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诡异的冻尸脱衣含笑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诡异的冻尸脱衣含笑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63 更新时间:2024/1/17 8:01:11

2020年12月15日,哈尔滨一女子醉酒回家途中,误以为到家,结果脱掉外套躺在雪地里被冻死!每年的东北,总有喝醉酒回家路上被冻死的新闻,而且总是会加上误以为到家脱衣,但事实上正是因为即将冻死,所以才会在冰天雪地里脱衣服!

一个反识的现象:“冻死脱衣”!而且这样的案例还不少,据德国法医学者的统计的69个冻死案例中,其中有25%的罹难者曾发生“反常脱衣”的行为!冻死不应该穿衣服么,为什么还会脱衣服?

人体的体温是怎么来的?

我们人类属于恒温的哺乳动物,变温动物(血动物)不一样的是,哺乳动物有一个比较恒定的体温,所以即使呆着一动不动,也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维持体温,因此没有长的人类,在环境温度过低时,需要穿衣服保暖,否则就会因体温散失过快导致体温过低甚至死亡。

恒温动物有两种机制,一种是产热,一种是散热,尽管这个过程要比变温动物消耗要大十倍,但哺乳动物的活动温度范围要比变温动物要高得多,高温时变温动物只能躲藏避免体温过高,低温时基本就处在蛰伏状态,或者体温升高后再开始运动。

人体的的热量主要来自三大物质代谢的过程,分别是蛋白质、脂肪和葡萄糖,这些营养物质含有的能量能超出你的想象,比如一克脂肪的能量甚至是一克TNT的4倍,是不是很惊人?而蛋白质和葡萄糖也差不多是2倍左右。

它们在人体内的代谢会产生巨大的热量,碳氢键在氧化作用下断裂释放出能量,营养物质氧化时大约有75%的能量变成体热,其的25%~45%则以ATP等分子的高能磷酸键中,供给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生物合成和腺体分泌等各项生命活动所需,但这个过程同样会转变成热能,成为体热的一部分。

人体中产热过程:物质与能量代谢在各个器官中都会进行,但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次则是大脑和心脏以及肾脏,但最活跃的器官是肝脏,温度比主动脉血还高0.4~0.8℃,不过其体积有限,总热量不及骨骼肌。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战栗性产热和非战栗性产热来维持体温,前者是骨骼肌发生的不随意节律性收缩,就是冷得发抖,此时代谢增加4~5倍,产热量很高,后者是通过上中的代谢营养物质产生热量,运动也是骨骼肌产热的一种方式。

高温环境中或者剧烈运动后,皮肤血管扩,血液量增加,体表热量散失增加,恒温动物(内温动物)的汗腺会加快分泌汗液,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这就是电风扇吹人体能降温的原理,呼吸和排泄也能带走部分热量,所以发烧的朋友,一大泡火烫的热尿过后体温会有少许下降。

人体的体温神经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甲状腺激素正常状态下调节体温的重要因素,起效慢,但时间长,起效快的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起效快但时间短,生长激素也能促进产热。

从体温过低冻死是怎样的过程?

冬天寒冷环境中,假如衣物穿得不够时,就会汗毛竖起,人体依然保持了在百万年前长毛那会的反应,立毛肌竖起!接下来就会一阵阵战栗,此时就是骨骼肌在产热维持你的体温,但如果外界温度继续降低,当骨骼肌抖动都无法维持时,体温调节就会进入下一个环节。

然后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就会大量分泌大量胰岛素快速让葡萄糖进入细胞产生能量,同时分泌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葡萄糖、脂肪分解,此时人体很快就会饥饿,因为这个过程相当于人体这台发动机油门踩到底了,大量的燃料正在快速消耗。

温度继续下降,机体产热无法维持热量散失,此时下丘脑就会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丢车保帅,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到达皮肤表面的热量,优先供应重要脏器,比如大脑等,以维持最基本的生理活动。

如果此时还不及时介入的话就会非常危险,儿茶酚胺(CA,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无法长期保持血管收缩,随时可能收缩失效,导致原本供应主要脏器的血液涌体表微循环毛细血管。

这个状态会导致体表低温毛细血管低温被体内温血所浸润,由于体表温度很低,这些血液带走了体内大量的热量,体表温度甚至可能高于体内,皮肤表面的神经传感器会给大脑一个很热的错误信号,大脑会错误地认为在一个过热的环境中,如果在穿衣状态下的话可能会因为感觉“热”而迷迷糊糊脱衣服!

而在寒冷环境中再脱掉衣服,那绝对是一个加速死亡的举动,而大脑此时却自我感觉良好,反而以为到了一个无比舒适的环境,结果还有可能出现诡异的笑容,所以才会有冻死者诡异脱衣,最后含笑而亡的恐怖场景。

如果从最没有痛苦的死亡角度来看,冻死也许是一种最人道的死法!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恐龙主宰地球1.6亿年为什么没进化出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物种进化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是在大自然的不断淘汰中进化演化的。但要进化到更高级,甚至形成智慧,却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充满了或然性,也就是物种进化具有随机性、偶然性、概率性。物种进化演化的最大的推手就是基因变异现代基因学的发展,大大推动和增强了进化论的科学性,修补了进化论存在的一些漏洞和缺陷。通

  • 生物入侵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生物入侵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或定义为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叫作

  • 东方人和西方人祖先是同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如果走在大街上,相信各位一眼就能分辨出所谓的“外国人”,不管他是白皮肤、黑皮肤还是棕色皮肤。虽然中国有几十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人民在外貌上也存在一些差异,但这样的不同还是没有跨越种族表现出来的那么明显。几十年前,可以说很难看到一个外国人,哪怕是少数民族的同胞也很难遇到,尤其是我生活的没有少数民族聚居的

  • 中医真的能通过号脉诊断出女人怀孕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在许多古装剧当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古代的宫廷御医或者古代的医师在给女性看病时,采用的是“号脉”,也就是给她们把脉,并且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判断女性怀孕了。那么问题就来了,是电视剧夸张了,还是真的可以通过把脉就可以判断女性是否怀孕呢?如果真的可以,那其中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号脉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得搞清

  • 生物入侵的危害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叫作外来物种。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

  • 士兵见了都要绕道的杀人鸟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75岁的农场主被他所饲养的外来鸟袭击,由于伤势过重,老人最后在医院死亡。这只外来鸟不是什么鹦鹉或者金丝雀,况且它们并不具备杀死人的能力,而是一只巨大的食火鸡。食火鸡素来有“世界上最危险的鸟类”之称,在佛罗里达,想饲养食火鸡必须要通过专业测试拿到许可证。那么食火鸡到底是一种怎么的鸟类

  • 喝酒对大脑有什么伤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酒精会损害大脑健康已被广泛认可,但不同研究中观察到的大脑结构变化并不一致,尤其是戒酒初期的大脑变化还不够清楚。酒的有效成份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建议不要过多饮用。西班牙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德国中央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联合研究小组,将90名酗酒者的大脑磁共振成像同36名不

  •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可以查询哪些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主要由国家信息中心提供,信息来源权威、专业,对把握国家政策有着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数据库数据唯一,不重复;首屈一指的表格数据;各库独立且有机统一;完整的颁布单位名称;更新频率高;可以实现全文知识链接。包括13个基本数据库,内容涵盖国家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及国际条约及惯例、司

  • 九峰吐鲁番兽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九峰吐鲁番兽,是大型的二齿兽类,个体可以达到2米以上,距今约2.55亿至2.52亿年。2021年2月报道,中国发现新种化石“九峰吐鲁番兽”,是发现的首个2.5亿年前既在热带又在温带分布的二齿兽类属。2月24日,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俊研究员最新在内蒙古大青山动物群研究发现吐鲁番兽属

  • 二齿兽类是什么物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二齿兽类出现于二叠纪晚期,到了三叠纪时,它们已经遍及全球了。二齿兽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它们的嘴巴上长着两颗长长的牙齿,不过它们是不会用这两颗牙齿来伤害其它动物的,因为它们是性情温和的草食性动物。二齿兽的学名“Dicynodont”意为“拥有两颗犬齿的动物”,这一类动物的上颌一般都有两颗巨大的长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