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星堆文明为何如此重要

三星堆文明为何如此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87 更新时间:2024/2/28 6:47:58

四川广汉有一个地方,一经出世便引起世界瞩目,这就是古蜀明的标志——三星堆。从20世纪20年代末三星堆遗址开始被世人知晓以来,三星堆已历经近100年的考古勘探与发掘。

最近,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坑正在开展前期考古发掘,考古人员预判,这次出土的文物将媲美30多年前的1、2号坑,还将有此前不曾出现过的器物。专家预测,此次将是三星堆祭祀区的一次重要发掘。为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将会实时报道、全景呈现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最新发掘成果。

那么,三星堆文明从而来?其中又出土了哪些文物宝藏?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揭开“三星堆”的神秘面纱。

推开古文明宝藏之门

对中国考古工作者来说,1986绝对是一个成果丰硕的考古大年。这年7月18日,广汉三星堆当地的砖厂工人在取土做砖坯时,无意间打开了一座古文明宝藏的大门。

以此为契机,考古工作者连续发现了两个古蜀人的祭祀坑,在这座宝藏中发掘出许多世所罕见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特别是其中的青铜雕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姿态各异,形体巨大,带有浓厚地方色彩。出土真人大小的青铜人和人头雕像,都是全国——甚至是希腊、埃及等地区之外首次发现,而金杖、黄金面罩这些传统上被认为是西方独有的文物,也在这次发掘中出土,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这次考古大发现,正如时任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的童恩正教授所说:“这简直是一个世界奇迹!”

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鸟。在三星堆1号和2号祭祀坑中,出土了许多鸟形青铜器。有专家认为,这种鸟的原型即为鸬鹚,也就是“凫”,因而可能是“鱼凫”部族的图腾,但也不能排除是“杜宇”部落的图腾

然而,这次发现的意义还不仅限于此。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批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研究分析,文物考古工作者终于能够确认,早在4000多年以前,在四川就已经有一个高度发达的蜀文化存在,其文化内涵“既不同于以鼎、鬲、鬻等三足炊具为特征的中原文化,也不同于以彩陶文化为主的西北文化。蜀文化的先民们在这片沃土上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至迟在商代已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并进入阶级社会。这组遗址群很可能是具有国家雏形的古代蜀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许与传说中早期蜀鱼凫、杜宇的都邑有关。

神奇的青铜人面像

三星堆出土之后,给世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形状奇特,样式兼具狂放夸和细腻写实的青铜雕像。在这两个祭祀坑中,考古工作者共发掘出土了500件青铜器,除了见的青铜尊、罍等器物之外,还有大量的青铜人像、人面像、兽面像和青铜人头像,这些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数量最多,形体最大的青铜雕像群,也在其他遗迹中从未见过,具有鲜明当地色彩的青铜器。

在所有的青铜雕像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自然就是纵目人面像。这三尊青铜人面像耳朵两边展开,宛如正在飞翔中的鸟翅,而且眼珠就像螃蟹眼睛一样,呈圆柱状突出眼眶。这三件纵目人面像中,最大的通高66厘米,宽138厘米,突出的眼柱直径13.5厘米,长16.5厘米;另外一件虽然宽度略小(77.4厘米),突出的眼柱也略短(9厘米),但却在鼻梁上方耸立着一根高达68.1厘米的装饰物,加上这个气势十足的似卷云又似夔龙的装饰物后,整个人面像就高达82.5厘米,让人不得不佩服古蜀国工匠的想象力和冶炼能力。

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人面像。考古人员在三星堆1号和2号祭祀坑中共发现了21件青铜人面像(1号坑1件,2号坑20件,其中完整者14件)。这些人面像形体较大,可能为祭祀中使用的道具

由于这三尊纵目人面像样式太过怪异,所以一经面世就惹来极大轰动,世人纷纷猜测这古蜀人到底是如何构想出这种奇异的造型,有些想象力丰富的人甚至开始猜测,莫不是古蜀人有过“第三类接触”……当然,这只是胡思乱想而已。考古工作者却知道,这三件纵目人面像虽然奇特,却完全符合蜀地神话半信史中初代蜀王“蚕丛纵目”的描述,这三件纵目人面像间接证明了神话中的首代蜀王蚕丛并非虚构,很可能是确有其人,后来还被古蜀人代代祭祀。当然,纵目的生长方式违背人类生理常识,学者认为这应该出自古蜀从蚕丛部落延续下来的一种对神灵的想象和崇拜,可能源自《山海经》中提到的烛龙,也可能是一种综合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神、鬼、人的集合体”,并非是真有这种长相异形之人。

除了这三件最受人关注的人面像之外,在三星堆考古人员共发现了21件青铜人面像(1号坑1件,2号坑20件,其中完整者14件)。1号坑出土的人面像较小,高仅7厘米,宽9.2厘米,风格简朴,外形也较简单,大约是比较早期的产品。2号坑出土的人面像不仅数量众多,形体也远大于1号坑的,最大者高40.3厘米、宽60.5厘米,小者也高15.2厘米、宽19厘米,其中有些人面像眉部和眼部涂有黑色颜料,唇部涂有红色颜料,看上去更加生动。除此之外,考古工作者还在2号坑发现了9件用浅浮雕方法铸成的青铜兽面像。这些兽面像长眉直鼻,拥有硕大的眼珠和阔长的大嘴,头侧有角和尖而下垂的耳朵,看上去就像不知名野兽。

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纵目人面像。在2号祭祀坑中共出土了三件青铜纵目人面像,其眼睛都如圆柱一样从眼眶中突出。该件纵目人面像略小,宽77.4厘米,眼柱突出眼眶约9厘米,但鼻梁上方有根高达68.1厘米的装饰物,整体高达82.5厘米,气魄非凡

这些人面像到底有何用处?有专家推测,这可能是面具。古时面具又被称为“魌头”,在《周礼·夏官》中就有“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以索室驱疫”的记载,可见祭祀时或使用面具进行通灵祈祷是一种中原传统,结合其出土于祭祀坑的事实,此说不无道理。三星堆中的人面和兽面像,很可能正是受中原文化影响。

青铜人像群透露出的神权社会

出土于三星堆2号祭祀坑中青铜立人像,可以说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为高大精美的文物之一。这尊人像极为高大,连同基座高达2.62米,重达180公斤,不仅在中国极为罕见,就算是放到世界古文明中也独树一帜。

这尊人像体形细长,腿部有脚镯,赤足站立在一个由四个龙头支撑的方形底座上。人像浓眉大眼,头戴一顶刻有象征太阳的莲花花纹冠冕,身着龙纹左衽长襟。让人惊讶的是,这尊人像的一双手臂大得出奇,完全和身体不成比例,而且姿势也非常别扭:双臂环抱在胸前,双手中空呈持物状。

在2号坑中还出土了一尊姿势和青铜立人像类似的人物残像,该像原件已被破坏,残高仅40厘米左右,但双臂姿势,双手的握孔和青铜立人像如出一辙,除此之外,其头部的冠冕极为夸张,两侧有长大的兽耳,正面方形巨口和象鼻一般卷曲的装饰物。

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为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为高大精美者之一。人像连同基座高达2.62米,重达180公斤,体形细长,赤足站立在方形底座上。该人像的双臂环抱在胸前,双手中空呈持物状,据推测应为象征古蜀国身份高级者的形象

这两尊人像手中所持之物到底是什么?或许在2号坑中出土的一个青铜神坛能给人们线索:在神坛上铸有大小两种人像,大者手握一瑞枝祥草,小者则手持前端呈禾芽状的玉璋。看来,这两尊人像或许就是手持此物,而他们高大的形体和冠冕,必然是其地位显赫的象征。这恰恰也在出土人像中得到了验证:在三星堆祭祀坑中还出土了多尊跪坐人像,和青铜大立人相比,这些跪坐人像小得可怜,最典型的跪坐人像通高仅13.3厘米,这尊人像头戴平顶双角冠,左腿弯曲,右腿单膝跪地,手按腹部,很像是在恭恭敬敬地向青铜大立人跪报,而在跪坐人像中有一尊明显地位低下,身穿右衽短衣,下身穿着犊鼻裤(类丁字裤),显然只是奴仆。

除此之外,考古工作者还在两个祭祀坑中找到57件青铜人头像。这些人头像一般高40到50厘米,最小的一件仅10余厘米,造型比较一致:鼻子高大,嘴咧到耳根,眼睛呈斜三角注视下方,显得神态庄重。不过,这些青铜头像的头部却各有特色,有的是光秃秃的圆头,有的是平顶;有的人头像戴着回纹头冠,另一些戴着两角向上翘起的头盔,还有的像是将头发编成辫子盘在头上,等等。这些青铜人头像无一例外底部都被浇铸呈V字形状,显然是为了方便插入,所以专家推测,这些头像有可能是配合木制或泥塑身躯,也有可能是直接插在土台或祭坛上使用。

正是这些不同形状的青铜人像和人头像,向人们透露了古蜀国的一丝信息:这个文明很可能是一个已经产生了阶级分化的神权社会。古蜀王或许就如那尊青铜大立人一样,不仅在古蜀国拥有超群拔俗的地位,还在祭祀中负责祈福、祷告,集王权和神权于一身,而其他贵族只能在一旁跪着禀告,还有些奴隶只能打下手。而如此多祭祀用头像则透露出,在古蜀国人们重视祭祀的程度,一点不亚于中原的殷商,不过,从遗址中未发现人类牺牲痕迹来看,他们大概是用这些青铜头像人像代替了血腥的人祭吧。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三峡大坝为什么不惧怕核武器攻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大坝2018年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创单座电站年发电量世界新纪录,三峡电力主要输往华中、华东、华南电网,供应湘、鄂、渝、沪、苏、粤等11个省(市、区)。很多人担心,三峡大坝遭到核武器攻击之后,393亿蓄水量将对下游城市造成毁灭灾难,但其实三峡大坝并不惧怕核武器的攻

  • 新疆棉花质量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新疆长绒棉,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长年供不应求。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每年需进

  • 棉花怎么采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棉花从吐絮到采收结束,一般需要60―70天,故必须分多次采收,适时收花的时间一般以棉铃开裂后7天为好,收花一般有以下要求:1、收花技术:主要是采取“三净”“五分”收花法。“三净”是指收花时株净、壳净、地净,“五分”是指分摘、分晒、分存、分轧、分售,采摘棉花时,要把好花、僵瓣棉、落地棉分开采摘,分开晒

  • 新疆长绒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新疆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产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巴音郭楞、喀什等到地,为我国长绒棉叭一产区。又称海岛棉,原产南美,后传入北美洲的东南沿海岛屿。形态特征主要品种有;军海1号,属早熟长绒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为38-39.7毫米,细度7510米/克,强度4.4克,断裂长度33.2千米,衣

  • 新疆棉花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其他地方土壤、气候不同,最多可达到18个小时以上的光照。简介新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质呈碱性,夏季温差大,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充分,生长时间长,导致新疆种植的棉花表现出更突出的特点。特点普通毛巾以纤维长度27mm以下的级数棉纱制成,新疆129棉纱纤维长度达29

  • 郁金香夜来香和绿萝哪种适合养在室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下列哪种植物适合养在室内?是绿萝有些花卉植物并不适合养在室内,比如说含有毒碱的郁金香,耗氧性花卉夜来香,易引起过敏的天竺葵,以及含有毒物质的水仙等。而绿萝四季常绿,还能净化环境,利大于弊,更适合养在室内。什么是绿萝?绿萝是常绿藤本植物,原生长在热带地区。生命力顽强,遇水即活,也被称作“生命之花”。可

  • BCI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简称BCI)于2009年注册,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是一家非盈利的国际性会员组织机构,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伦敦设有代表处。我们在全球拥有超过400名会员组织单位,主要包括棉花种植单位,棉纺织企业和零售品牌。基本信息良好棉花发展

  • 富士山是私人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富士山确实是私有财产,不是日本国家的财产,每年日本的政府还要缴纳租金给富士山的主人,用来开展旅游业。这个和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在中国这些景点都是归国家所有,不是归个人的,只有富士山是归个人的,可能大家都没有想到日本最为出名的景点是私人拥有的。富士山在没有开发出来的时候,是属于战国时期一个名叫德川家康

  • 什么是良好棉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什么是良好棉花?1、良好棉花是指棉花的质量更好吗?不是-良好棉花项目专注于改善棉农的生产方式-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从业者的权益保护,从业者的健康保护与安全防范以及生产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物棉花的质量,诸如马克隆值,纤维长度,均匀度等,与普通棉花相同。2、棉农是以何种方式获益?1)聘请农业专家为棉农

  • 浅间神社为什么拥有富士山所有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原本,富士山的所有权属于日本王室,这一点和我国类似,毕竟在封建王朝时期,整个国家都属于王室,所以在这一时期,富士山的所有权也算得上属于日本政府。但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效防西方的经济模式实行了“明治维新”,不仅将皇室的地位削弱,还开始推行私有制,就连土地也不例外。当时,德康家族在日本拥有最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