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为什么让奶妈喂养孩子?

古人为什么让奶妈喂养孩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944 更新时间:2024/1/27 17:35:04

古装影视剧中总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在嫔妃生下龙种之后,这些皇子公主就会被抱到奶娘身边喂养。 可明明刚生育过后的后妃也是具备哺乳的能力的,可为什么皇帝不让她们亲自喂养呢?

维持美貌,留住帝心

由于封建时期是属于男权主义的天下,女性地位极低,若有幸能被一朝选入皇宫,就是极大的殊荣,因为皇帝是天下权势最大的人,在他的庇护下生活定然能高枕无忧。

所以,她们入宫后最重要的一件任务,就是博得帝王宠爱,为皇家开枝散叶。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勾心斗角的后宫中站稳脚跟。

因此,很多后妃都会祈求能够为皇帝生下皇子公主,这样在未来也会有个依靠。就像《甄嬛传》中不太得雍正宠爱的曹贵人,可因为她孕有公主温宜,所以皇帝会常常去她宫中留宿。

后宫的女人很难得到皇帝的真心相待,大多都是用美色吸引。所以,对于这些后妃而言,为了留住皇帝,她们绝不能失去美貌,这就意味她们不能失去紧致诱人的身材。

此外,身为一国之君,后宫之中总是有佳丽众人。刚生育完的妃子会得到皇帝的格外关注的,但假如此时要进入哺乳期的话,就会将皇帝推到其他后妃的宫中。

在皇帝的心还留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不如趁机再怀上一胎,这样就能让自己在后宫之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假如失去了皇帝的恩宠,要想让帝王回心转意,再次圣眷加身,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有了皇帝的恩宠傍身,她们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家族也能获得荣光与庇佑。

因而,这些后妃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维持自己的美貌,只有选择让乳娘帮着喂养。

出于私心,禁止喂奶

后妃有私心,皇帝同样也有私心。首先,能为帝王生儿育女的后妃不一定都是位高权重者,可能只是皇帝临时起意,宠幸了一个宫女,让她怀了孕。

地位低下者,是没有权力抚养皇子长大的。所以,这些孩子一脱离母体,就会被宫中嬷嬷给抱走,送去皇后或者是太后宫中,由她们决定这个孩子将来会交给谁来抚育。

但皇后等人肯定不是在哺乳期内的,她们又怎么能亲自喂奶呢。因此,这桩差事也只能由奶娘完成。

此外,对于刚出生的婴儿,他们是需要在两个小时喂一次奶的。而皇家什么最重要?尊严最重要!喂奶的时候就要揭开衣衫,就算是身边只有宫女伺候,也是有损皇室形象的。

自东汉班昭提出“三从四德”观念之后,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了,皇家更是如此。作为宫中后妃,她们需要时刻顾及皇室颜面,不能让外人看到自己裸露在外的身体。

而且,在皇宫中除了皇帝,还会有侍卫和王爷等出入。如果亲自喂奶的话,很可能就会被有心之人趁机设计陷害,一旦被外男看到了身体,对于这名妃子而言,她的清白就保不住了。

出于这些原因,皇帝是决不会允许这些后妃喂养皇子的,这是不合体统的行事。

为防外戚,抱走皇子

另外,皇子在刚出生就被抱走了,这样皇子与生母之间的连结也就不会太紧密,这样就能防范太后专权的出现。

如果这名皇子注定是要继承江山的,一旦与母亲过于亲密,很可能在日后继位后,朝政就会被太后所主导。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汉武帝决意册立刘弗陵为太子后,下了一道旨意,让他的生母钩弋夫人自尽。皇帝此举就是为了防止大权旁落。因为按照祖制,新帝年幼,太后就要临朝执政。

倘若太后垂帘听政,那就会出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通常而言,太后都会偏爱自己的母族,这样就会出现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在西汉末年甚至还出现了外戚篡夺了帝位的事件。

汉元帝之后王政君长寿,她一生历经七朝。而在她成为太后之后,就开始提拔王氏族人,王莽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讨得了她的欢心,进入西汉官场,所以才造成了王莽篡汉的历史结局。

为了防止皇权落入他人之手,绝大多数皇帝就不会让后妃亲自喂奶,也不太会让皇子在生母身边长大。

奶水不足,身体虚弱

除此之外,被选为秀女的女子大多年纪都不会很大。东汉年间的秀女是在13-20岁之间,三国时期是在15岁左右,虽然这个阶段的女子姿容美貌,青春正盛,可她们也没有到适合生育的年龄。

此外,古代医学水平很不发达,就算是皇帝的女人,在生育的时候也是凶险万分的。这些女子年纪又小,还要经受此般磨难,身体状况肯定每况愈下。

并且,这些后妃大多是贵族出身,在千娇万宠中长大的她们自然也就无法承受生产的痛苦。而且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生产后女性的雌激素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很可能会引发抑郁。

这些皇帝的妃子在生产完后自顾不暇,根本没有精力分心给襁褓之中的婴儿。

因为身体虚弱,产奶自然也会少。但皇子又怎么能够挨饿呢?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麻烦事出现,不如在一开始就寻找好奶水充足的乳娘,让她们代替自己喂奶。

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是需要从母乳中获取营养的,可如若母亲不能提供具有价值的奶水的话,他们也就不能茁长成长了。

可要成为了皇家的乳娘,并非易事,除了要长相周正,还要刚出月子,在清朝成为奶妈是需要生完三个孩子的才有资格担任的。

另外,这乳娘也要家世清白,为人端正,一旦生出异心,教唆皇子,这可能就会对皇家的统治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而且,乳娘在陪伴了皇子三年之后就要出宫。

封建王朝的皇帝为了江山安稳着想,肯定是不会让后妃亲自喂养的。而后妃为了留住皇帝的心,自然也会就不会亲自上阵了,所以,出于各自的私心,乳娘才会在皇宫中出现。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明朝后期万历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历经上千年,出现了许多朝代更迭,其中有许多的明君治世。历史学家把古代出现社会繁荣发展政治和平稳定的时期用皇帝所在的年号统称为某某兴。万历中兴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出现的社会繁荣发展时期。这里简要介绍下万历中兴背景。明朝皇帝明穆宗去世于1572年,他死后太子继位因此年号改为万历。父皇去世前往

  • 配享太庙有哪些好处?什么样的臣子可以配享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影视剧里经常说的“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配享太庙有哪些好处?什么样的臣子可以配享太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太庙不是庙别看太庙有个庙字,可它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和尚寺庙,这个庙里没有和尚念经,也没有供奉佛祖神像。太

  • 孙中山革命经费的六个来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的革命,绝非孙先生一人能够完成,若无这千千万万弄潮儿,绝不会有百年前的大巨变。虽然比不过康有为的骗钱能力,但孙中山还是很能筹款的。1、李鸿章那借来五万两义和拳乱,孙中山谋求与李鸿章合作,便运动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没想到李鸿章表示可以接触,但孙中山当时早已定好起义方针,虽然“颇不信李鸿

  • 司马迁及其女婿与外孙为何都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司马迁仅仅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被处宫刑;其女婿杨敞因“素谨畏事,不敢言”,却受惊吓而亡;其外孙杨恽仅仅因为一封发牢骚的信而被判腰斩。历经三朝,司马迁和外孙因敢言获罪,女婿则因不敢言也不得善终,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司马迁被处宫刑的事大家都十分熟悉了,故不赘述。在这里只说说其女婿杨敞

  • 秦始皇终生不立皇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始皇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这中间有9年的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

  • 西汉名将周亚夫严格治军队的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奸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的军臣单于起兵六万,侵犯上郡(治所在今西榆林东南)和云中(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边境的烽火台都放起烽火来报警,远远近近的

  • 汉献帝一生都被人当做傀儡他最恨哪个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汉献帝的一生经历了颠沛流离的苦难。他先是被董卓任为皇帝,但实则是被人摆布。后来,他又被曹操挟持,用他的名义号令诸侯。不过,即使被这两个汉贼摆布,献帝内心真正痛恨的却不是他们,最让他痛恨的汉贼应该是李傕!为什么小编会这么说呢?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董卓被描述为一个蛮横粗鲁的大胖子。他攻下京城后,废黜刘

  • 古代皇帝是怎么处理出轨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封建王朝时期,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却必须从一而终。因此便会有很多失宠的女人,有的选择默默守候但是也有的女人会选择偷偷寻找自己的幸福就是我们说的出轨。古代女人一旦出轨,便有浸猪笼等处置方法。 这是在民间对女子出轨的处理,那么在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宫中女子一旦又会怎么处理呢?根据历史记载,后宫中的嫔妃出轨之

  • 春秋时期齐国葵丘之盟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立自己爱妃生的儿子王子带为太子。齐桓公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

  • 古代修建皇陵的工匠最后都是怎么逃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像这种杀掉修建皇陵的工匠灭口的事是属于失去民心的事情,皇帝当然不会去做了。况且古代工匠的智慧也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所以在大多数时期古代给皇帝修建皇陵的工匠都是大摇大摆的从皇陵中走出来。 其实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将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的事情,但是这类事情很少发生,有史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