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姓七望是什么意思

五姓七望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44 更新时间:2024/2/7 15:15:08

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五姓

李氏

李氏分为两大支。陇西李氏源自于颛顼皋陶之后,世为理官,到了周朝时相传有道家鼻祖老子李耳。其后是秦国的司徒李昙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其子孙飞将军李广是汉朝时的重要人物。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主。

南北朝时陇西李氏高官累世不断,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清河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太原王并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陇西李氏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陇西李氏一支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开创了一个文化兴盛的伟大时代。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北魏时期设殷州,治所邢台隆,北齐时期更名赵州,仍治于邢台隆尧,到隋代时期更名赵郡,治所迁移至赵县,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柏人侯李昙,李昙,字贵远,秦御史大夫,后入赵封柏人侯,柏人,今邢台隆尧,死葬柏人西,遂以柏人为籍里,为李姓先祖。李昙生四子:崇(李崇)、辨、昭、玑(李玑)。崇为陇西房之祖,玑为赵郡房之祖。”李玑生子李牧,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昙为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的共同祖先,李昙墓位于今邢台隆尧县。

位于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郡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巍巍陇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陇西李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废陇西郡,但“陇西”二字已作为李姓的标志为族人所铭记。

崔氏

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姜尚因辅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齐,建齐国,为公爵。数传至齐丁公时,有长子姜季子应袭公爵,但辞而不受,让位于胞弟叔乙。叔乙继位后,把崔邑(今山东章丘西北)一带的地方赏赐给他作为食邑。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居住下来,后来又把食邑的名称崔当作姓氏,从而成为崔姓人。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南迁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秦朝时,崔杼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定居下来。

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齐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光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卢氏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国),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经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北魏分裂后,战乱频仍,政局动荡,范阳卢氏受到打击,官位不显,部分成员入仕北齐、北周。唐初,李唐政权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暂时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复又崛起,先后有八位范阳卢氏成员官至宰相,进入政事堂议事。在婚姻上,范阳卢氏注重门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稳定在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几个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两家,北魏和北齐时期与皇室通婚频繁,而隋唐时期未有与皇室通婚现象。在文化方面,范阳卢氏以儒学传家,尤以卢植一脉为代表。

郑氏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王氏

在中华百家姓中,王姓拥有最多的郡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王姓家族的超强繁荣。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她开基于两汉之间,东汉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国家、社稷上的力挽狂澜而把这一家族推为天下名门。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门阀政治走向兴盛,太原王氏既是这一政治的受益者,也是这一政治的受害者。他们曾封侯拜相,出将入相,也曾屡遭磨难,坎坷备历。

历尽兴衰沉浮之后,在北魏,太原王氏最终还是凭借祖上荫功和贵族身份,得以位列天下一流望族,兴盛不坠达两百年之久。大概就是从这时开始,“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誉流行开来。流风余韵,厚积薄发,到了唐朝,太原王氏这块沃土中终于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一批顶尖诗人,形成大唐诗歌史上一个目不暇接的诗坛盛宴。

在重视门第出身的时代,一个家族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顺应历史潮流则兴,逆历史潮流而动则亡,纵观太原王氏的兴衰史,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很深刻,一个家族的沉浮不仅跟家教有关,往往跟社会的兴衰有关,跟适应历史潮流有关,“王而不王,不王而王”,王氏更趋向于“不王而王”,这样的生存哲学更有利于王氏的生存与发展。唐高宗的王皇后即出自太原王氏。

七望

陇西

位于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郡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巍巍陇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陇西李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废陇西郡,但“陇西”二字已作为大唐李姓的标志为世人所铭记。

赵郡

北魏太和年间设殷州,治所邢台隆尧,北齐时期更名赵州,治所仍位于邢台隆尧,隋代时期更名赵郡,治所迁徙至赵县。隋朝,文帝进行了行政建置改革,把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改为州县两级制,其后,又改为州、县两级制。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赵州更名赵郡,治所迁徙平棘(赵县)。一直到唐武德初,罢赵郡为赵州。入唐为赵州。

清河

汉高帝置郡。后屡改为国,元帝永光后为郡。治青阳(今清河东南)。元帝以后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改为清河是我国张姓、贝姓、房姓和崔姓发源地之一。

远在公元前八百多年的周朝,清河这地方名叫甘泉。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主的齐桓公占领了这一带,把甘泉改名贝丘,为齐国属邑。战国七雄相争,贝丘地方为赵国所有。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最后灭齐统一中国,定天下为三十六郡时,将贝丘旧地划出一部,另建了一个厝县,归巨鹿郡管辖,一直到汉朝。

清河之名,因水而得。据《战国策》说,张仪游说赵国"奉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就是指贝丘的清水河。汉朝初年,把原来厝县地从巨鹿郡分出来,以境内清水河为名,建立了清河郡。国,移治甘陵(今临清东)。晋以后辖境缩小。北魏仍为郡。北齐移至武城(今清河西北),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贝州为清河郡。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张金称、高金达起义于此。

博陵

概况:东汉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晋置国,治所在安平。相当于今河北安平县、深州市、饶阳、安国等地。

博陵一名的确在诸多人中还是颇有歧义的。历史上究竟有几个博陵,博陵到底指的是哪儿,还真是件一时说不清楚。中学课本中的注解,博陵在今河北定县。而如今的蠡县、博野、安平、深州、定州等地的街区、店面等,多有冠以“博陵”之名者。是博陵崔氏的发源地。

范阳

范阳是中国古代的地名和行政区划名。范阳在历史上所辖区域多有变动,约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从唐大历四年(769年)起,所谓“范阳”则仅限于涿州范阳县,为涿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州市。

广义上的范阳有时和幽州通用。

范阳一带是历史上很多名门望族的发源地。两晋时期,北方许多望族南渡后,其中相当一部分仍称范阳为祖籍之所在。

其中主要有:

1、卢姓,其中北魏时期的名门望族范阳卢氏即出于此。在今河北省涿州市有卢氏宗祠。

2、邹姓、简姓、燕姓的堂号为范阳堂,即来源于此。

3、苑姓、邵姓。

荥阳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太原

在今太原一带有秦置晋阳县。以后迭为太原郡、并州治所。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五代为北汉都城。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毁于战火。

晋阳古城东西长约4500米,方位为北偏东18°,面积约20平方公里。196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晋阳古城遗址发现数段城墙和三座小城遗址。近年还发现建筑基础、砖瓦、琉璃构件和石刻造像。在古城附近发现有一些重要的古墓葬。在城址的西部地区还发现有天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童子寺等六朝、隋唐时期的石窟遗存。在古城营村内还保存有创建于隋唐、明代重修的惠明寺塔和金代创建、明清重修的九龙庙等建筑。

晋阳古城较完整地保存了唐、五代时期城市的面貌。遗址出土的石刻造像为研究当时的文化艺术提供了资料。宋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

宋朝灭北汉后,太宗认为晋阳有王气,因为五代十国大都在山西发迹,晋阳是山西都城,所以先放火烧城,据说烧了三年,然后掘河灌城,晋阳彻底被毁,当时死亡的包括晋阳城里无数百姓和官兵

春秋末,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从战国时期魏国《竹书纪年》看,“十六年(公元前319年)秦拔我蒲坂、晋阳、封陵”可知,赵简子所建晋阳城在蒲坂、封陵一带,今永济市境内。是不对的,赵卿赵简子久居晋阳,是太原,而不是永济。太原以及发现了赵简子的陵墓。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拜年可以说哪些吉祥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新年即将到来,不论是家里长辈还是视频语音和亲戚拜年,少不得要说一些吉祥话。还在说恭喜发财吗?一起看看有什么吉祥话可以说吧。小技巧晚辈给长辈拜年时,一定要在对方说话前先说:“您好,春节好”,“您老健康长寿”,“您过年好”等语言。同辈之间拜年时,应说:“新春愉快”,“春节健康”,“新年快乐”一类贺词。对

  • 冷烟花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冷光烟花(又称冷焰火、冷烟花),是采用燃点较低的金属粉末,经过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冷光无烟焰火。烟花原理冷焰火燃点低,燃点在60℃-80℃,外部温度30℃-50℃,对人体无伤害。应用领域适用于舞台表演和各种造型设计。而普通焰火燃点在500℃-800℃之间,燃烧时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冷焰火科技含量高,以

  • 古代女人夏天穿的不热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每当在这盛夏时节看古装剧,我们总会感慨是风扇空调救了我们,也会感叹古人真行,如此炎热的夏天怎么就受得了那些长袍大衣呢?他们的夏天又是怎么熬过去的呢?然而我们看到的却并非真相,古人也并没有总是把自己给包裹得满满的,我们在电视看到的,只不过是故意这样穿,增添一下古装色彩罢了。事实上,古人在家里头的衣着和

  • 冷烟花属于烟花爆竹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近年,一些“冷烟花”披着“生日烟火”“仙女棒”的外衣悄然兴起,这些“冷烟花”安全吗?来自上海市嘉定区消防救援支队的专业人士表示,由于“冷烟花”普遍体积小且不冒烟,大众对“仙女棒”等冷烟花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从安全角度而言,“仙女棒”绚丽的背后暗藏着诸多安全隐患。公安部门提示,这些“冷烟花”也属于《上

  • 关菲菲所说的皮肤锚点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王者荣耀总策划关菲菲被骂上热搜一事引起了不少反响,一向以包容性著称的某站粉丝都在官博下面对堆上万条的评论,而且多数都是要求“关菲菲辞职”的诉求,最终就连官方都亲自出面让网友们保持冷静。而这已经是第二次由关菲菲所引起的全民话题了,与之围绕的一个槽点便是“锚点”的存在。究竟什么是关菲菲口中的“锚点”

  • 中国的十大名剑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是真的吗?十大名剑的记载多见于古籍或上古传说,如《史记》、《越绝书》、《列子》、《吴越春秋》,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传说或文学渲染的产物,但毋庸置疑,作为中华文明一部分的剑文化的代表者,十大名剑在很大程度上象征了中华名族某种正德、正身、正义的气节。下面一起看看中国古代十大名剑的传

  • 古代人冬天有什么娱乐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冬季的各类娱乐项目开始齐齐上阵,有时候不禁感慨道:“还是现代生活多姿多彩,要是生在古代可要多无趣”。NO~你要是这么想,也就太小瞧古人的实力了,虽然没有wifi和手机,但是古人过冬的乐子可不比现在少。深闺派的最爱—“九九消寒图”漫漫冬日,古代深闺女性的室内“越冬”活动也是脑洞大

  • 脑震荡后遗症能治愈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脑震荡后遗症的出现可能是脑损伤的病理因素与患者的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证据表明,心理因素可成为脑震荡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脑震荡的恢复期,患者应适当地参加娱乐活动或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分散对脑震荡的注意力,促进疾病的康复。病理简介颅脑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

  • 中国天眼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天眼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的接受面积有30个标准足球场大,也就是说有30个7140平方米这么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洼坑作为望远镜台址,建造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拥有30个标准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FA

  • 私藏玉牒是什么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玉牒就是皇族族谱,也就是记载清朝皇室中人的所有基本信息。清朝玉牒分满、汉两种文字,以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本之,称为宗室,入于黄册;以塔克世的叔伯兄弟为旁支,称为觉罗,入于红册,它主要是以帝系、列祖子孙、列祖女孙三个系统记载着清朝皇族的信息。清朝玉牒从顺治十三年开始编纂,其主要记录的是自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