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家将是真实历史吗,杨家将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杨家将是真实历史吗,杨家将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21 更新时间:2023/12/23 1:06:28

杨家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其保家卫国故事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

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潘仁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

杨业一鼓作气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彼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开始反扑。

杨业像潘美进言,避敌锋芒。潘美却嘲笑杨业怯敌,因嫉妒杨业,大肆打压杨业。杨业力争不过,只能冒险出击迎敌。杨业与潘美相约,让潘美前来接应。潘美欣然应下,可是杨业力竭,却始终没有看见潘美的接应人马。

杨业至死不降,后被大辽生擒,绝食三日而亡,死后尸首分离。

杨业出征大辽,身下七子皆随父出战。战场上,人心易变,刀枪无眼,最终还是青山眼见忠骨碎,马革裹尸亲含泪。

杨大郎杨泰杨延平,一杆杨家枪,枪挑十八员辽将,精疲力竭,横死马下。

杨二郎杨永杨延定,为护战场上的将帅,心中的父亲突围,倒下丧生,死在父帅杨业眼前。

杨三郎杨勋杨延光,身负重伤跌落马下,乱军之中被马蹄踏成肉泥,尸骨难辨。

杨四郎杨贵杨延辉,重伤流落番邦,幸得辽国公主相救,后娶妻辽国公主,成了辽国驸马。十五年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忍辱负重。

杨五郎杨春杨延德,眼见亲人身死,社稷无望,悲痛欲绝之下看破红尘,只身入空门,在北五台出家。

杨六郎杨景杨延昭,一杆回马枪,只身突围,留得性命,带兄弟尸骨还家。

杨七郎杨曦杨延嗣,小小少年铁枪挑死敌酋韩昌,鞭扫冀王狄烈,马踩万军,飞驰雁门关求救。却被潘美捆绑在树上,一百零八根毒箭,箭箭入骨,惨死潘美之手。

这就是杨家将七子去六子归的结局,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佘太君替夫出征,那是杨门女将的故事。还有杨宗保,穆桂英挂帅,那是又一个传奇。

杨家将的真相·三代后不复存

历史上确实有杨家将,但是没有佘太君,没有穆桂英,也没有杨宗保。

杨业因为骁勇善战,在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被封为郑州刺史,官拜左领军大将军。杨业的成名之战,是和潘美配合,大败辽军,生擒辽国指挥使,击杀辽国驸马,此后杨业扬名大辽。

由此可见,杨业和潘美并非天生死敌,甚至两人配合极好,非常默契。

与其说是潘美害死了杨业,不如说害死杨业的,是嫉妒他的人,是宋太宗对他的信任。

宋太宗想收复被大辽侵吞的燕云十六州,主将潘美,副将杨业,还有一位监军王冼。

这一战中,除杨业所在部队,其余部队都被辽军大败。辽军的骑兵军团,无论是设备还是战力,都不是杨业所能抵抗的。杨业便主张不能正面对决,否则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最正确的决定。可是被监军王冼一票否决。

王冼质疑杨业暗通辽过,故意不肯正面迎敌。指责杨业有叛国之心。

王冼的质疑,让杨业十分难堪。为了证明自己的衷心无二,一意孤行的带兵出征。

杨业以自己作为诱饵,引辽兵深入,再由埋伏的宋军一网打尽。可是援军未到,杨业只好死战迎敌,最后被俘。

辽军人轮番劝降杨业,杨业坚决不从,绝食三天后,壮烈牺牲。

杨业死后,他的儿子杨延昭接替了父亲,延续了杨家将的忠勇,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最终死于任上,而不是死于沙场。

杨延昭死后,其三子杨文广跟随范仲淹,因范仲淹举荐,跟随父亲的脚步,再一次征战沙场。杨文广,就是北宋和西夏之间的壁垒。举兵打的西夏不敢在进一步。

历史上,叫的出名的杨家将,不过三人。杨业开了杨家将的辉煌,以命酬天子。杨延昭继祖业承父志,不堕杨家威名。杨文广此生对抗西夏,杨家三代,至此而终。

杨家将的结局·潘美只是背锅

故事中,潘美害的杨家将骨肉凋零,却一路官运亨通。最后是开封府尹寇准,利用潘美害怕鬼神之说,假扮阴曹,骗潘美说出真相。

纵使潘美说出真相,可是潘美的女儿是宋太宗的娘娘,颇得宠爱。因为潘美女儿求情,皇帝只是让潘美告老还乡,并没有深究潘美的罪责。

由此可见,潘美其实颇懂圣心,他知道圣上忌惮杨家将的威名远播,所以害死杨家父子,依旧可以全身而退。

只是杨六郎杨延昭不服判决,最终还是亲手杀死潘美,为父兄报仇,除了潘美。

可是历史上的潘美,也是戎马一生,骁勇善战。只因晚年北伐失败,被宋太宗削官三级。

潘美不仅没有害死杨业,而且因为杨业之死,心中抑郁,死于太原,终年67岁。

潘美没有杀杨业之心,可他当时为军中主帅,也没能阻止王冼。潘美乃是大宋的开国名将,也是少数没有被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将领。

历史中,潘美生性耿直,脾气暴躁,不善钻营。潘美是北宋有名的忠臣良将,也是小说故事里被丑化的奸佞小人。

潘美死后,更被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武惠,配享庙廷。

由此可见,潘美忠勇!

作为故事,杨家将写的特别好,把杨家的忠勇刻画的深入人心。

作为历史,我们要尊重史实!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和珅的家产有多少,和珅被处死后妻妾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乾隆年间,大贪官和珅以其贪得无厌的本性,在短短的20年间,通过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等手段,聚敛了惊人的财富,号称中国历史“第一贪”。嘉庆四年,和珅被定20条大罪,收监下狱,同时籍没家产。在查抄和珅的家产时,其数量令人惊叹。据《清史稿》载:“具有夹墙藏金二万

  • 朱见深在位期间有哪些功过,朱见深为什么设立西厂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朱见深即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童年悲惨,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那么他在位期间有哪些功过?为什么设立西厂?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

  • 朱棣是怎么开创永乐盛世的,朱棣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那么朱棣是怎么开创永乐盛世的?史书又是如何评价他的?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

  • 如何评价明仁宗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在位时间比较短,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那么《明史》是如何评价明仁宗朱高炽的?他有哪些优点?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

  • 普京智囊之女是谁,普京智囊之女死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众所周知,普京是俄罗斯总统,是一个十分强硬的人物。普京打理着国家的大小事务,背后是有着不少军师人物帮助的。然而近日网上传出普京智囊之女的消息,那么普京智囊之女是谁呢?其实是杜金的女儿,那么他女儿是做什么呢?还有,杜金有几个孩子呢?下面来了解下。根据了解,普京智囊之女的意思就是杜金的女儿,名叫达莉娅&

  • 国家话剧院是什么编制什么级别的单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国家话剧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话剧表演最高艺术团体,那么国家话剧院是什么编制什么级别的单位?其实国家话剧院是很多演员们都向往的一个艺术团体,不过想要进入该话剧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国家话剧院集中了一批优秀的话剧舞台艺术人才和影视艺术人才,是一个继承传统,努力进取,富于探索,追求高水准话剧表演艺

  • 木匠皇帝朱由校死因是什么,朱由校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他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不适合做皇帝,但是很适合做木匠,那么他为什么年仅23岁就死了呢?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

  • 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霍去病暴毙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17岁远征漠北,挟轻骑八百就能直捣匈奴巢穴,勇冠三军。19岁三征河西,将匈奴逐出祁连山。21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如入无人之地。霍去病,这样一位历史上的天才将领,却如同流星划过天空一般,在他23岁之时画上了生命的句号。那么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霍去病葬礼的流程、墓地的规格,

  • 英国为什么分四个国家,使得英国的领土不断缩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英国虽然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它由四个国家组成,即由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组成。那么英国为什么分四个国家呢?1、英国分四个国家,是因为英国本身就是由四个国家组成的英联邦,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个国家都属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统称

  • 剔骨之刑还能活吗,剔骨之刑一共多少刀(夏商的五刑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法律比较严苛一些,并且有些君王是暴君,喜欢用酷刑威慑治下的民众,有一些官员也比较喜欢以暴制暴,因此,那些古人发明了不少残酷的刑罚,那么剔骨之刑到底是指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剔骨之刑就是古代的膑刑,也叫刖刑,是夏商的五刑之一,也就是指砍去犯人的脚或者将其膝盖骨挖出来。出自《汉书&mi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