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植树是从什么时候就有的

植树是从什么时候就有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923 更新时间:2024/2/3 10:21:51

植树指种植树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植树的传统,涌现出了许多崇尚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植树以清明时节为最佳,此时气候温暖,春雨飞洒,利于树苗成活。

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3月12日为中国的法定植树节。

远古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文明古国,植树造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有春天植树的风俗。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里有“夸父追日”的传说,说夸父临死前扔掉手中柱杖,化为森林,造福于人类,反映我们祖先植树造林的美好愿望。

《礼记》说:“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说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为。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舜时代,就设立了执掌山林的官员“虞官”。夏禹时出现了保护林木的行政法规,《周书·大聚篇》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殷商时期,甲骨文上已记载人们在房前屋后栽花植树的情景;公元前1000多年的西周,国家就成立了“林衡”、“山虞”管理机构,负责掌管种植、护林等事务,为动员群众植树,甚至作出“不种者,无椁”(不种树的人死后不给棺材)的规定。

封建社会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大力提倡在城镇街巷和大道两旁种绿化树,这是我国古代城市绿化的先声,贾山《至言》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树于青松”,便是证明。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取消山泽之禁,给百姓分田植树,而且对种树作了具体规定:“男夫一人给田二十亩,课莳余,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限三年种毕”,可见当时已经给农民规定植树指标。

据《开河记》载,隋炀帝虽然是个穷奢极欲的皇帝,但他亲自种柳,赐柳为杨,下令在开挖大运河的同时,要在河旁植柳,并给予奖励:“柳一株,赏一缣”,后来出现了千里运河岸绿柳成荫的景观。

唐代曾下令所有的驿站之间全种上行道树,城乡植树之风也是年盛一年。孟浩然诗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到了宋代,宋太祖为鼓励植树,下令凡是垦荒植桑枣者,不缴田租,对于规劝百姓植树成绩卓著的官吏,晋升一级,因而植树的范围更广泛。

当时从福建古田直至海南,除种上苍翠松桧之外,还杂种荔枝,远远望去恰似一片连绵不绝的茂林。

《元史·食货志》载,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诏书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食以农桑为本”。并颁布了《农桑之制》,规定每丁每岁种桑枣20株,如土性不宜,可改种榆、柳,均以种活长成为数;他还要求各级官吏督促实施,如失职或申报不实,须按法律论罪。

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著名的游记中称赞元代的植树。明清时代,植树造林规模更大,明太祖布衣出身称帝后,以农桑为国之本业,令天下广植桑、枣、柿、栗、桃,仅京都金陵的钟山,就种了50余万棵。

近代时期

我国正式规定的植树节是在近代。1915年,当时政府颁令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植树造林,1928年4月,民国政府把孙中山逝世之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植树造林,将绿化中华列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新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1979年2月经五届全国人大通过,又正式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一方面,是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

另一方面,3月12日是在惊蛰之后,春分之前,气温明显回升,树木根系开始活动旺盛,这时植树容易成活,农谚云:伏天栽树株株死,春来栽树棵棵生。所以,这时候植树,就全国而言,最为适宜。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私塾教什么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私塾只有一门课,就是语文,所谓的语文一般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学生从小时候就开始死记硬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古代私塾都教什么课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古代私塾都教什么课程? 在私塾中启蒙阶段会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籍,进一步会学习四书五经。除了书本学习还会教导

  • 金坷垃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金坷垃(Jinkela)是一种号称由“美国圣地亚戈”研发、中国生产的肥料,以其制作的内容夸张不实的广告而走红于网络。而金坷垃的广告在经过AcFun、Bilibili等视频网站网友的恶搞之后传播范围变得更广,俨然成为一种新生网络文化。成名原因金坷垃最著名的广告是“老外打架”篇。随着这个视频的传播,一个

  • 报警是直接拨打110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报警指因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损失而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向警方报告危急情况或发出危急信号。一般情况下,你所报警的内容只要是法定范围内的应当受理的警情,报警都会产生作用,所以你必须清楚你所报的事件是否属于110受理。同时你可以向辖区、乡镇派出所进行报警咨询。传统

  • 空巢青年是什么群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空巢青年,网络流行语,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的年轻人。空巢青年远离故乡、亲人,独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缺少家庭生活,独自在大城市奋斗打拼,而大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让他们显得更加孤独。就像“剩女”“蚁族”这些词指涉的对象未必承认这些属性,很多人也未必能接受“空巢青年”这个概念。一项调

  • 毛豆的营养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毛豆,又叫菜用大豆,是大豆作物中专门鲜食嫩荚的蔬菜用大豆。毛豆就是新鲜连荚的黄豆。毛豆是一年生的农作物,茎粗硬而有细毛,它的荚作扁平形,荚上也有细毛,所以人称为毛豆,新鲜时豆荚嫩绿色,青翠可爱。毛豆在我国约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起源于中国。中国种植约有九成是黄大豆,以江西萍乡盛产、萍乡以上栗县湖

  • 第四宇宙速度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所谓第四宇宙速度,就是从地球上发射的探测器完全摆脱银河系引力所需的最低发射速度,大约为120km/s。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太阳又带着地球等一干兄弟围绕着银河系中心公转,公转周期大约为2亿多年,公转速度为240千米每秒。若从地球上发射探测器,必须借助太阳系绕银河系的公转速度,才能得到第四宇宙速度。有第四

  • 中国古代皇帝小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乳名,也叫小名,意为孩子出生后在吃奶时期,父母给孩子起的昵称。中国古代的那些皇帝们和普通人一样,在他们没有成为皇帝时,同样也有小名,但在他们成为皇帝后,大多数都已经被他们磨灭。诸如李建成小名毘沙门,李元吉小名三胡,李世民会没有小名么?秦汉之际,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社会稳定,王朝延续时间较长,所以

  • 南北朝玉璧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进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546年11月,在五十日的苦战之后,东魏军撤退。过程公元546年,高欢再次率重兵抵玉璧城下,军帐就设在平

  • 贝克勒尔是什么单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贝克勒尔(Becquerel)是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简称贝可,符号Bq。1975年第十五届国际计量大会为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将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命名为贝可勒尔,简称贝可,符号Bq。贝克勒尔(Becquerel,Bq)是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以(Antoine Henri B

  • 两魏五战分别是哪五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尔朱荣的部将高欢(鲜卑化汉人,生于496-卒于547)收纳了尔朱荣军队二十余万人,进占冀州。拥立孝文帝曾孙、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都邺,东魏开始。战争背景北魏六镇起义后,北魏国势衰颓。契胡族尔朱荣(493—530),借镇压六镇起义壮大自己实力,通过“河阴之变”,将迁洛阳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