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阎立本的代表作是什么,阎立本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阎立本的代表作是什么,阎立本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86 更新时间:2024/1/31 7:00:56

阎立本,唐代画家,出身贵族,家中极为显赫,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孙,父亲阎毗是北周驸马,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女儿清都公主。

阎立本塑像

阎立本此人擅长工艺,思路巧妙,工篆隶书,绘画、建筑方面都极为擅长,其作品深受隋唐帝王喜爱。因为才华,隋朝期间入朝为官,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阎立本对于绘画工艺方面的天赋来自于父亲,其兄长阎立德也精于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

阎立本在艺术上继承了南北朝的优秀传统,经过其反复琢磨加以吸收和发展,较之前朝更具表现力,刚劲的铁线描,古雅的设色,沉着而又富于变化,因此他所刻画的人物精神面貌极为细致与灵动,这些都超出了南北朝及隋朝的水平。被誉为丹青神化,天下则取,在绘画史上具有拔尖地位。

除了擅长书画工艺之外,阎立本还颇有政治才干。唐高祖武德年间,在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职库直。太宗贞观年间,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高总显庆年间,迁升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擢升为右相。足见阎立本实为一代全才人物,当然在其一路高升的背后必定有其在绘画领域的才能助其一臂之力。

阎立本步辇图

唐代阎立本所绘《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八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境。

阎立本《步辇图》

《步辇图》中画面人物由唐太宗、吐蕃使者禄东赞以及侍女构成,唐太宗端坐于步辇之上,由六名宫女抬着,一旁另有数名宫女或手掌华盖,或手持摇扇。使臣禄东赞身着带有吐蕃特色的民族服装,一袭联珠纹袍,拱手向唐太宗作揖致敬,生动地刻画出吐蕃使臣的身份与大唐天子的高高在上,最难为可贵的是阎立本将禄东赞的恭敬与机敏描绘的极为生动,跃然纸上,而唐太宗眉宇间的舒朗、眼光中睿智都展现的淋漓尽致,表现出了一代帝王的远见卓识与天子威严。

从色彩运用上来讲,这幅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画面,依据汉民族传统的用色习俗,喜庆场面通常有红色来作为基调,作者为突出这一特点,将画面正中间的典礼官所着官服绘成正红色,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夺人眼目,又不会显得太突兀,一者太宗为至尊天子,与大唐天子尊贵身份相配的颜色仅有正黄色,但若是将吐蕃使臣着上红服,未免有喧宾夺主以意,因此将代表大唐的典礼官身着红色官服最为合情合理。作者在颜色运用上也算极尽心思。

阎立本作品

阎立本,唐代画家,工书法,擅画人物、车马、台阁,有“丹青神化”、“冠绝古今”的誉称,其代表之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锁谏图》等。

阎立本作品赏析

阎立本在艺术上继承了南北朝的优秀传统,经过其反复琢磨加以吸收和发展,较之前朝更具表现力,刚劲的铁线描,古雅的设色,沉着而又富于变化,因此他所刻画的人物精神面貌极为细致与灵动,这些都超出了南北朝及隋朝的水平。被誉为丹青神化,天下则取,在绘画史上具有拔尖地位。

其代表作之一《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八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境。画面中的人物衣裙细致飘逸,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能够曲传神韵,笔墨勾勒流畅中带有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图像中局部配色以晕染为主,极具立体感。全卷色调浓重富丽,大面积的红绿色块相互交融,极有韵律感与视觉效果,实为举世佳作。

而另一幅佳作《历代帝王图》更是恢宏之作,细致刻画了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与气质仪容,但又根据每位帝王在位期间的政治作为,不同的境遇命数,塑造出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从中可见作者对历代帝王的评价。

阎立本的代表作

阎立本,隋朝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唐太宗时期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其兄阎立德去世,代兄出任工部尚书,后升迁至右丞相。

阎立本

其绘画作品取材极为广泛,例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为擅长刻画人物肖像,代表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

《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八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明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境。画面中的人物衣裙细致飘逸,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能够曲传神韵,笔墨勾勒流畅中带有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图像中局部配色以晕染为主,极具立体感。全卷色调浓重富丽,大面积的红绿色块相互交融,极有韵律感与视觉效果,实为举世佳作。

而另一幅佳作《历代帝王图》更是恢宏之作,细致刻画了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与气质仪容,但又根据每位帝王在位期间的政治作为,不同的境遇命数,塑造出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从中可见作者对历代帝王的评价。总的来说《历代帝王图》作为中国肖像画的经典作品,把帝王的气势和内心时间尽数展现出来,阎立本在此作品中将其色彩审美水平提高至登峰造极的水平,实为叫人叹止,其中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都是无法以金钱来衡量。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公孙瓒手下大将排名,公孙瓒的手下有哪些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汉末三国时期,曾出现过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群雄,其中就有著名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今人谈到公孙瓒,对其大多只剩下“刘备故友”的印象,其实历史上的公孙瓒,威名一度远震北疆。在公孙瓒与袁绍争锋前期,他还曾一度占据上风。不仅如此,公孙瓒麾下也曾是猛将如云,其中

  • 三国法厉害吗能力怎么样,三国法正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法正是谁?法正怎么死的?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郡(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善于奇谋

  • 杨广之后的皇帝是谁,杨广之后谁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 ,杨侑是隋朝第三位皇帝。杨侑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命杨侑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年,随隋炀帝巡幸晋阳,拜为太原太守,不久留镇京师。大业十三年,李渊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义宁二年,李渊废黜杨侑,自立为帝,

  • 古代一石是多少斤粮食,古代1石粮食是现在多少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石"在古代作为容量单位,相当于多少重量,在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粮食都有所不同。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作为容量单位,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据《秦汉经济史(上)》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

  • 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夏朝的建立者是禹还是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夏朝是谁建立的?在现在的人教版课本中写的是“夏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而在人民版的教材中则写的是夏启建立了夏王朝。到底是哪一个呢?一、支持“夏”是由禹建立的观点在《中国古代史》中,朱绍侯先生认为:“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rdqu

  • 杨贵妃之死真相死在哪里,杨贵妃没死逃到日本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杨玉环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公元756年,洛阳失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仓皇逃离京师长安,其宠妃

  • 水浒传朱仝的绰号是什么,朱仝是怎么上梁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水浒传里面的好汉,大家对于一些比较耳熟能详的都是很清楚的,但是对于有一些还是比较陌生,比如说这个叫朱仝的,大家肯定都不是很熟悉吧?他是在梁山英雄中排列第十二名。也算是一位义胆忠肝豪杰。那么关于朱仝的绰号到底是什么呢?毕竟众多英雄好汉当中,都是有绰号的。他又是因为什么上的梁山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

  • 唐朝张柬之怎么死的,张柬之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张柬之是恢复李唐政权的大功臣,但他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反而遭到韦后和武三思的排挤,导致晚年遭贬,最后是在流放的途中忧愤而死。张柬之进士出身,因得罪武则天,任荆州长史。后来还是狄仁杰欣赏张柬之的才干,让他担任刑部侍郎,最后成为唐朝宰相。张柬之敢于发动神龙政变,帮助李显复位,这对于李唐来说已是不世之功

  • 刘娥是个怎样的女人,宋真宗一生只独宠刘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宋真宗一生只独宠这个刘娥,刘娥能做到一生被专宠不衰败,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这个刘娥有非人一般的实力?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作为女人,尤其是作为皇帝的女人,大都是表面光鲜,内心苦涩。于是贾元春省亲,向自己的祖母母亲哭诉:“怎么把我送到那个

  • 三峡悬棺是怎样安置进去的,三峡悬棺的千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悬棺前堆满纸币,惊人真相:三峡悬棺的千古之谜。战国时期悬棺葬展示厅内,悬棺上游客投放的人民币一大堆。三峡悬棺,是古代巴人的一种安葬方式。湖北省秭归县,屈原故里景区屈原祠内,秭归兵书宝剑峡战国时期悬棺葬展示厅内,悬棺上游客投放的人民币一大堆。三峡悬棺,是古代巴人的一种安葬方式。网络配图古人去世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