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4万年前古人吃什么

4万年前古人吃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52 更新时间:2024/1/25 21:10:50

贵州省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

下至8米深的考古探方,目之所及,皆是清晰、连续的化层。23个地层,相继出土了不同时期的文物。遗址年代序列完整,被考古学家称为“一本倒叙的历史书”。历时5年发掘,贵州招果洞发现大量古人类活动遗物遗迹

2016年,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历经5年,累计工作时长800多天的连续挖掘,最终确认——招果洞遗址中的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距今4万年延续至2000年前。

这不仅是贵州史前考古中年代序列最为完整的遗址,也是云贵高原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的遗址。

万年“热门房源”挖出“古人类菜单”

招果洞深约25米,宽20米,洞口高4米。朝东的洞口,决定了它是一间“天然阳光房”;门口有平坝,有河流,又决定了这是一间极好的“景观房”。

“这是古人类的中心营地、‘热门房源’、堪称是万年‘团宠’。”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兴龙说,如果用最简单的几个字来理解古人类一生的“小目标”,那就是“顺天意而存、以万物为生。”

那在4万年至2000年前,以万物为生的古人类,最爱吃什么?考古学家根据遗址出土的25种动物骨骼,推测出一份“古人类人气菜单”——

在这份菜单中,鹿肉占“绝对C位”。具体细分为水鹿、梅花鹿、麂獐。

其次,古人类爱吃牛、猪、虎、狼、熊、兔子肉。猫、獾、豪猪、竹鼠、田鼠也在“最喜欢的菜品”列表中。

由此可见,古人类的狩猎技术在不断提高,食物来源也相当丰富。

除了上山打猎,居住在招果洞的古人类,还擅长捕捞河鲜。

考古学家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发掘了大量鱼类骨骼,其中包括现如今的“中华倒刺鲃”。

由此证明,那时候的古人类已经是“捕鱼达人”,并逐步形成“渔猎文化”。此外,还发现古人类吃剩下的螺蛳壳、蚌壳,看来他们也是十足的“河鲜爱好者”。

“在发掘出的一座距今1万年的孩童墓葬中,我们发现了一件磨制精细的骨鱼钩。”张兴龙告诉记者,它和现代的鱼钩相似,由此可见,那时候的古人类已经掌握了钓鱼技巧,而作为陪葬品,这件鱼钩对当时的古人而言,或许蕴含特殊意义。

在农作物中,发现少量的稻谷、小米。此外,还发现酢浆草、藜属、悬勾子属、狗尾草属、蓼科、禾本科、莎草科、豆科等植物遗存。

古人类喜欢吃哪些水果呢?

在招果洞遗址内,考古学家发现大量的朴树果,其次是猕猴桃、葡萄、核桃碎块等植物遗存。在万年前,这些大概是古人类在洞穴居住时,最普遍且最易得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在植物遗存中,树种(果实)占比最多。或在新石器时期前,古人类在招果洞居住的生存模式,可能仍处于“就地取材式”采集阶段,还没有掌握种植养殖技术。

招果洞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鹿牙

古人类的进化是动态的,饮食也是动态的。招果洞古人类吃什么,不仅事关考古,还涉及人类学、生物进化、农业等多学科。正是这样一份“菜单”,帮助今天的人们,了解祖先的生存故事。

23个文化层跨越4万年,刷新古人类演化史

掌握火,是人类迈文明的重要节点。

在招果洞遗址内,考古学家先后发现了50多个火塘遗迹,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贵州古人就已开始使用火。

其中,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的土壤粒度、磁化率和化学元素出现较大变化。对此,张兴龙推测“这可能与12900至11600年前,气候快速变的‘新仙女木事件’有关。”

可以想象,无论是御寒、取暖,或是BBQ火炙鹿肉、鱼肉,居住在招果洞的古人类,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改造环境。

同时,考古学家还发现石器、骨角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品,“还原”四万年前古人类狩猎文化,及如在洞穴中刮削、分解、加工食物,繁衍生息的场景。

同时,遗址内发现的2座距今一万年以上的墓葬,这是目前西南地区发现最早的人类埋葬行为遗迹,及最完整的人类骨骼遗骸之一。由此可推测,“入土为安”的观念,在一万年前就已形成。

“距今4万年左右,是现代人在云贵高原出现的关键时间节点。”张兴龙表示,招果洞遗址文化堆积连续完整,这在云贵高原乃至全国都是极为少见的遗址,对建立黔中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招果洞遗址考古发掘中,考古专家先后运用第四纪洞穴沉积学、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古环境学、石器分析、体质人类学专家、测年专家团队多学科综合研究,为研究西南地区早期人类居住活动,进一步复原史前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

此外,招果洞遗址文化堆积,在几次重要的气候事件节点发生明显变化。“这对研究古人类生态适应性策略的演变,具有极高价值。”张兴龙说。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放射性氚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氢有三种同位素。它们是氕、氘,氚。通常所说的氢是指原子结构最简单的氕。为了区别,人们俗称它们为氢、重氢、超重氢。今天我们来深度了解一下氚,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氢元索中,氕几乎占了全部(9.9852%);氘只占极少一点(0.0148%),而氚则没有了它的位置。因为氚的半衰期太短,宇宙演化中形成的氚,

  • 日本百万吨核污水入海扩散毁掉太平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在经处理及稀释后,将排入大海。多方质疑,这些处理水仍带有放射性物质。目前多达百万吨的福岛核污水从何而来?核污水究竟有何危害,海鲜还能吃吗?核污水排放入海,会影响哪些地区?对此,国际社会又作何反应?日本政府已要求经营福岛第一核电厂的东京电力公司,以2年后排放核污水为目标,进行相关准

  • 母系线粒体溯源嗑找寻三万年前的远古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到之前天海祐希的溯源之旅纪录片。她根据母系线粒体溯源,找到了与她相同碱基排列的藏族姑娘和俄罗斯姑娘,天海与她们拥有同一个来自至少三万年前的远古母亲。十分难得的8型吻合,只有代代生女才延续到今天。细胞质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女性。卵细胞为胚胎提供的线粒体非常稳定,能保持数万年的稳定性。每个人类新生命都是从

  • 世界上最大的兔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近日,世界最大的兔子从位于英国伍斯特郡的家中被偷走,其主人爱德华兹为找回它已悬赏1000英镑。这只11岁的兔子名为大流士,长约1.3米,体重35磅,它是“世界最大兔子”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拥有者。其主人爱德华兹称,就大流士的年龄来说,它是一只非常健壮的兔子,几年前还在全英各地亮相。爱德华兹女士还提到:“

  • 长赐号船东拒付苏伊士运河60亿赔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苏伊士运河的世纪大堵船风波还在继续。埃及方面不允许长赐号离开,理由是日本船东拒付苏伊士运河60亿赔偿。埃及扣押长赐号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称,埃及的海上贸易法律允许“预防性扣押”那些有未偿还债务的船只。埃及表示,这一数额相当于因苏伊士运河被封锁6天而欠下的全部赔偿,包括收入损失,关键航道受损的成本,以及在

  • 靖难之役开端建文削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以加强边防,藩屏皇室。诸王之中,以北方诸王势力较强,又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与燕王朱棣的势力最大。背景为防止朝中奸臣不轨,明太祖规定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时得奉天子密诏,领兵“靖难”(意为“平定国难”)。同时为防止诸王尾大不掉,明太祖也允许今后的皇帝在必要时可下令“削藩”。1

  • 靖难之役导火索建文即位藩王势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建文即位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十分满意,曾一度打算更换太子,后因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劝谏,才没有这样

  • 靖难之役过程燕王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燕王起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燕王朱棣见到几位藩王先后被削,明白如此下去必无法逃过此劫,遂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为了争取时间,建文元年(1

  • 靖难之役滹沱河之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滹沱河之战发生于明建文三年闰三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与建文帝军吴杰、平安部在滹沱河地区(在今河北境内)的作战。1401年(明建文三年)闰三月,燕王朱棣于夹河战败大将军盛席所部后,挥师西向,进攻真定(今河北正定)的副将军吴杰和右军都督佥事平安部,为使吴杰等人率部离开城池,失其所据,燕王设调虎离山之计

  • 靖难之役关键换帅李景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又令辽东江阴侯吴高等领兵围攻永平(今河北昌黎西北)。朱棣留下少量兵将坚守北平,自己亲统大军救援永平。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李景隆至山东德州,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