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危机公关的处理方法

危机公关的处理方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60 更新时间:2024/3/18 14:10:18

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根据公共关系学创始人爱德华·伯尼斯(Edward Bernays)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

危机公关具体是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危机公关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承担责任原则

事件一经报道,公众马上高度紧,强烈关注。这时的公众有四大心态特点:

第一,相信媒体报道,不相信当事组织言论,情绪激动;

第二,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有罪推定;

第三,渴望新信息,追逐新信息,认为新的就是真的;

第四,以偏概全,全盘怀疑,全面否定。

在这种情绪化的心态下面,潜藏着公众静的价值关注。公众真正关注什么呢?

第一,受害者利益,从而也是公众自身的利益;

第二,谁为受害者和可能的受害者利益负责。

在公众这样的心态和价值关注中,当事组织处理危机的首要原则,就是承担责任,不管当事组织有没有责任,责任轻还是责任重。宣布承担责任,是组织作为社会一员,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也是组织化解危机的最佳选择,能有效快速平服公众激动的心情,免除危机进一步激化的危险,为解决危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公众无疑情绪激动,但这并不等于说公众就不分青红皂白。组织勇于承担责任的言行,会在公众心里产生良好的回应,这种回应是组织妥善处理危机最可宝贵的支持,也是危机过后组织及其产品、服务继续在消费者中间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

逃避责任,组织可能毁于社会的重压;承担责任,组织一定在危机中得到赞许,把危机变成发展的转机。因此,可以这么说,当事组织在事件突发的第一时间,就媒体、公众和消费者宣布,组织愿意承担一切可能的责任,这是组织不致毁灭的最重要选择。

真诚沟通原则

事件出来了,谁也无法改变,但谁都想改变媒体、公众、受害者的看法,关键是谁的方法有效。

只有真诚沟通,才是有效的,任非真诚的做法,都只能激化矛盾,引发更大危机。那么怎样的沟通才算真诚沟通呢?

第一,充分传播。当事组织向媒体、公众、消费者及一切关注事件的人们,提供一切可能的沟通办法,如新闻发布会、媒体现场采访、网络互动、热线电话、公开信、广告、短信等等传播方式和手段,保证社会大众的知情权。

第二,承担责任。当事组织利用这样那样的传播手段和工具,不是要辩解、争论、推卸责任、指责别人、鸣冤叫屈,或者点头哈腰、满口答应、讨好社会等等,而是要宣布对受害者承担必要的责任。所谓承担责任,是组织作为社会负责任的一员,在事件发生后,对受害者和整个社会的一个道德承诺,是组织应尽的社会道德义务。这是一种信念,不是一种功利。

第三,有人情味。事实真相无疑是重要的,但在事件传播过程中,受众感受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事件本身。如果当事组织一味“以事实说话”,忽视了大众的内心感受,组织仍会被认为“不真诚”。

速度第一原则

在大众传播时代,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会在事件发生之后,甚至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被立即报道出来,并很快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引发公众震荡,形成危机。

因此,当事组织如果不能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向媒体公布事件真相(就其所知),这个组织就失去了控制事态恶化的最佳战机,以后的挽救,要花费百倍的努力。

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看,事件发生马上正确处理,这是危机管理的前提;事件发生马上正确传播,则是危机管理的核心。传播的内容不仅要正确,传播的时间还要“马上”。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事件发生后最初的12-24小时内,是消息传播最快、变形最严重的时段,也是受众最焦虑、最渴望信息、最惶惶不可终日的时段。当事组织的一举一动,都被媒体广泛报道,因此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传播手段传播正确的内容,几乎就等于奠定了成功处理危机的胜局。

24个小时不睡觉,完全值得;否则,24个月你也甭想睡着。

系统运行原则

现在从国家到地方,从公共行政管理到具体社会组织内部,方方面面,都在建立危机管理制度和危机管理体系。这是社会政治、经济、化生活高度发展,高度一体化必然面临的问题,即如何保障庞大社会机器正运转,某一环节出现事故,如何抢救,尽快使其恢复正常。

危机管理,就是要保证当事组织采取的各项措施及时、正确、连、符合长远利益。每个大型组织,特别是医药行业的大型组织,都应建立危机管理制度,保证危机一旦发生,立即动危机解决程序,系统运作化解危机。

概括来讲,危机管理程序包括如下要件:

第一,成立危机处理小组,相关人员参加,组织的高级领导人负责指挥,连续作战;

第二,组织内部实施特殊管制,保证内部安定,对外信息统一;

第三,全力做好危机传播,与媒体和公众保持良性沟通、互动;

第四,果断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标本兼治。

权威证实原则

一个事件被报道而引发一场危机,无论当事组织怎么解释,媒体和公众都不会相信,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谁会相信一个被怀疑有罪的人,自己表明他无罪呢?!

当事组织的产品、服务或其他什么东西,是否存在问题,并造成事件发生?这样的问题,只能政府主管部门,或第三方权威机构经过缜密调查研究,给出最终结论。因此,当事组织在事件发生后,只需真诚解决问题,等待权威结论,任何自下结论的做法,与事无补,还会激怒受害者,加剧危机。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舆论战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舆论战的主要功能在于弘扬战争正义,争取民众支持;揭露对手,陷其于不仁不义之地;激发己方斗志,凝聚军心士气;削弱敌方斗志,分化瓦解敌军。舆论战的主体,既包括发动舆论战的国家和政治集团,也包括舆论战实施的作战队伍。舆论战的客体即舆论受众,指受到舆论战所影响的群体。舆论战的作战方式,即精心调控媒体,策划、

  • 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是什么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大批佛教造像,多数形体较大,包括北魏至北宋延续500年的石、玉、陶、铁、木和泥造像200余尊,其中以北齐时期石像最多,有佛、菩萨、弟子、罗汉、飞天、供养人等多种题材。造像有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为山东地区北魏至北齐时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

  • 2020年12月25日:林奇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林奇(1981年11月-2020年12月25日),浙江温州人,南京邮电大学、长江商学院EMBA毕业,80后中国企业家代表之一,游族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游族影业董事长。林奇致力于互联网、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开拓,以“分享简单的快乐”为使命。2009年创办游族网络,布局全球化游戏研发与发行、大数据应用

  • 马赛克有什么用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马赛克指现行广为使用的一种图像(视频)处理手段,此手段将影像特定区域的色阶细节劣化并造成色块打乱的效果,因为这种模糊看上去有一个个的小格子组成,便形象的称这种画面为马赛克。其目的通常是使之无法辨认。作用就用RGB来举例子,R(red红色),G(green绿色),B(blue蓝色)。这三种颜色每种都有

  • 2000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癌症日是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2000年发起的,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2020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癌症日”的活动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 am and I will)”。主题日由

  • 《无限恐怖》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无限恐怖》是zhttty所作的著名网络小说,无限系列的第一部,首发于起点中文网。开创了国内网络原创文学“无限流”的第一本作品。确立了后世无限流小说的主要样式:由现世所未知的科技创造的独特空间;把现世之人召唤过去并且将人送往类似电影的平行宇宙进行历练;获得各种奖励由此可促进人体进化等,作者不走老套的

  • 2004年2月4日:Facebook创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Facebook(脸书,脸谱网)公司创立于2004年2月4日,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2012年3月6日发布Windows版桌面聊天软件Facebook Messenger。主要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Facebook是世界排名领先的照片分享站点,截至201

  • 1993年2月4日:侯宝林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侯宝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2月4日),男,满族,1917年11月29日出生于天津市,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语言大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侯宝林先生是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说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具有独特的艺术

  • 1907年2月4日:唐丽玲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唐丽玲(1907年2月4日~2007年3月8日),上海名媛,民国时期著名钢琴家、电影演员、音乐教育家,曾任教于国立浙江大学并任女生部主任。她是中国早期德奥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民国时期德奥钢琴音乐作品的权威演奏家。主要成就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唐丽玲1920年即在上海举行独奏音乐会,轰动上海滩,20世纪3

  • 皇帝赐死大臣为什么大臣还要感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皇帝赐死大臣。当然皇帝赐死大臣的时候,并不是说一句话的时候就能随便赐死了,需要圣旨,要经过正规的手续。当大臣接到圣旨的时候,一般都要谢恩。很多人都想不通,自己都被赐死了,为什么还要向皇帝谢恩。都认为这是礼节问题或者愚忠的体现。其实真实的状况并不是这样,大臣们之所以要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