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71年2月11日:《禁止在海底试验核武器条约》签订

1971年2月11日:《禁止在海底试验核武器条约》签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63 更新时间:2024/2/19 20:35:24

1971年2月11日,63国在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举行的仪式中签订《禁止在海底试验核武器条约》,即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这个条约是在1970年12月7日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条约从1972年5月18日生效。

禁止在海底和洋底及其下面设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是由是由联合国发起的,美国、前苏联、英国等22个国家首先签字承认的,目前已经有84个国家参加的军事条约。条约规定禁止在海岸线12海里以外的公海海底中放置、试验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允许签字国监督任其他签字国在海岸线12海里以外的海底“活动”。条约在1972年5月18日起正式生效。

为了防止产生国际冲突,保证无核化地区不存在核武器,已经签定了三个国际条约:《南极条约》、《外层空间条约》和《拉丁美洲无核化条约》。这个条约是对其他三个条约的扩展和补充。

20世纪60年代,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海底扩大未开发资源的日益增长的兴趣容易导致国际争端,尤其是对利用洋底作为军事设施使用的场所,包括放置核武器,引起人们的担心。而当时又缺乏清晰的法律和规定。

根据驻联合国大使帕尔多于1967年8月提出的建议,1967年12月18日的联合国大会指定一个特别委员会研究和平利用海底的问题,目标是保证:“对海洋底部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目标,要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要造福于全人类”。第二年,这个委员会成为设委员会。

1969年美国总统指示驻18国裁军委员会代表:要寻求一个在禁止海底设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的同时“防止出现军备竞赛”。

1971年2月11日同时在、和征集签字国,当时有22个国家提出修订意见并加入条约。1972年5月18日条约正式生效。

条约内容

本条约各缔约国,

承认人类在为和平目的探索和使用海床洋底的进展方面具有共同利益,

考虑到防止在海床洋底进行核武器竞赛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局势和增强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深信本条约是朝向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排除军备竞赛的一个步骤,

深信本条约是朝向一项在严格和有效国际监督下全国彻底裁军条约的一个步骤,并决心为此目的继续进行谈判,

深信本条约将以符合国际法原则和不侵犯公海自由的方式促进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议定条款如下:

第一条

1.本条约各缔约国承诺不在第二条规定的海床区外部界限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埋设或安置任何核武器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以及专为储存、试验和使用这类武器而设计的建筑物、发射装置或任何其他设备。

2.本条第1款所规定的义务也应适用于该款所提及的海床区,但在这种海床区内,这些义务不应适用于沿海国家或在其领水下的海床。

3.本条约各缔约国承诺不协助、鼓励或引导任何国家进行本条第1款所提及的活动,也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参与这类行动。

第二条

为了本条约的目的,第一条所指的海床区外部界限应与1958年4月29日在日内瓦签订的领海及毗连区公约第二编所指区域的12海里外部界限相同,并应按照该公约第一编第二节的规定及按照国际法测算。

第三条

1.为促进本条约的目标和确保本条约的规定得到遵守,本条约各个缔约国应有权进行观察以核查本条约其他缔约国在第一条所提及区域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的活动,但所作观察不得妨碍这种活动。

2.如果在这种观察后对于是否已履行依据本条约所承担的义务仍有合理的疑虑,则有此疑虑的缔约国和对引起疑虑的活动负有责任的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消除疑虑。如果这种疑虑仍未消除,则有此疑虑的缔约国应通知其他缔约国,而有关缔约国应进行合作,采取共同议定的进一步核查程序,包括对那些可以合理地认为属于第一条所述的一类物体、建筑物、装置或其他设备进行适当的检查。活动所在地区的各缔约国,包括任何沿海国在内,以及请求参加的任何其他缔约国,均应有权参加这种协商和合作。在进一步核查程序完成后,发起这种程序的缔约国应提出适当的报告,分发给其他缔约国。

3.如果对物体、建筑物、装置或其他设备的观察不能识别出应对引起合理疑虑的活动负责的国家,则有此疑虑的国家应向活动所在地区的各缔约国以及任何其他缔约国发出通知并进行适当询问。如果经过这种询问查明某一缔约国应对该活动负责,则该缔约国应按照本条第2款的规定与其他缔约国进行协商和合作。如果经过这种询问不能查明应对该活动负责的国家,则进行询问的缔约国可以采取包括检查在内的进一步核查程序,该缔约国应邀请活动所在地区的各缔约国,包括任何沿海国在内,和愿意合作的任何其他缔约国参加。

4.如果按照本条第2、第3款进行的协商和合作未能消除对于该活动的疑虑,而是否已履行依据本条约所承担义务的严重问题依然存在,则任一缔约国得按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将该事项提交安全理事会,安全理事会得按照宪章采取行动。

5.本条所规定的核查,得由任一缔约国运用本国的手段进行,或在任何其他缔约国的全面或局部协助下进行,或在联合国范围内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适当的国际程序进行。

6.按照本条约进行的核查活动不应妨碍其他缔约国的活动,进行核查活动时并应对国际法所承认的权利,包括公海自由和沿海国勘探和开发其大陆架的权利在内,给应有的尊重。

第四条

本条约的任何规定不应解释为支持或损害任何缔约国关于下列各项所持的立场:现行国际公约,包括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该缔约国关于其海岸外水域、尤其包括领海和毗连区等等,或关于海床洋底、包括大陆架所主张的权利或要求;承认或不承认任何其他国家关于上述海域或海床洋底所主张的权利或要求。

第五条

本条约各缔约国承诺,就进一步采取裁军领域内的措施,以防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从事军备竞赛,继续进行真诚的谈判。

第六条

任何缔约国得对本条约提出修正案。修正案应自其为本条约多数缔约国接受之时起,对接受修正案的各个缔约国生效,此后,对其各个缔约国则应自其接受之日起生效。

第七条

本条约生效5年后,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本条约缔约国会议,审查本条约的实施情况,以保证本条约序言的宗旨和各项条款正在得到实现。这项审查应考虑到任何有关的技术发展。审查会议应按照出席会议的缔约国的多数意见决定应否召开和何时召开另一次审查会议。

第八条

本条约各个缔约国如果断定与本条约主题有关的非常事件已经危及其国家的最高利益,为行使其国家主权,应有权退出本条约。该国应在3个月前向本条约所有其他缔约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发出此项退出通知。此项通知应包括关于它认为已危及其最高利益的非常事件的说明。

第九条

本条约的规定应毫不影响本条约各缔约国根据建立无核武器区的国际书所承担的义务。

第十条

1.本条约应开放供所有国家签署。未在本条约按照本条第3款生效前签署本条约的任何国家得随时加入本条约。

2.本条约须经各签署国批准。批准书和加入书应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国和美利坚合众国3国政府保存,该3国政府经指定为保存国政府。

3.本条约应在包括经指定为本条约保存国政府的政府在内的22国政府交存批准书后生效。

4.对于在本条约生效后交存批准书或加入书的国家,本条约应自其批准书或加入书交存之日起生效。

5.保存国政府应将每一签字日期、每份批准书或加入书的交存日期和本条约生效日期以及收到其他通知事项迅速告知所有签署国和加入国政府。

6.本条约应由保存国政府遵照联合国宪章第一百零二条办理登记。

第十一条

本条约的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5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本条约应保存在保存国政府的档案库内。本条约经正式核证的副本应由保存国政府分送签署国和加入国政府。

下列签署人,经正式授权,在本条约上签字,以资证明。

1971年2月7日订于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一式三份。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712年2月12日:杜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

  • 2000年2月12日:查尔斯·舒尔茨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M.Schulz),1922年11月26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2000年2月12日因肠结癌辞世,享年77岁。他1950年开始创作史努比系列漫画,五十年来史努比、查理·布朗等故事人物的触角,已延伸至全球七十五个国家,透过21种翻译本刊登在2600家报纸上,以及3亿本漫

  • 1895年2月12日:丁汝昌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原名丁先达,字禹亭,号次章,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人。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不久,隶属李鸿章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调入北洋水师。光绪七年(1881

  • magsafe配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心律杂志》( Heart Rhythm Journal )的一项研究表明,iPhone 12最新MagSafe技术可干扰心脏起搏器。针对这些指责,苹果公司在其网站上更新了一份支持文档,为植入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的iPhone 12用户提供了新的建议。苹果在支持文档中专门针对植入医疗设备的用户添加了一

  • 1958年2月12日:全国号召除四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四害”由来已久,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渐渐的,麻雀被“平反”,由臭虫代替。之后,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臭虫又被蟑螂取代。因此“四害”最终被定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包含物种苍蝇

  • 2017年2月13日:蓝鲸1号交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2017年2月13日,由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在山东烟台交付。“蓝鲸1号”由中集来福士完成从设计到采购、生产、调试至最终交付的总承包建造,并顺利通过中油海安全运营管理体系认证,交付后即刻投入作业。2015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巴西“中国

  • 2012年2月13日:风间雅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风间雅,(真实姓名:王琳),国内著名的元老级CosPlay爱好者,知名的视觉系Coser。为广大国内COS爱好者提供了无数视觉盛宴,但天不护美,风间雅与2010年9月被检查确诊肝癌晚期(相关报道),在爱心人士全力援助与关心下与病魔抗争近两年,终于不敌病魔,于2012年2月13日晚上8点40分逝世,终

  • 三坊一照壁是什么布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其建筑形式也影响到了周边地区的建筑格局:如丽江等地也多见这样的建筑形式。丽江古城,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纳西族等各民族精华。比如白族的最基本建筑形式三坊一照壁在丽江古城就很常见。布局“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

  • 古代没有棉花时用什么取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现在正是非常寒冷的冬天,估计很多人都已经开始盖上棉被,并且使用暖气或者是开空调了吧,那么在古代的时候,不仅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暖气和空调,而且他们就连最基本的保暖产品棉花都没有,很多人就特别的疑惑了,那么他们在冬天的时候都是怎么过的呢?毕竟现如今我们生活中除了被子枕头之外都是需要使用的棉花的,在南北朝

  • 四合五天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的型式,这包括“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两种形式。“四合五天井”为大理白族民居中一种常见的型式。布局与三坊一照壁不同点在于去掉了正房面对的照壁而代之以三间下房的一坊,围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同时在下房两侧又增加了两个漏角小天井,故名为四合五天井。四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