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方孝孺是个怎样的人,朱棣为什么痛恨方孝孺

方孝孺是个怎样的人,朱棣为什么痛恨方孝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08 更新时间:2023/12/23 17:20:02

1402年7月25日,45岁的方孝孺朱棣下令凌迟处死,刑场之上,他的亲朋好友早已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因不肯投降朱棣,方孝孺用自己的十族,共873条无辜性命,表明自己对建文帝的忠诚。

朱棣为什么如此痛恨方孝孺,以至于任何一个和他有关的人都不愿放过。 方孝孺是宁海人,他的父亲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名官吏,据说他6岁就会写诗,自幼聪明伶俐,有小韩愈之称。他的老师是明代大儒宋濂,而宋濂也是朱元璋为太子朱标选定的老师。

奇怪的是,虽然他少时就已经很有名气,老师也在朝中为官,但在洪武年间,他的官场之路走得很不顺畅。 1382年,吴沉和揭枢二人将方孝孺推荐给朱元璋,作为宋濂最厉害的弟子,又是太子朱标的师兄,朱元璋本应对他委以重任,但朱元璋非但没有,反而将其送回老家,让他在家做一个教书先生,这对方孝孺来说,无异于让他坐冷板凳。

可另一方面,他又告诉朱标:“方孝孺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 是不是很矛盾,自己又不重用,却又让儿子务必要重用,其实这是朱元璋作为一个父亲,对自己儿子最深沉的爱。

朱元璋知道方孝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建国之初的大明,朱元璋手下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方孝孺如果在他手上,很难有出头之日,所以他要把这个人留个自己的儿子,更重要的是,方孝孺的施政观念与朱标德披天下的理想和仁义至上的抱负相一致,如果这两人放一块,一定能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这对大明江山的巩固来说,百利无一害。

事实上,方孝孺的确没有辜负朱元璋,他确实将自己的一生,甚至连同自己所有族人的性命,都奉献给了朱元璋选定的继承人,只是不是太子朱标,而是他的儿子皇太孙:朱允炆。 因为朱标的早逝,1398年朱允炆在朱元璋驾崩后登基,史称建文帝。他登上帝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马派人去四川,将在那里坐了16年冷板凳的方孝孺接到京城任职。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朱元璋驾崩前给朱允文留了一道遗旨:方孝孺老成持重,刚正不阿,可辅佐皇太孙成就一番事业。 但朱元璋只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没能猜到结果。方孝孺确实辅佐了皇太孙,但没能为他成就一番事业。

建文帝登基后的第六天,开始着手削藩事宜。对于这个年轻的皇帝来说,这些藩王虽然都是他的亲叔叔,但也是手握重兵,觊觎自己皇位的威胁者,而这之中,威胁最大的就是他的四叔:朱棣。 于是,他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扣留在京城,充当人质,打响了他和朱棣之间的第一炮。

关于建文帝的这个举动,后世看法不一,在当时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朱棣想要造反,不然,他也不会把三个儿子都送到北京。有人认为,如果不是建文帝的这个举动,朱棣或许不会被激怒,后来的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也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的人失去生命。

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已无从知晓,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建文帝执行这一决议的过程中,方孝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论后来遭遇的形势多么艰难,他始终坚定地站在建文帝的身旁,支持着他,为他出谋划策。只是他的努力,并不能挽救建文帝于水火之中。

当建文帝自焚于宫中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摆在方孝孺脚下的路有三条:

1、战死金陵,但自古“文死谏,武死战”,作为一个文臣,战死不是方孝孺的选择。

2.投降朱棣,换取荣华富贵。不过这几乎是一条死路,在方孝孺眼中,朱棣是一个乱臣贼子,他不可能向他投降。

于是,路只剩下最后一条:

3.追随建文帝的脚步,随他而去。但方孝孺不想自尽,对他来说,自尽是懦弱的行为,他可以死,但必须要有价值。

对于方孝孺这样一个名满天下的学者,朱棣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对他怎样,他甚至希望方孝孺可以为他起草一份诏书,以此达到安抚天下人心的目的。 但方孝孺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他甚至在朱棣给他的纸上写出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被激怒的朱棣威胁要诛他九族,这个不怕死的竟然说出“诛十族也不怕”的话。

于是,方孝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 为了让方孝孺屈服,朱棣当着他的面杀害他的亲友,每杀一个,就会问他有没有后悔。 杀人诛心,没有比看着亲朋好友死在自己面前,而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更痛苦的事了。

看着一个个倒在身边的亲友,他不但没有屈服,反而怒骂不止,以至于朱棣最后不得不命人用刀子割开他的嘴角。作为一介书生,方孝孺的一生都只与笔杆子打交道,但他的铮铮傲骨却令许多投降的士兵感到汗颜。

大明王朝的政权最终还是落到了朱棣的手中,但是面对方孝孺,他却无法承认自己是一个胜利者。他虽利用自己手中的屠刀,凌迟了方孝孺,并诛灭他十族,873条人命。但他却无法割断他们的反抗精神,也无法诛灭天下那些对朱棣心存不满的读书人的反抗之心。

方孝孺的名字以这样一种形式,被人悲壮地记载在史册之中,虽然他死得很惨,但是他敢于反抗强暴的精神,却应该成为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去怀念。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故事,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发生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火烧庆功楼是清朝诋毁、妖魔化朱元璋的产物。对此事件未见史书记载,而小说《大明英烈》、《明英烈传》等评书里都讲到朱元璋起兵推翻元朝,得了天下,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就对和他同甘苦共患难的开国大臣起了疑心,深恐他们谋反,夺取他的皇位,担心那些与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们恃功夺权,于是建造了一座庆功楼。记得小

  • 历史上的四大刺客是谁,关于四大刺客的故事和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历史上的四大刺客是谁是哪四位?关于四大刺客的故事和排名等历史故事,一起了解一下吧。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先秦时代很多刺客的事迹,后人认为有四位刺客的事迹最为动人,称之为四大刺客,分别为:一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当然也有人取《刺客列传》中的专诸、聂政、荆轲,与《吴越春秋&m

  • 江姐原型姓名叫什么,出卖江姐的人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天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之慷慨赴死的,正是坚如磐石的这个初心。那么,《烈火中永生》江姐原型姓名叫什么?平生都有哪些经历?到底是谁出卖了江姐?其监狱受刑细节详情深扒。接下来,大家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江姐原型姓名叫什么据悉,江姐原型姓名叫江竹筠,原名竹君,出生于1920年四川的一个普通农

  • 马占山传奇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马占山简介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男,字秀芳,汉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今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祖籍河北省丰润县。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马占山出身于绿林,发迹于奉系。1931

  • 什么是二次革命,二次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开端1913年7月12日,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下,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

  • V手势的来历,V手势的含义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V手势简介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V字是英文和法文(胜利)的第一个字母。最初发生在奥地利,比利时及法国,经过了英国人的鼓励,便普及与全欧。欧洲沦陷区的民众,把大写字母V字写在墙上,以表示其爱国心。V手势的来历它起源于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亚金科特战役。当时法国人仗着自己人多势众,扬言要砍掉英国弓箭手的中指

  • 鬼谷子下山的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鬼谷下山”的故事出自《战国策》。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为敌方所擒,他的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率领众人一行下山。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描绘的便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鬼谷子坐在由狮虎共拉的两轮车上,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人,其中

  • 辜鸿铭的子女后人有哪些,辜鸿铭的子女后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辜鸿铭(1857-1928)出身于华侨世家,十三岁即赴欧洲求学,十余年中游学于英法德意诸国,归国后长期担任张之洞幕府的洋文案,曾官至清廷外务部左丞。他精通英、德、法等近十国文字,尤其擅长英文写作,被孙中山、林语堂推为中国第一。 1915年,辜鸿铭在北京出版了《中国人的精神》(Spirit of C

  • 凡尔纳三部曲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儒勒·凡尔纳三部曲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海底两万里》。1、《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简介:《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写于1865~1866年,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一部,全书共3卷70章。小说故事发生在1864年,讲述了游船“邓肯号&rd

  • 刘黑仔是谁,刘黑仔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抗日英雄被誉为神枪手,曾经手刃40名日伪,杀的鬼子死哭爹喊娘,而且还单枪匹马的救下了一名美国飞行员,被美国人称之为“再生父母”。不过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这名英雄遭到了伏击,年仅27岁就牺牲了。在他牺牲40年之后,关于他的唯一一张照片被人发现,这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