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统一台湾之战的起因

清统一台湾之战的起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705 更新时间:2024/3/2 3:10:38

清统一台湾之战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统一全国领土的作战。

台湾自古以来就与大陆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统一是必然的规律和趋势,特别是自元朝以来,台湾直接归于中央政府管辖。天四年(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部队登陆大员,开始占领台湾。清兵入关后,势力逐渐进入福建。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郑氏台湾内部发生政变。姚启圣知道施琅仇视郑氏王朝,必能帮助他击败郑军,便向康熙帝推荐施琅。康熙帝也不满万正色反战的态度,便同意施琅担任水师提督,万正色调任陆师提督。

施琅掌权

按照康熙帝规划,应由姚启圣、万正色、巡抚吴兴祚一起商讨作战,施琅却打算排除姚启圣等人的节制,以便能全权进攻台湾,不过康熙帝只同意吴兴祚负责后勤,仍然命令姚启圣和施琅共同出兵。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初五(1682年6月10日),清军抵达铜山岛,姚启圣和施琅却在争执出兵时机,姚启圣主张利用冬天的北风,施琅主张利用夏天的南风,导致清军无法顺利出兵。

最后康熙帝于十月初六(11月15日)裁定施琅负责前线作战,姚启圣改任后勤作业,才让施琅如愿取得统帅权。十一月初三(12月1日)施琅率领约21000人,军舰238艘前往兴化平海卫训练军队。

姚启圣军权旁落后,为避免施琅独得战功,转而和郑氏王朝谈判。但是施琅主战意志坚决,且负责谈判的刘国轩不接受剃发易服,[10]谈判因此破裂。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廿三日(1683年6月17日)康熙帝下令施琅尽速进攻,因此爆发六月(阳历7月)的澎湖海战。

郑军动向

康熙十八年(1679年)起,清朝实施迁界令,严重打击郑氏王朝的贸易,粮食补给也出现问题,郑经下令每户人家每个月必须多缴一斗米,将领也必须用自己的俸禄充军,仍没办法解除危机。

当时英国商馆就如此看待郑氏王朝:“台湾王之境况甚不安定,不易抵抗满清人,满清人常施恫赫,国王因其财富被消耗,故每日向人民横征暴敛,亦不能使军队满意。是以我国不惟受敌人(清军)之威胁,亦恐军队(郑军)因缺饷而叛变。”

康熙十九年(1680年),郑经退守台湾后,澎湖成为前线要地,防守却很薄弱。直到十月,施琅抵达厦门以及傅为霖为清军内应事情爆发,刘国轩才前往澎湖强化守备。

刘国轩抵达澎湖后,在娘妈宫、风柜尾、四角屿、鸡笼屿筑城;东莳、西莳、内堑、外堑、西屿头、牛心山设置炮台。同时在海边建造矮墙并配置火铳,阻止清军登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刘国轩得知施琅准备进攻,便从台湾本岛调度乡兵到澎湖,并将商船以及私人用船都改为军舰(大小炮船、鸟船、赶缯船、洋船、双帆等各式战船约200艘),准备决战。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清统一台湾之战的详细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郑经死后台湾内乱,统一台湾势在必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刘国轩得知施琅准备进攻,便从台湾本岛调度乡兵到澎湖,并将商船以及私人用船都改为军舰(大小炮船、鸟船、赶缯船、洋船、双帆等各式战船约200艘),准备决战。施琅出动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从铜山岛出发,姚启圣也拨3

  • 清统一台湾之战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施琅军队到达台湾后,郑氏无力抵抗清军只得投降,结束在台湾历经22年的统治,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的领土。康熙帝决定坚守台湾,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战船300余艘,水师2万余人,仍自铜山出洋,第二天上午,战船即陆续到达澎湖海外。

  • 施琅降清的导火索曾德事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施琅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将领,他没有太多的功绩,但是单凭平定台湾就可以名留青史。台湾是郑氏的地盘,施琅本是郑氏的将领,但是因为曾德与郑氏彻底决裂,投降清朝。1652年(顺治九年),曾德事件导致施琅与郑成功公开决裂。自从郑芝龙降清后,曾德似乎不大得志,在郑成功军中受施琅节制。施琅既被削去兵权,曾德为求出头

  • 古代人到了晚上会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古代的晚上,其实很多人都想知道在古代是一个落后的时代,自然没有现如今的霓虹闪烁,因为没有通电的情况下,古代的人们究竟在干些什么呢?后人都觉得在古代,一到天黑以后,自然也是百般无聊的,很多人都觉得古人在晚上大多都是早早的休息了,其实面对真实的情况,更多的都是羡慕!相对古代,也是有一定的夜生活的!在

  • 冰凌花生长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冰凌花,学名:侧金盏花(AdonisamurensisRegeletRadde),毛茛科(Ranunculaceae)侧金盏花属(Adonis), 多年生林下植物。别名金盏花、金盅花、冰了花、冰凌花、冰凉花、冰里花、冰溜花和福寿草等,辽宁地区称之为雪莲花。东北各省,日本、朝鲜、俄罗斯和欧洲均有分布。

  • 冰凌花有什么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冰凌花又叫金盏花、冰凉花、冰里花。从名字应该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很耐寒的植物。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还有日本、俄罗斯等地。冰凌花具有“林海雪莲”的美称。药用价值功效冰凌花全株含有强心甙和非强心甙多种药用成份,常见于许多国家的药典之中。我国中医称冰凌花为福寿草,它具有强心、利尿、镇静及减慢心率的功能;

  • 古代大军如何行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战国以前诸侯间作战,几乎不用长途行军,出门布阵就可以了。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军队经常远离本土作战,在没有交通网的古代,迷失道路不但贻误战机还可能陷入绝境,按照正确的路线行军是第一要点。我国历代都有专门绘制地图的机构,而且自唐代到明代,绘图工作一直是由兵部下属的职方司掌管。除了地图,孙子说:“不用乡导

  •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御驾亲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孟子在《告子下》中说:“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意思是,到前线打仗这种事不是天子干的,是诸侯的活儿。天子负责声讨,也就是提主张、喊口号、发命令。王夫之也在《读通鉴论》中表明,皇帝不应“自将”——把自己封做将领。但中国历朝历代,常有皇帝御驾亲征的事。北宋一代七次亲征,明成祖五伐蒙古,康熙帝三征噶

  • 铅笔芯真的含铅且有毒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铅笔芯真的含"铅",且有毒吗?今天的问题有两个你知道答案吗?问题:铅笔芯真的含"铅",且有毒吗?不含铅,一般无毒很多人都认为铅笔芯里含有铅,所以大人看到小孩子在咬铅笔芯的时候会加以制止,认为这样会使孩子中毒。其实事实并非如此,铅笔芯中不含铅。铅笔之所以叫铅笔,是因为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用铅棒写字,而铅

  • 鸡精比味精更健康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鸡精比味精更健康吗?没有本质区别鸡精和味精区别味精和鸡精的主要区别在于味精主要的成分是谷氨酸钠,而鸡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再加上其他很多的调味品,也就是说味精一般情况下谷氨酸钠的含量在99%以上,而鸡精的骨氨酸钠含量虽然没有这么高,但是却在还有谷氨酸钠的基础上,加入了其他更加鲜美的调味品,因此我们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