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街亭一战败马谡败给了谁,街亭失守的原因是什么

街亭一战败马谡败给了谁,街亭失守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12 更新时间:2023/12/27 12:59:31

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出兵伐魏,南安、安定、天水三城望风而降。此后,在军事要地街亭的防守中,诸葛亮没有使用宿将赵云以及魏延,而是使用了虽然智谋过人,与诸葛亮多次英雄所见略同,但缺马谡少临阵经验的马谡。派马谡带领五万多人马做先锋,到军事重镇街亭去抵御魏军。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派张郃为先锋,带领五万人来应敌。结果,马谡只知死搬兵书教条,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不听从部下王平的正确建议,把军队安排在街亭沿线的山坡上,结果被魏国大将张郃包围在山上,断了水道,蜀军不战自乱,失了街亭。结果,蜀军进退无路,只能撤退,同时丢失了南安、安定、天水三城。街亭,古地名,又叫街泉亭、街城,在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东南。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马谡为什么一定要死?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就是因为他失了街亭吗?难道孔明真的糊涂到,连胜败乃兵之常情都不知道吗?又有几人是常胜将军呢?我对斩马谡,是这样认识的,可能只是猜想,请诸君批评。

首先,诸葛亮出师北伐并非是为了光复中原。我们都知道,刘备在蜀地称帝之后,国家的主要领导力量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而大多数“当地人”,实权很少。这自然会引起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荆州丢掉以后,这伙荆州人马,更是成了无源之水,难以持久。孔明也深知这个道理,可怎么才能巩固住荆州集团的地位呢?诸葛亮便以数次北伐为其揽权的手段。证据一,孔明首伐魏国,后主召回。这证明,蜀国内确有权力相争的事实。证据二,孔明不采纳魏延的奇谋。孔明会不知,兵以正合,以奇胜的道理?非也。而且,孔明更知道,以当时蜀国的国力根本不可能消灭魏国。所以,孔明又提供了证据三,每次孔明北伐,随未成功,但也没有大败。真的是,孔明用兵如神吗?不如说,每次孔明都知道会无功而返,早早的准备好退路了。这就是,孔明伐魏的动机问题。为了掌控权力。

其次,诸葛亮是贤相。虽然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揽权,但仍不能认为孔明是自私的弄臣。证据一,诸葛亮在蜀地治理,很是有成就的,不然也不会为蜀国七出祁山提供如此浩大的开支。证据二,魏延的死。魏延为什么会死,显然是以魏延为首的荆州帮和以杨仪为首的四川帮火并的结果。为什么说,这是诸葛亮贤相的证据呢?杨仪之所以可以打败魏延,可见当时四川帮已经有了对抗荆州帮的实力,这和诸葛亮对蜀地人士的任用是分不开的,还有后出师表里的内容。在这里,似乎本人逻辑上出了问题,既然诸葛亮要揽权,为什么还会分权给蜀人呢?可实际上是不矛盾的。为什么呢?从杨仪魏延之争,我们可以知道内部矛盾是一直存在的。就是因为有诸葛亮在,才使得这一矛盾一直没有成为蜀国社会中的主要矛盾。直到其死后,这一矛盾才浮现明朗出来。也就是诸葛亮最贤的一点,他很好的协调了两集团的关系。所以,诸葛亮是贤相。

最后,是上述两点的总结,诸葛亮是一个为自己揽权的贤相。这一句话,本身似乎又是矛盾的。但是,我们这要把诸葛亮超人的能力,作为所有人都知道的既定事实,那么这句话就不矛盾。这一点,我不再解释,上面两点也经说明,孔明有足够的能力。也就是说,诸葛亮控制集团内矛盾,防止内部分化是诸葛亮揽权的充分条件。诸葛亮死后,上述一直被压制的矛盾浮现出来。内讧开始,蜀国实力明显衰弱,并最终导致,蜀国灭亡。如果,以诸葛亮死后发生的种种不利蜀国的变故作为诸葛亮一定要揽权必要条件,那么这一逻辑又是不充足的。所以,我们从另一个方向思考,以诸葛亮继承人的选择入手来进行证明。姜维,他既不是荆州人,也不是四川人,是矛盾两方之外的羌人。诸葛亮为什么会选他,真的是因为姜维有着别人不可匹敌的能力吗?喜欢三国的人,都是会思考的,所以这一问题就得到了证明。必须有一个,在荆州帮和四川帮之间的第三方掌权,才是合理妥当的。那么,作为荆州人的诸葛亮为什么也可以掌权呢?就是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的,孔明是贤相,他虽是荆州人,但他自己却把自己当作蜀国人,他不站在在荆州帮和四川帮任何一方。证据是,当时刘备伐吴的时候,诸葛亮的态度。当时的情况是,刘备举倾国之兵征讨东吴,一方面是借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所谓举义兵;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蜀国虽然在两川,可政权的主要力量还是以荆州人为主,所谓“荆州人贵”,所以应大多数荆州人的愿望收回荆州,比如黄忠张飞,魏延,我们不考虑从伐吴初的节节胜利导致刘备的野心膨胀和最后失败。也就是说刘备伐吴的最初目的是应荆州人的愿望收回荆州。诸葛亮的态度呢,他是坚决反对的,所以伐吴是刘备挂帅,而不是孔明。由此,可以证明,诸葛亮不是代表荆州帮的,他也是第三方。这时,我们便证明完毕了,上文所述的必要条件。就是说,诸葛亮作为揽权贤相是维护蜀国稳定的一个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

我们分析了这么多诸葛亮,那么这些结论,和马谡的死有什么必然关系呢?我们已经知道,诸葛亮是一位揽权的贤相,他不但是把权力从四川帮手里拿来,也要从荆州帮手里拿来,这就需要协调双方的力量。当然,协调双方的力量,不是说要杀马谡来削弱荆州帮。是要缓和双方的矛盾。诸葛亮北伐,被后主召回,已经说明,矛盾在激化,因为所有人都没有充分认清诸葛亮的“揽权贤相”,都认为他是荆州帮的成员,魏延也不例外,所以他才气愤诸葛亮不用他的奇谋,因为他不知道诸葛亮伐魏的真正目的,其目的是为了以魏国和蜀国间的外部矛盾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内部矛盾。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刘邦手下大将排名,刘邦手下的大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刘邦手下大将分三类:运筹帷幄型、后勤保障、前线指挥型,所以刘邦自己说:治国不如萧何、出谋策划不如张良、带兵打仗不如韩信,但由于他能够有效使用这三

  • 三寸金莲的由来是什么意思,三寸金莲的始于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在古代,女子以小脚为美,“三寸金莲”就是用来形容女子小脚的,“三寸金莲”也叫缠足,古代女子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子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三寸金莲”

  • 可怜天下父母心出自哪里谁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一句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平时言谈发感慨,都会用到这句话。尤其是当今社会,家家孩子少,小宝贝儿们都惯的不像样了!随心所欲,出口不逊,是常见的事。这些“小皇帝”们无论怎么样胡作,父母们大多都依旧对“小皇帝

  • 柳如是是怎么死的,柳如是个怎样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在明清易代之际,曾出现过一位著名的歌妓才女柳如是。她气质高雅,才色并茂,有着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在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她尽全力资助和慰劳抗清义军,因此名气很大。柳如是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年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卖给一个名妓做养女,妙龄时流落青楼。崇祯十四年,刚过二十的她嫁给了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 壬寅宫变是怎么回事,壬寅宫变发生在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明朝皇帝的寝宫是紫禁城内的乾清宫。嘉靖年间,乾清宫暖阁特殊的空间设置增强了皇上的安全性。然而,那些守在皇帝身边的宫女却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壬寅宫变”发生在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当时史料曾有如下记载:

  • 毛遂是怎么死的,毛遂自荐后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1、毛遂自荐后做了什么周王室宗亲姬郑受封于毛国,封地在今河南原阳,是为毛姓发源地。历史上的毛遂,以及一众毛姓家族,追根溯源都要追到这里。毛遂祖籍河南原阳,还是山东枣庄,现在已经搞不清楚,不过,其人生经历和最终结局,却值得我们探究。在电视剧《大秦赋》中,毛遂与平原君使楚求援,仗剑入殿的一番陈词,虽然少

  • 程开甲老先生的六大荣誉,程开甲的生平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比较仔细的研究了一下程开甲老先生,是真的厉害,但是能知道他的人真的不多,太少太少了,大家都知道很多大明星,知道很多企业家,首富,但是那些默默为国家风险的人却鲜为人知,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程开甲老先生吧,很多人对程开甲老先生的六大荣誉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哪六大吧!程开甲老先生到目

  • 张仪和苏秦谁厉害,苏秦和张仪到底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1、张仪和苏秦谁厉害历史上,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稳定的诸侯国,虽然地处边陲,但明君圣主层出不穷,又拥有富饶千里的关中要地,一直谋划着向东扩张之路。眼看秦国日益做强做大,老邻居“赵魏韩楚”四国开始焦虑不安,迫切需要一种带领它们走出困境的战术。于是,大才子苏秦应运而生,苏秦游说于

  • 李牧不死赵国会亡吗,李牧最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李牧一度被认为是赵国,以及其他五国的希望,如果赵国被灭,那韩、魏、燕、楚、齐也活不了太长时间。可惜李牧最终惨遭冤杀,没想到击败李牧的不是秦军,而是自己人。有人问,如果李牧不死赵国是否就不会被秦国灭亡,以李牧的军事才能来说,在他的带领下还能和王翦一较高下,但最终并不能阻止赵国被灭的事实。从当时两国的整

  • 秦将王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王翦的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将王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其实王翦也就那么一回事了,但是最后结局什么的也就那么一回事的,也还是非常让人期待的,更多的也不说了,其他的大家都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在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王翦急流勇退,没有继续为秦朝领兵作战。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王翦凭借杰出的指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