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人是怎么过新年的

古代人是怎么过新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4/1/27 11:27:00

在农历除夕夜,古人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守岁等祈求新年好运。农历正月初一,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不仅皇宫中爆竹山响,举行隆重的元日朝贺礼,寻常百姓也竞相燃放爆竹,开始拜天地、祭祖先、互相拜年等活动。

“春节”这个词在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时候引入了阳历之后,才改叫做春节。之前只叫过年。而且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那么古人是怎么过年的呢?

一、祭祖。

祭祀先祖,是中华民族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因各地习俗不一,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在北方地区,大年三十的时候要“请家堂”,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

到初二早上,送走家堂,然后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排在所有事情之前。祭祀是很隆重的,大家还记得鲁迅的《祥林嫂》吗,祭祖的时候祥林嫂都不能动手参与的。

二、祭祖的同时,有时也祭祀天神、土地神。

老人在过年的时候祭拜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小年的时候,是灶王爷上天述职的时间,是日起,家家户户要做黄面糕,堵住灶王爷的嘴,还要大扫除。

三、放爆竹。

唐代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武林旧事》:“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余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还有二踢脚,明代有诗:“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四、吃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源于中原宛城,产生于一千八百多年前,据说是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

五、要账。

古代有正月不要账的传统,旧时商业往来,年底必须结清欠账,因此债主都要催账。欠债的人过年之难,犹如过关,故称年关。所以很多欠账的人在初一之前要躲出去,初一才敢回来,比如《白毛女》里杨白劳就是如此。

六、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是用来辟邪的,到现在人们还认为桃木辟邪。据《宋史·蜀世家》,后蜀主孟昶令人在桃木板上写了一副联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之一。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21年1月28日:杨翠英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杨翠英(1925年-2021年1月28日),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2021年1月28日,杨翠英去世,享年96岁。人物证言我叫杨翠英,1925年出生。南京沦陷后,爸妈带着我、弟弟、妹妹和小叔叔,逃到大方巷难民营。一天中午,日本兵冲进了难民营,把爸爸、堂爷爷和舅舅拖走,他们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一个月后,妈妈

  •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的俗语,是老一辈的经验之谈,今天来介绍一下“七不出门,八不还家”。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说农历逢7不出门,逢8不归家,可是真是这样吗?七不出门,八不还家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很简单,那就是农历逢七的日子不能出门,而在逢八的日子里则不能回家。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这个俗语,但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 男左女右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男左女右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习俗,主要体现在墓葬,正式场合的列位等。中国传统上以左为尊,而古代几千年来都是父系社会,故男左女右的传统逐渐形成。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遵循男左女右的传统,如公共厕所其实并不一定遵循此规则。尤其是现在很多人认为戴婚戒也是男左女右,实则不然。婚戒是西方习俗,而男左女右是中国古代传

  • 古代女子上学学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虽然古代女子不能像男孩子一样前往私塾读书,但许多人家的女孩还是可以在家接受教育的,或由父亲、亲属教授,或专门聘请老师传授。而古代女子教育所使用的教材,既不同于男子所使用的成人教材,又有别于蒙学读物,自成一套体系,显示出其为“女学”的特点。古代女学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内容全部集中于妇德、妇职和闺门礼仪,其

  • 玲珑骰子怎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何处起?这段时间玲珑骰子在各平台很火,就写一篇简介附带教学文章。这玲珑骰子起自何处?便是下面温飞卿的这首词。《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扬柳枝词》——温庭筠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为什么古代贩卖私盐犯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在中国古代为什么盐,不允许老百姓私自贩卖,其实这里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几千年以来,盐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当年在加勒比地区,那里的强盗就在自己的家里,囤了很多的盐。当时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罗马人,政府都把盐控制的非常严格。政府对盐可以收很多的税。他们需要为战争准备很多的钱。当时的很多士兵。或者是百姓

  • 为什么古代商人的地位都很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社会普遍存在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可以说备受歧视,虽然自己有钱,但不能随便穿丝绸的衣服,子孙也不能入朝为官,而且经常会面临被封建统治者抄家的危险。到了明清的时期,商人的地位开始慢慢上升,清朝更是出现“红顶商人”,商人也可以参与国家的建设治理,经

  • 皇帝出生为什么都有异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帝王对自己的诞辰日倾其全力地神化,无非是为了竭力证明自己君临天下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权威性。无论你是以禅让、谋弑、征伐还是造反而取得帝位,当朝或后世的史官们,都会精心编造出一些超出常人的天子降生时的假象来蒙蔽人,这是一种权术和手段,历代帝王虽贤愚资质不同,最终命运也各有差异,但无一不精于此道,而史官似

  • 2021支付宝集五福攻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集五福“活动将在2月11日(除夕)晚10点18分开奖,集齐的用户可以共同拼手气瓜分5亿元现金。今年的集五福活动新增了“写福字”和“芭芭农场”两项福卡获取渠道。“AR扫福”和“写福字”渠道现已开启,2月4日开启“蚂蚁森林”渠道,用户可以逛一逛“找能量”或者点“福气球”获取福卡。2月7日起,在“芭芭农

  • 世界世界湿地日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这是国际湿地组织于1996年3月确定的,从1997年开始,在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1971年2月2日,历时8年之久,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