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为什么叫六味地黄丸

刘裕为什么叫六味地黄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98 更新时间:2024/2/29 5:53:41

“六味地黄丸”本是人们调侃唐中宗李显的,因为他自己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子是皇帝,他妈也是皇帝,于是就有了这个外号。可是刘裕竟然也有这个外号,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裕是南朝刘宋的建立者,战功赫赫。但是刘裕出生贫寒,他的家属并不是皇帝,而他的皇位也是传给了太子刘义符,并没有兄弟继承呀。原来刘裕的这个六味地黄丸与李显的可不一样,李显外号的侧重点在“六”,而刘裕外号的重点在“黄”。刘裕一共连杀六位皇帝,皇帝都“黄”了,可不就是六味地黄丸嘛。

刘裕连斩六帝,毫不手软。他们分别是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楚国桓玄、南燕慕容超、西蜀谯纵和后秦姚泓。

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418年,刘裕被任命为东晋相国(丞相),受封宋公,此时的刘裕可谓是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皇帝的权利已经被他架空,朝中到处都是刘裕的人。公元419年元旦刚过,刘裕趁着晋安帝生病期间,派人勒死了晋安帝,对外谎称皇帝得了不治之症。

晋安帝死后,刘裕立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皇帝,史称晋恭帝。几个月后,晋恭帝被迫禅位给刘裕,之后晋恭帝被降为零陵王,3个月后,晋恭帝司马德文被刘裕派人闷死。

楚国桓玄。桓玄是东晋权臣、大司马桓温之子,也属于大权在握的权臣、军阀。公元403年,桓玄逼迫晋安帝写下禅位诏书,然后自己登基为帝,改元“永始”,史称“桓楚政权”,晋安帝被降为平固王。公元404年,刘裕率军讨伐桓玄,桓玄兵败被杀。

慕容超。慕容超是十六国时期南燕最后一位皇帝。慕容超在位期间,生活糜烂,骄奢淫逸,肆意残杀朝中大臣,引起群臣极度不满。公元409年夏天,刘裕奉命攻打南燕,公元410年,南燕灭亡,慕容超被刘裕押往建康城斩首。

谯纵。谯纵是西蜀政权的建立者,皇帝。谯纵本为东晋参军,桓玄叛乱后,谯纵在成都被属下黄袍加身。413年,刘裕率兵进攻成都,谯纵兵败被刘裕逼的自杀。

姚泓。姚泓是由羌族人建立的后秦的最后一位皇帝。416年继位,417年,刘裕率兵攻打后秦,后秦不敌,姚泓被刘裕押往建康城斩首。

刘裕称帝前,虽然比较残忍,杀死了东晋的2位皇帝,弑君篡位,但是其建立刘宋后,对国家进行一些列的改革,严惩贪官,重用寒门之人,努力发展经济,恢复生产,使得南方地区出现了短暂的盛世局面,刘裕也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刘裕即位后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人李贽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孙恩卢循起义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史称孙恩、卢循起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乱爆发之时,琅玡人孙泰用五斗米道组织群众,准备发动

  • 孙恩卢循起义的经过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东晋末年,由于地方割据,中央政府实际控制只限于所谓“东土”的三吴地区。这里南北士族田园别墅最集中,封建剥削最严重,政府又将绝大部分赋役加于此地,农民负担格外沉重。他们有的沦为奴隶、佃客,有的逃亡山海屯聚反抗。这是孙恩起义爆发于该地,并能坚持数年之久的基本原因。起义的导火线是399年,朝廷征发“免奴为

  • 刘裕击桓玄之战为什么会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刘裕击桓玄之战,晋元兴三年(404年)三月至五月,东晋将领刘裕追击并击败把持朝政的桓玄的作战。桓玄是晋大司马桓温之子,袭父爵为南郡公,后为义兴太守。玄嫌官小位卑,遂弃官归荆楚。不久,夺取荆、江二州,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便不断要挟朝廷,先为楚王,进而篡夺晋帝位自立,国号楚,改元永始。刘裕最初仕于晋,

  • 刘裕击桓玄之战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桓玄是晋大司马桓温之子,袭父爵为南郡公,后为义兴太守。后来他发动叛乱,刘裕以少胜多,仅花三月就拿下桓玄。元兴三年(404年)二月,刘裕随徐、兖二州刺史,安成王桓修入朝。桓玄以为用这种怀柔政策可以打消刘裕的不满情绪,但刘裕却暗中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加紧了起兵的步伐。不久,刘裕以旧伤复发为由,与何无忌同船

  • 刘裕灭南燕之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攻之的方略,将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心相结合,稳扎稳打,掌握主动,一举获胜。东

  • 南燕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南燕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国家,当时趁着桓玄叛乱骚扰东晋,被刘裕一举拿下。刘裕围攻广固8个月之久,才将南燕灭亡。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年)四月至次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燕都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著名战争。义熙五年正月,南燕帝慕容超嫌宫廷乐师不够,欲对东晋用兵掠取。二月,慕容

  • 刘裕用了几个月灭南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南燕袭击东晋,由刘裕率军抵抗。刘裕的战略胜于燕军一筹,同时慕容超还愚笨无能,尽管刘裕围攻八个月,南燕还是灭亡了。东晋刘裕鉴于南燕于二月两次入袭东晋北部边境,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权威,便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三月,上表晋安帝请求兴师击灭南燕。朝中大臣廷议均认为不可,唯有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参军

  • 刘裕为什么能成功灭掉南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东晋王朝进击南燕的作战,历经10个月之久,终于将南燕灭亡,为推进北方地区的统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场战役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是东晋的制度、军事实力和刘裕的个人能力的综合结果。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

  • 晋灭谯蜀之战的背景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晋灭谯蜀之战是发生于中国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的一场战役,由东晋益州刺史朱龄石统率晋军进攻割据蜀地的谯蜀政权。最终朱龄石击破蜀军,谯蜀君主谯纵自杀,谯蜀灭亡。背景谯蜀因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军队兵变,进攻成都(今四川成都)并杀害晋益州刺史毛璩而建立。其时东晋正在平定桓玄余众,直至义熙二年刘裕才正

  • 刘裕灭后秦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尉刘裕率东晋军攻克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后秦的战争。此战,刘裕善择战机,部署周密,军事政治处置得当;攻长安时以偏师入武关,派水军溯渭水西进,配合主力,水陆夹击,终获胜利。417年,后秦灭亡,后秦皇帝姚泓被刘裕所俘虏,后被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