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王阳明心学的名言主要思想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王阳明心学的名言主要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97 更新时间:2024/1/10 12:31:34

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成为圣贤,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立下志向,在生活中就只能随波逐流,一事无成。

这世间就算是各种的工匠手艺,也都要在坚定的意志下才能学有所成,凡事志不坚则事难成。

在王阳明十二岁的时候,他就问老师,人生的头等大事是什么?

老师就回答他,当然是读书考取功名了!

可是王阳明竟反驳说:人生的头等大事是读书成为圣贤。

这正是王阳明的志向所在。在后来的经历中,不管他经历多少艰难困苦,依然初心不改。

他认为考取功名只是外在的成功,而读书成为圣贤是追求内在的精神人格的完善。

事实上他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内在的丰富和完善也会成就外在的成功。

2、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

王阳明在回答学生提问的时候说,相信圣人的道理固然没错,但是不如自己反省探究来得彻底和真切,要学会自己去探究正确的答案,而不是简单的因循守旧。

王阳明在十八岁的时候,拜访娄亮先生,经过先生的指点,得出来成为圣人的方法就是要不断的努力,读书,然后实践,才能成为圣贤之人。

虽然得到先生的指导,但是王阳明仍然认为靠自己去探究和实践经历得到的答案,会更加的深刻和真切。

这正如《天道》中芮小丹说的那样,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

3、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王阳明所说的天理是指“心”,心即是理,本心既是天理,良知即是天理。

王阳明说的念常存天理,就是要我们用自己的意念去影响我们的思维。时刻将天理铭记在心里,这就是立志。

久而久之心思就自然会排除杂念,心无旁骛,慢慢达到的宏大圣神的境界,而这个境界,我想就是知行合一的境界。

而这些都从最初的那个意念不断的发展而来的。

因此,不要小看那些停留在我们大脑中的细小念头,要不断的去格物,去掉那些恶的念头,留下那些善的念头。

4、譬如树木,这诚孝之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王阳明用树木来做比喻,一个人的诚孝之心就是这树木的根,有了这个根才去谈枝叶。

我们在确立志向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天理之念常存”。

如果发心不正,即便外在条件再优秀,看起来再繁华,也早晚会出问题。

而志也要存高远,才不会为眼前浮华一叶障目,心浮气躁,目光短浅,计较得失。

5、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王阳明指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圣人与普通的人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正如佛家所说的,一念觉即是佛,一念迷就是凡夫,圣人也是道德不断的自我修炼完善而成,其中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而儒家的思想,佛家的智慧,老子庄子道家的学问,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有帮助的,都是可以去学习和借鉴的,这就是大道。

千万不要有太多的分别之心,执着之心,一味的迷信外在的现象和表象,忽略了圣人的可贵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

6、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 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纣心地,动辄要做舜事业,如何做得?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如果不从自己的良知上去觉察认识发展自己要做的事情,却强求他做不到的事情,只是贪求多仰慕高大,心里全是贪心与虚荣,不知道自己桀纣的心地和心量,有怎么可以做成尧舜那样的事业和成就呢?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要自知是何等的难,没有经历过社会和生活的毒打,谁会愿意去面对这个残酷冰冷的现实,谁愿意冷酷的省视自己虚弱苍白的内心。

人总是在无数次的跌倒爬起中,无数次的希望与失望甚至绝望中,才能理智的看到自己的缺点,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渺小,从而对天地万物生起敬畏之心。

可见,这个“贵”字来得不易!

1、修心为修身成事之本,心若强大,无人可伤,诸事从容。相反,如果忽略了修心,一味追求外界的物质享受和欲望的满足,导致心力憔悴,那即便是取得了世俗的成功,意义和价值也不大。

2、忙中偷闲,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空。忙碌是大多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也没什么错,但王阳明心学却强调,要在忙中给自己一份闲暇的时间,以此用来修心。如果总是活得忙忙碌碌,那人生就不可能做到游刃有余。

3、心胸宽广一些。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总搞得自己郁郁寡欢,记住王阳明的一句话:“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心胸宽广,你的世界就比很多人更宽广。

4、保持一颗初心。初心是可贵的,保持初心,就是不造作,不通过伤害别人来满足自己。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是说,保持内心的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始终初心不改,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也不会有什么遗憾。

5、心中要有一股浩然正气。王阳明心学中的修心,修的不仅是自我保护、自我完善、自我强大,也还要符合良知的要求,要有浩然正气,要心存利他,而不是只顾自己。

6、心至诚才能行至孝。在传统文化中,孝道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修炼王阳明心学智慧,也不是修成一个孤家寡人,不仅要利他,更要用一颗至诚之心,对父母付出真心实意的爱,真正的为父母尽孝。

7、克己方能成己。克己就是克制自己,尤其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一味发泄和放纵欲望。欲壑难填,发泄和放纵欲望,就像是长河决堤,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口子,都会冲垮你的人生之堤坝。

8、少一些心机,就会少一些痛苦。王阳明并不反对心机和城府,只是强调要尽量少一些,让自己简单纯粹一些,别心机太重,否则,反而会生出许多无谓的烦扰、担忧、怀疑和恐惧。

9、常快乐便是真功夫。快乐在于心境,而不在于外物,能始终保持内心的快乐,这远比外物的获得更重要。王阳明说,快乐只在于心,这其实也就是强调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关键也在于修心,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外物上。

10、做有情之人。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有情,人若无情,与其他动物也就差不太多了。心中有情,做有情人,你才能交到真正有情有义的朋友。人生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做有情人,才能获得有情的人生。

11、常常自省,做好省察功夫。王阳明说,即便是天资不好、比较笨拙的人,如果能常常自省,也会逐渐变得聪明起来;即便是软弱的性格,也会逐渐变得刚强。其他一些弱点,也都能得到很好的克服。

12、烦恼皆在于心动,心不动,烦恼不生。生活中固然有许多让人焦头烂额的事情,但如果你能泰然处之,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那无论遇到什么破事,都能洒脱的应对,也就很少会有什么烦恼。

欲成大事者,必读王阳明!读王阳明,既要读懂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也要读懂王阳明的人生经历,以上12句心学精髓,虽然能让你的人生越来越顺,助你获得成功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貂蝉是被谁杀死的,《三国演义》貂蝉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关于貂蝉的死法有两种,一说被关羽斩杀,一说是悬梁自尽。貂蝉是史上有名的美女,作为一个女子,在需要她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周旋于董卓,吕布之间,巧使连环计,害得董卓和吕布自相残杀,最后董卓死于他干儿子吕布之手。貂婵,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执掌朝戴的貂冠从此更名貂蝉

  • 明宣宗朱瞻基两位皇后都是谁,朱瞻基更爱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妻胡善祥,明宣宗即位后,册立为皇后。因只生下二位公主,在宣德三年,以无子多病为由,上表辞去皇后之位;明宣宗孝恭章皇后孙氏,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朱祁镇的生母。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是朱棣最喜爱的皇长孙,在永乐九年,就被封为皇太孙。永乐二十二年,太子朱高炽即位,朱瞻基又被封为皇

  •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贾诩的主要毒计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贾诩被称为第一毒士,这是有原因的,用现在的话说,贾诩是一个利己主义者,非常精明,在紧要关头,都能用谋计保自己平安无事。所出的计谋都不会失拙,堪比诸葛亮、司马懿、郭嘉之流。其中最主要的计谋,就是献计李傕、郭汜,这一计是被称为第一毒士的主要原因。东汉末年朝纲败坏,战火纷飞,诸侯争霸,这是

  • 汗血宝马多少钱一匹,汗血宝马为什么这么贵(高达七千万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骑马其实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因为骑马的感觉是很不同的,而马的品种不同带给人的体验感也是不一样的,马的价格也会有所差异,那么汗血宝马是多少钱一匹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汗血宝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能够日行千里,速度和耐力都是非常强大的,同时它们的数量也是比较稀有的,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三千匹左右

  • 初出茅庐的主人公是谁,初出茅庐典故(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十分有名,该名著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各个英雄豪杰争夺天下的故事,甚至还产生不少的典故,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诸葛亮、刘备等人了,书中典故有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初出茅庐等等,其中初出茅庐也是比较有名的,接下来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初出茅庐是一个出名的典故,出自《三国

  • 跳台滑雪起源于哪个国家(跳台滑雪起源于挪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许多冰上运动都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其中跳台滑雪更是呼声很高,这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项目,但依然让很多人喜爱,那么跳台滑雪是起源于哪个国家呢?跳台滑雪起源于挪威,是在1860年的时候挪威德拉门地区的两位农民在奥斯陆举行的首届全国滑雪比赛上展现了跳台飞跃的动作,因此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项

  • 鲁是哪个省的简称,鲁的名称怎么来的(山东的简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鲁是山东的简称,在中国地图上有不同的省份,而且每一个省份都有各自的名称,省份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山东省就是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又叫做一级行政区,但一级行政区又包括省和直辖市等,平时所见所闻的山东省也可以归类为省一级行政区。一、鲁的名称怎么来的鲁的名字根据山东的历史故事来取名。山东在先秦时就与鲁的地图

  • 李商隐被称为什么,有“诗魂”的称号,还被人称为“小李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著名的诗人有很多,多到课文中都放不完这些名篇佳句,而古代这些文学家也是相当有文采的,不然他们的作品也不会流传几千年,直到如今还被人们传唱,他们的作品一般都带有独特的时代特色,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比如李商隐就是古代有名的诗人之一。李商隐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在搬家到洛阳后结识了白居易和令狐楚等人,令狐

  • 淝水之战发生在什么朝代,淝水之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淝水之战是古代非常有名的战役,被载入了军事史,对后世兵家战争观念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那么你知道淝水之战是哪个朝代的战役吗?淝水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呢?淝水之战发生在哪一年?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盘点一下吧。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

  • 徐福东渡的结局去了哪里,徐福东渡为何要带童男童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徐福东渡带童男童女是为了将这些人作为药引子,因为秦始皇曾经听说长生不老药要用童男童女作为药引子才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徐福带童男童女另有目的,因为徐福明白在渤海东方拥有一片新的大陆,徐福自己不甘心接受秦始皇的统治,所以就选择带了三千名童男童女到遥远的东方自立门户,事实同样也证徐福东渡之后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