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皇子的教育与培养

中国古代皇子的教育与培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4 更新时间:2024/1/4 11:43:31

我国古代社会很早就意识到教育后代的重要意义。古代社会最尊最贵莫过于帝王之家,古代皇室如何教育后代、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帝王个人、家族的利益,更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皇室对后代的教育呈现多样化。

古代对皇室子弟教育有顶层设计

22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就从制度层面考虑到后代的教育问题,在统治架构中设置了“师氏”这一官职,师氏除了给帝王提供政策顾问之外,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培养王室子弟。

如何对皇室子弟进行教育?第一,师氏用当时的经典理论来教育王室子弟,“以三德教国子”——师氏用中庸之德、仁义之德和孝德来教育王室以及诸侯子弟,并以此涵养他们的孝顺、信义、恭敬的品性,为王室子弟在王室传承、治国理政和为人处世上进行理论辅导。

第二,师氏“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掌握并运用当时王国国政中符合礼和不符合礼的实例、掌故,用来讲解给王室子弟以及陪同学习的诸侯子弟们听,让学生们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执政办事能力。第三,当时最高统治者规定“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凡是王的太子、诸位王子以及诸侯卿大夫未出仕的子弟都要来跟师氏学习。可见,我国古代最高统治阶级深知教育后代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并且有一套较完善的体系。

据《资治通鉴》卷198记载,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精心写了本《帝范》,专论如何当好皇帝的书籍赐给皇太子,书的内容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12篇文章。可以说这是唐太宗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在去世前一年,他郑重其事地将这本“宝典”交给了皇太子李治,嘱咐他:“修身治国,备在其中。一旦不讳,更无所言矣。”

此外,他还对自己作了一番剖析:“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作为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帝王,如此深刻坦诚地作自我批评,是希望他的接班人要以他为“镜子”,学习他好的方面,也能看到他身上的缺点,从而完善自我,做得更好,为李唐皇室守住江山社稷,造福天下百姓。

但是,阅历丰富、睿智清醒的唐太宗也认识到,想让后代能成为好皇帝,实在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他又对皇太子指出:“汝无我之功勤而承我之富贵,竭力为善,则国家仅安;骄惰奢纵,则一身不保。且成迟败速者,国也;失易得难者,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亲身参与建国、治理天下二十多年的君王精辟地揭示出治理国家的诸多艰难,警告接班人一定要以善心治国,不能骄傲不能偷懒不能奢侈不能放纵自己,否则的话,就离失败不远,害自己害家族也害国家。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从史料上来看,几乎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子孙后代的教育有精心安排,选派他们认为的学识渊博、品行忠诚厚道的官员来负责教育皇室子弟,给他们以尊贵的爵位、丰厚的俸禄。

古代皇室教育子弟的方式很多

古代帝王根据各自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后代方式。《资治通鉴》卷120记载,有“南朝第一帝”之称的南朝宋武帝刘裕,开国后,专门在老家丹徒县京口里建了个皇家陈列馆,将自己早年在农村耕田种地用过的农具都展示了出来,让皇室子孙参观,以此来教育子孙们要不忘艰辛,珍惜当下,俭朴治国。只是,随着刘宋王朝政权的巩固,经济得到较好发展后,皇室生活开始奢侈铺张,皇室子弟耽于游乐,这让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刘义隆很担忧。

公元445年九月,宋文帝刘义隆为出镇外地的将领饯行,定好的饯行地点是城外的宣武场武帐冈。出发前,宋文帝特地告诫跟他一起参加聚会的皇子们不要吃东西,到了武帐冈有好的吃。皇家的队伍走得慢,日到中午,大家都饿得肚子咕咕叫,“有饥色”,但又不敢直说,宋文帝当然能看得出来,他把皇室子弟们召集在身边开了个会,郑重其事地说:“你们一直生活在锦衣玉食的豪华宫廷之中,从来不知道民间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今天,就是要让你们亲身感受什么叫做辛苦饥饿,以后治理国事、为人处世,知道节俭朴素、勤政爱民。”

前文所述,深得唐太宗李世民言传身教的李治成为唐朝第三个皇帝后,继承了其父的一些治国风范,勤于政事,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他统治时期唐帝国版图最大,显而易见,其中必有唐太宗的教育培养之功。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所见既多,王朝的统治者还是比较善于借鉴历史经验的,在教育皇室子弟上有很多好做法。

《清稗类钞》中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对公主们进行教育的记载:“天命癸亥(1623年),清太祖御八角殿,训诸公主以妇道,毋陵侮其夫,恣意骄纵,违者罪之。”这是满清皇族对皇室女性后代品德教育的一个生动例子,从对公主出嫁后的妇德要求,以及惩罚口气来看,满清皇室对公主们的教育管束是很严格的,或许这也是有清一代,没有出现过于骄横跋扈、有失妇德之公主的一个重要原因。

满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青少年时期,自己受到了很好的皇室文化教育和能力训练,即便到了晚年也坚持读书,同时,他对子孙们的教育也极其重视。

一次,乾隆皇帝见到皇子十五阿哥学着当时名士的派头,在自己扇子的题画诗落款署有名号“兄镜泉”,非常生气,好好地将其训斥了一番,并且以此教育皇子皇孙:“皇子读书,惟当讲求大义,有益立身行己,至寻常琢句,已为末务,何可效书生习气,以虚名相尚乎?”(《清稗类钞》)乾隆皇帝告诫皇子们要学习“讲求大义、有益立身行己”的务实的真学问,不可养成虚浮的习气,堪称是对清代皇室子弟读书提出的指导思想。

乾隆皇帝有个关于皇室教育的理论很有代表性:“我国家(满洲)世敦淳朴,所重在国书、骑射,凡我子孙,自当恪守,乌可效书愚陋习流入虚谩乎?……所关非小,不可不防其渐。”这个手谕贴在皇子皇孙们上课的上书房,时刻提醒皇室子孙。

不只是说,日理万机之暇,乾隆皇帝还抽空检查皇室教育情况。皇家贵胄养尊处优惯了的,尤其是年纪小的曾孙、玄孙们哪能吃得了每天学习的苦处,“然皇孙辈皆不喜读书,泰半旷课”,对于这些“龙孙”,上书房的官员们不敢真得罪,既不严厉督促“学生”按时上课,也没敢汇报乾隆皇帝,于是,这些皇孙的功课实际上就等于荒着,“上书房各师傅遂有间六日不到者”,学生们不来,老师们也稀松疲沓了。

这一情况被乾隆皇帝得知后,龙颜大怒:“至皇孙、皇曾孙、皇玄孙等,正在年幼勤学之时,岂可稍有间断?”乾隆皇帝在训斥皇室孙辈们的同时,更时将那些负责给皇室子孙上课的近20名官员分别给以警告、打板子和革职的处分,一时震惊官场。此后,上书房的老师与“学生”们,谁也不敢懈怠。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紫砂壶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紫砂壶之所以受到茶人喜爱,一方面是造型美观,另一方面泡茶时有许多优点。(一)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二)紫砂壶透气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变味,暑天越宿不馊。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时先满贮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

  • 古代太子洗马是啥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官制由来已久,自国家形成后并会逐渐构成一套职官制度,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制”等都是官制。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数以千计的官名,那“太子洗马”是什么官?真只是马夫吗?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样。这个洗其实读“xiǎn”,是先的意思,洗马其实就是先马,走在前面的意思。太子洗马,就是走在太子前面探路的人

  •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英国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在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英国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为了满足国家寻找原料地和销售市场的要求,英国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自治领。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17世纪时

  • 古代妃嫔的等级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除了乱世个别国家后宫比较混乱意外,历朝历代一般都制定有严格的后宫嫔妃等级,而嫔妃的等级也与其身份地位、福利待遇等息息相关,甚至一度关系到皇位的继承顺位,不过历朝历代的嫔妃等级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各朝代的嫔妃等级。西汉: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武帝时加婕妤、婧娥

  • 19世纪初英国进入铁路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英国的经济迅速成长,不断繁荣强大。女王登基的时候,英国只有几条铁路,但她去世的时候,英国已经拥有一个连接各大城市的发达铁路网。19世纪初,英国开始“铁路时代”。现代意义上的铁路首先出现于英国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工业革命对英国铁路时代的到来具有至关重要

  • 维多利亚时期君主立宪制充分成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成熟。她在位期间,大英帝国极度扩张,达到空前的繁盛。君主立宪制适合英国国情,是先进的、最适宜英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它的确立促进了英国的迅速发展,英国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即使在现代,君主立宪制在英国也是不可替代,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君主

  • 曲辕犁是什么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设计美学唐代曲

  • 耒耜是什么时期的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耒耜(lěi sì)是我国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耒耜的发明证明我国古代对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农学水平的提高。耒耜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

  • 人身保护令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人身保护令(拉丁文:Habeas Corpus)是在普通法下由法官所签发的手令,命令将被拘押之人交送至法庭;以决定该人的拘押是否合法。人身保护令是以法律程序保障个人自由的重要手段。任何人士如果被拘押,皆可以由自己或他人向法院挑战拘押的合法性,并迅速获得裁决。在某些地方,人身保护令在国家紧急状况下可以

  • 台湾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台湾身份证是台湾当局颁发给境内拥有台湾地区户籍居民的身份证件。台湾居民的2010版本新式身份证颜色为粉紫色,不再以身份证件上的色彩区分性别,有21项防伪功能,身份证为横式,最新的身份证已经取消了职业与籍贯栏,背面增加防伪条形码及役别栏,身份证全部密封。台湾人的身份证,正面是本人的身份证明,反面是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