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门石窟为什么那么破

龙门石窟为什么那么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45 更新时间:2024/1/15 19:38:30

龙门石窟是世界化遗产,是我国石窟艺术的巅峰。龙门石窟位于洛阳,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很多人是不推荐去的,就是因为龙门石窟破坏的太严重了。

龙门石窟是洛阳著名的景点,自从东魏时期开始,人们就在当地,开凿大量的佛塔、佛像之类的东西。尤其是到了隋唐时期,佛家在我国发展的更盛。但是去过这里的人们,都能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这里的佛头,大部分都是烂的,这是为啥呢?

首先就是历史上,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中国历史上有三次著名的灭佛活动,指导者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因此也合称三武灭佛,其中,北魏太武帝在龙门石窟开凿之前,北周武帝活动范围主要在北方,触手摸不到河南,而唐武宗时期,龙门石窟就倒霉了。

当时,僧侣寺庙都是不纳税的,导致许多人为了躲避赋税出家,寺院也十分夸的速度扩张,这不但影响了国家收入,也影响了地主的利益,因此唐武宗指导灭佛,是国家与宗教的一次巨大冲突。

还有就是自然原因,这个也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因为这座石窟依山而建,而当地的石头质地,属于是石灰岩,虽然方面了人们的雕刻,但是因为年的风吹日晒,也会破坏佛像等的形象。

龙门石窟的破坏,跟人们对文物的保护观念是相关的,以前大家没有保护意识,肯定受损严重,现在保护意识加强了,龙门石窟得到了更精心的呵护,受损相对也就减少了。

说起来,龙门石窟的石质相对于莫高窟等石窟,已经是比较好的了。1000多年的历史,对于石窟这样的艺术来说,风雨侵蚀是逃避不开的命运,近几年不也有埃及金字塔遭到风化损害的新闻吗。

所谓风化,是指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产生变化作用,这是来自大自然的破坏,人类只能通过保护措施缓解,却不能彻底遏制。

要是遇到战乱时期,中原属于是主战场,而龙门石窟,当时曾经是官兵们的食宿地点,也是不可避免的会遭到破坏,还有就是一些游客,以及周围的村民们,因为当时国家保护力度不大,所以遭到了破坏。

在我国的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很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了解到了中国文物的珍贵,所以他们就花了不少大价钱,和中国本地的一些“土夫子”、文物贩子等的勾结,专门破坏一些珍贵的文物。

当时也有不少的宝贝,因此流失海外,后来随着收藏家的出价增高,我国文物的价值飙升,甚至有人直接去盗墓,只要花钱就可以从地下挖出各种宝贝来,当时有不少人,就把那些佛像的头颅砍下来运往国外。

在这里还有不少的浮雕,都被他们统统砍下来卖出去,就是因为这些人贪图金钱,才导致了我国的文物,被损坏成现在这个样子,至今都有不少佛头流落在别国。

最后,捎带一说,我国有三处龙门石窟,另外两处分别位于佛山和昆明,但是河南龙门石窟最为出名,如果不特意注明,通常说龙门石窟都特指河南龙门石窟。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龙门石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瑰宝,引得无数人前来参观,但是大家都会发现龙门石窟大小佛像佛头都是缺失的。其实龙门石窟佛头缺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非只是历史悠久。概而言之,龙门石窟佛像头的缺失原因有三:其一,毁佛灭法,敲打破坏,佛教发展和世俗利益发生冲突之时,对龙门石窟的破坏就十分严重,以唐武宗会昌灭佛、

  • 为什么龙门石窟西山佛像比东山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龙门石窟是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造像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龙门山石窟的造像几乎几种在西山,东山并没有那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古人的智慧非常高。在开凿石窟时,不仅要考虑岩石的完整性、硬度等条件,还要考虑断裂、坡度等地质因

  • 龙门石窟为何不被水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龙门石窟是大兴石窟建造群,位于河南洛阳伊河河畔。要知道在河边的建筑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有洪水就会被淹没,但是龙门石窟却没有被淹过,这是为什么呢?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时常洪水泛滥。因此,大禹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龙门山

  • 榴莲有什么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榴莲(学名:Durio zibethinus Murr),是一种锦葵目、木棉科巨型的热带常绿乔木,叶片长圆,顶端较尖,聚伞花序,花色淡黄,果实足球大小,果皮坚实,密生三角形刺,果肉是由假种皮的肉包组成,肉色淡黄,粘性多汁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水果。泰国农业部官员近日透露,2020年中国从泰国进口了57

  • 香椿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

  • 防蓝光眼镜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防蓝光眼镜是一种能够预防蓝光刺激眼睛的眼镜。专用防蓝光眼镜能够有效的隔离紫外线与辐射而且能够过滤蓝光,适合在看电脑或者电视手机时使用。简介蓝光是自然可见光其中的一部分,日光及电子屏幕都会发出蓝光。蓝光是可见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本身没有单独的白光,蓝光与绿光、红光混合后呈现出白光。绿光与红光能量较

  •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

  •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适用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

  • 香椿的功效与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香椿,古代称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在上海,现在几乎每个摊位上都有荠菜、马兰头等南方春菜售卖。众多春菜中,香椿头最是"金贵"。上海某菜场,不少摊位把扎成小捆的香椿头摆放在显眼位置,价格在60到9

  • 2021年2月27日:吴孟达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吴孟达(1952年1月2日-2021年2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7岁随父母移居至香港,中国香港男演员,被誉为“香港黄金配角”。1973年投考了第三期香港无线电视的艺员培训班。1979年凭着《楚留香传奇》中的“胡铁花”一角受到注意。1981年参演了第一部电影《执法者》。1991年凭借电影《天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