸟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编入红皮书易危物种名录,近危(NT),IUCN标准。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种群现状

虽然该物种分布范围较广,但它发生的密度低,是块状分布。适度数量少,并有可能在其分布范围内迅速不断下降,因此被列为近危。在中国数量稀少,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软水为什么比硬水更健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生活中使用软水有诸多好处,最直观的不同就是烧水不会结垢,饮水泡茶有泉水的甘甜;长期饮用软水能够减少胃肠疾病、便秘、结石等疾病的发生;用软水沐浴,能让头发更光滑柔顺,恢复皮肤光泽,祛除湿疹,修复干裂,让皮肤更细腻富有弹性;软水还可促进细胞组织再生,抑制真菌,因此用软水清洗擦拭伤口、冻伤、烧伤,能够更快

  • 1999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针对大陆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

  • 从众的表现形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从众效应是一种追随别人的行为的常见的心理效应。这种效应有时是积极的,如别人献血你也去献;有时是消极的,如看到别人在公园摘花,自己也跟着去摘花。表现形式形式从众现象表现形式:对从众行为也要具体分析。一般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

  • 随大流是一种什么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名称

  • 蜗牛交配为什么要用飞镖刺伤对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腹足类动物蜗牛看起来非常的弱小,行动缓慢,但是它们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却十分强悍,而且在繁殖期内每一只蜗牛都是一名刺客。在干燥、寒冷的季节,蜗牛会蜷缩回自己的壳里,并且在壳的开口处分泌粘液来封住出口,以防止水分快速的蒸发,这样蜗牛就会进入休眠期,不吃不喝等待雨季的到来。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湿度和温度刚

  • 蝴蝶效应的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蝴蝶效应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美国气象

  • 阿希实验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阿希从众实验是心理学家阿希在1956年进行的从众现象的经典性研究—三垂线实验。实验旨在研究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及其原因。该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

  • 混沌学属于什么学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混沌学(英文:Chaos)在科学上,如果一个系统的演变过程对初态非常敏感,人们就称它为混沌系统。研究混沌运动的一门新学科,叫作混沌学。混沌学发现,出现混沌运动这种奇特现象,就是由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因素引起的。简述什么是混沌呢?混沌是决定动力学系统中出现的一种貌似随机的运动,其本质是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

  • 什么是生前预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生前预嘱(Living will)是指人们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2011年6月,中国首个民间生前预嘱文本出现,推广尊严死亡。2013年7月30日,有媒体报道了北京成立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向公众普及和推广使用“生前预嘱”,以及

  • 全球已灭绝的野生动物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内有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墓地”,在那里排列着近300年来已经灭绝的各种鸟类和兽类的名单,每一块墓碑都代表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上面记载着灭绝的年代和灭绝的地方。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现今,世界上已有593种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