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糖瓜粘是什么东西,糖瓜的历史

糖瓜粘是什么东西,糖瓜的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81 更新时间:2024/1/25 13:01:45

1、糖瓜粘是什么东西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2、糖瓜的历史

旧时,每当腊月二十日过后,孩子们就唱起了上面的歌谣,并且盼望着大人们快些买糖瓜来。

但在屋子里遇热后就变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这种粘性很大的麦芽糖,在晋代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当时称为“胶牙饧”(音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也写道:“岁盏后推兰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由此可见,在唐朝它已与美酒一样,成了春节期间必备的佳品。到了明清时代,麦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场,成了祭祀灶爷时,粘糊其口的武器。

3、糖瓜粘歌谣

“二十三祭灶王,一碗清茶一碟懈”。“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4、糖瓜粘历史故事

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就回转天庭,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

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儿童们则把这一天当作春节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儿,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声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盘,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祈祷行礼后,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烧掉,再把茶水泼在纸灰上,糖瓜则由孩子们抢着分而食之。

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热闹隆重而又风趣幽默,所以把这一天称为“过小年”。

5、陈楼糖瓜介绍

陈楼糖瓜,始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制作糖瓜先从制作黄米饴开始,然后精加工而成。陈楼饴糖是用黄米(黍子米,也叫大黄米;粘谷米,也叫小黄米。)和大麦芽,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制作而成。这种饴糖又经“巧人绘春”加工成许多花色品种,形似瓜样的叫糖瓜(大的有五六斤重),而且在表面粘有一层薄薄的芝麻,吃在嘴里既粘又甜,香气四溢。过去每年古历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买上几个糖瓜来辞灶(灶王爷),意在用糖瓜粘住“灶王爷”的觜,叫他“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而今,陈楼糖瓜已成为人们营养、保健、馈赠亲友的美食佳品。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芈月与秦始皇嬴政关系,芈月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芈月嬴政双方的关系图,一看就知道。芈月与秦始皇嬴政关系揭秘。相信对于“祖宗十八代”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那么,这十八代究竟是哪十八代呢?我们平常所说的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这十八个辈分从小到大分别为:耳、云、仍、晜、来、玄、曾

  • 二月二为什么要理发,二月二要理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二月二理发的现实原因“有钱没钱,剃头过年”,从古至今中国人在过年节前都有理发的习俗。春节前剃的头发,长了一个多月,到了二月二,也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了。而且正月想理发剃头,理发店也不一定会开门,人家剃头匠、理发师也要休息过年。尤其古代,剃头师傅整个正月都会出于歇业状态,不提

  • 日本投降当天切腹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1945年8月15日是侵华战争胜利的日子,但对日本却不是个好日子,下面看看日本投降后他们做了些什么。1945年8月15日12时,日本电台主播要求所有日本观众站起来,日本天皇将向全国人民宣读圣旨。随着日本国歌(君之代),大多数日本人第一次听到裕仁天皇的声音。裕仁天皇用沉闷而涩涩的声音宣读了《致忠良臣民

  • 坐井观天的故事,坐井观天的故事道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用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否则我们就会像井底的青蛙一样,把这么一个小小的井沿所看到一小片天空就当成是整个天空。典故: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 “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

  •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简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有一句歇后语叫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中包含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赤壁之战时,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对抗曹操.为了让使曹操上当,周瑜和黄盖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不逊.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斩首,众将苦苦求情,周瑜

  • 拙荆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拙荆的含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梦华录》中拙荆的含义拙荆是旧时对自己妻子的谦称,又作山荆、荆室或简称为荆。荆为一种灌木,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荆钗布裙,指以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后来还演变成对自己妻子的谦称。参见“荆妻”。拙荆是古代人对于自己的妻子的一种谦称,为什么拙

  • 曹冲之死真相,曹冲死因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是一个神奇的人,喜欢的人,佩服他的计谋,赞叹他的生平。讨厌他的人,不喜他的虚伪,谴责他的狡诈。曹操作为三国中的最后胜利者,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因为曹操的儿子生得好。反观蜀国刘备之子刘禅,那是一个守成之君,在乱世中只能隐忍。反观吴国孙权之子,孙登早死,而后登基的幼子孙亮,终究是少了孙权的能力和霸气,

  • 丁原是好人还是坏人,丁原是吕布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丁原,字建阳,泰山郡南城县人。东汉末年官员,官至并州刺史。丁原最为令人耳熟能详的身份,还是其“干爹”的名号。按照《三国演义》小说上的说法,他原本与吕布情同父子,二人以“义父义子”相称,共同征战疆场,所向无敌。正史中丁原出身在贫寒之家,因此也没有读过多少

  • 探花的来历,为什么中探花比状元还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探花是科举殿试第三名,在古代,学子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高兴,只因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探花的来历探花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广泛使用,武则天还增加了武试。那时候只要是高中的人,都会参加“探花会”,顾名思义就是一群人围在一起赏花。皇帝

  • 御前侍卫的来历,御前侍卫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御前带刀侍卫”都是什么人?有挡刀的,有弑皇帝的看多了清宫戏,同学们肯定都对威风凛凛的“御前带刀侍卫”印象深刻。这一称呼,源自于清代,负责保护皇帝安全的官职称为“御前侍卫”,“带刀”是他的标志和特权。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