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稷为什么善于农耕?他是跟谁学的

后稷为什么善于农耕?他是跟谁学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3/12/6 2:10:59

要说西周王朝的历史,自然得刨根问底,从那“小邦周”的来历说起,也即从周族的来历说起,因为上古时的一个小国其实就是一个小部族。周族的始祖,自古以来各种史书众口一词地说,那就是五帝时期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后稷”。按《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劳模后稷的身份还非常高贵的:他的“父亲”是五帝之一的帝喾,母亲则是帝喾的元妃、也即正室——有邰氏(邰读台)之女姜嫄。

有人可能会奇怪,父亲就父亲,你为啥给父亲俩字加上引号呢?因为《史记》转脸又说,这帝喾其实并不是后稷遗传学上的父亲,说白了,就是说他不是后稷的亲爸。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史书说姜嫄这小姑娘,不,是小妇人,虽然嫁了人但玩心未泯,一次出去野逛,看见了一些大脚怪的脚印,就去踩着玩,估计是想比比自己的脚和大脚怪的脚有多大悬殊吧。谁知这一踩,她突然下腹“感应”,有了身孕。一年之后,姜嫄就生下了后稷。因此按《史记》的意思,后稷虽然是帝喾名义上的儿子,但是实际上却跟帝喾没有半毛钱的血缘关系。

姜嫄生了个跟帝王老公没关系的孩子,自然也吓得不轻,就想把他扔了。谁知她把这婴儿丢在小巷里,牛马都避着走不敢踩;想丢在树林中,正好有一堆人在那伐木不好下手;丢在结冰的水渠上吧,居然有飞禽用羽翼呵护这个婴儿。姜嫄觉得太神奇,就把儿子捡回来继续抚养。因为最初打算丢弃,所以她给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弃”。接下来,史书就大讲特讲弃这孩子如何天赋异禀、胸有大志——其实就是讲他如何从小爱种各种庄稼,而且种得如何如何地好。咱们今天生活在这个发达的现代社会,天天吃得脑满肠肥,可能不觉得种地种粮食算什么本事。可是在几千年前近乎原始的时代,农业能让靠采集、渔猎为生,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先民们过上稳定的生活,意义十分重大。种粮高手,可是当时重要的技术人才。所以传说靠着这才能,弃长大了以后,就被帝选为农业老师。后来舜帝继位,又赐予他“后稷”的称号,并把他封在他娘家“邰”这个地方。

这个周人发源地的“邰”在哪里呢?古人认为“邰”地就是秦汉时期的斄(tái)县,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咸阳市武功县;不过因晋南至今流传很多后稷神话,且有“稷山”、“稷亭”等地名,尤其是史书说后稷曾经臣事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的尧帝,所以自国学大师钱穆开始,近代很多史学大家如吕思勉、陈梦家、王玉哲等,都认为“邰”应该在今天的晋南一带。孰是孰非,虽然有了现代考古业,但因为考古学家也难以确定先周早期文化的特征到底为何,故而至今也难以论定。实际上上古之时地多人少,部族的流动性很强,说不定后稷所在的部族在晋南、陕西都呆过,都留下过足迹,也未可知。

邰”的地望我们就不纠结了,我们再来说说“后稷”这个称号。“后稷”称号中的“稷”,它本身就是一种农作物,一般认为是粟;而后稷的“后”字,可不是先後的“後”(繁体字先后的後是双人旁那个),而是指君主的意思。大家熟知的射日的那个“后羿”,他名字中的“后”,也是“君主”这意思。那么“后稷”一词,显然就是“庄稼之王”之意。庄稼之王的农活能不好吗?而且周人的“周”字,甲骨文写法为“田”字里面加很多小“点”。

就像一块划好的田地,地里面长满了庄稼(小点们)。显然,“周人”就是种田农夫之意。他们的始祖后稷,自然也必须得是农活干得最好的人了。后来周人发达,建立了周朝之后,就隆重祭祀始祖后稷,以之为农神。后来我们中国人说国家是“社稷”,就是因为国家要祭祀社神(土地神)和农神。而这一传统,就是从周朝传下来的。

不过传统史书上记载的上古史,都是夹杂着大量的神话传说的。古人可以把神话传说混在历史里一起写,我们现代人,却不能不加辨析地照抄了事。大家看了《史记》中记载的后稷故事,肯定都明白,其中那个姜嫄感孕而生的荒诞桥段,显然是神话,任谁也不会当真。不过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后稷的母亲姜嫄是帝喾“元妃”这事,也是信不得的。因为据《史记》以及《大戴礼记·帝系》、《世本》等古书记载,帝喾除了娶了后稷母亲姜嫄这个“元妃”、有了后稷这个名义上的儿子外,还娶了三个“次妃”即小妃子,生下了另外三个大人物儿子:

娶了有娀氏(娀读松)之女简狄,生下了商王族始祖“契”(读泻);娶了陈锋氏之女庆都,生了上古唐朝(陶唐氏)的君主、五帝之一的尧帝;娶了娵訾氏(读居资)之女常仪,生下了上古帝王帝挚。也就是说按这种说法,周人始祖后稷、商人的始祖契、五帝之一的唐尧以及上古帝王帝挚,就都成帝喾家的四兄弟了。不但如此,传说中建立夏朝的大禹,《史记·五帝本纪》说他是黄帝的五世玄孙(黄帝—昌意颛顼—大禹),而帝喾则是黄帝的曾孙(黄帝—玄嚣—蟜极—帝喾),那说明大禹也是帝喾的堂侄儿。

您看看,照这种说法,唐、夏、商、周四代的始祖包括帝挚,就都成了帝喾家的子侄了(当然也都是黄帝的后代)。这样的事儿,您信吗?尤其是商人以玄鸟为图腾,是源自东北方的民族(“玄”即代表北方、鸟是东方人的图腾),显然与发祥于西北部的周人是两个方向。通过考古检测商代古墓中的商人遗骸和周人遗骸,也可以发现商人属于“古东北类型”,而周人属于“古西北类型”。要说这两族要是出自一个祖宗,真是有点拉郎配了。这种四代同源的说法,自然是不可信的。

标签: 后稷黄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魏宗庙是什么?有多少人配享曹魏宗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供奉本朝历代帝王及其先祖的太庙是帝王祭祀的重要场合。后来,宗室、功臣经过皇帝批准后也可以将他们的神位供奉于太庙之中,称为“配享太庙”,以示殊荣。魏明帝时,先后有26位功臣得以配享魏武帝曹操之庙,这不仅是对已逝功臣的表彰,更能揭示出当时政治格局的变化。一、曹魏太庙的建立曹魏宗庙

  •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白薇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白薇,民国,历史解密

    白薇(1893~1987),原名黄彰,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清光绪十九年(1893)二月五日生于兴宁县南乡渡头(今属资兴市白廊乡)秀流村人。白薇的父亲黄晦早年曾留学日本,参加过中国同盟会和辛亥革命,他虽是新派,但对女儿婚姻采取了封建卫道士的态度。白薇在家乡时曾有过一次父母的包办婚姻,在舅父的帮助下,进入

  • 宋朝相邻国家都很强,为何还能维持32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宋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通过用喝酒的方式收回了武将的权力,同时又采取了大臣的建议,把在地方精英的士兵全部号召回来,他这样子的措施虽然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不过也造就了宋朝之后强的很强,弱的就很弱的现象,不过让人困惑的是,跟宋朝相邻的国家都是强国,为什么宋朝还能维持320年呢?今天小编带你去了解一下吧。首先

  • 易服令到底是什么样的效果 为什么本顺从的百姓会舍命反抗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人们熟知,明清易代之际,很多明朝重臣如洪承畴因被俘而降,钱谦益慑于兵锋而降。洪承畴因监狱梁上掉下灰尘落到衣服上掸了又掸,被前来劝降的范文程看出来内心怕死;钱谦益则是与柳如是说好一同跳水自尽,却怕水冷而惜命。今见到一故事,说钱谦益辞官归里后,一日宽领窄袖游苏州的虎丘,有儒生见他穿着,觉得奇怪。因为明朝

  • 北周大臣:司马消难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消难,隋朝,历史解密

    司马消难,字道融,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北周大臣,西晋宗室南阳王司马模之后,北齐尚书令司马子如之子。自幼聪惠,微涉经史,好自矫饰,以求名誉。起家著作郎,礼爱宾客,邢子才、王元景、魏收、陆昂、崔赡等皆游其门,寻拜驸马都尉、光禄卿,出为北豫州刺史。被朝臣诋毁与宗室叛乱牵连,被猜忌迫害,逃亡北周,

  • 揭秘:古代大年三十的时候皇帝有春晚看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要是能穿越到古代你在路边随便找个人问问做啥职业最好,保管人人都回答说做个皇帝最舒心。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到东汉农民张角吼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惊天口号,再到太平天国洪秀全打出“人间天国”的旗号发动农民起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从古至今,中国的

  • 成妃为康熙生一子却是残疾,雍正封他为亲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妃,清朝,历史解密

    现代社会,如果哪个女人生下一个残疾婴儿,一定会很伤心难过,而在古代则被视为一种不祥的征兆。清朝康熙有一位妃子就生下了一个残疾婴儿,没想到的是,他却因祸得福,被封为亲王。他便是皇七子胤佑,生下胤佑的这位妃子是成妃戴佳氏。戴佳氏出身不高,内务府包衣出身,父亲卓奇只是一名小小的司库。司库是内务府下设的一个

  •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在哪一年结束的 为什么没有激化到武装冲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德国,柏林,历史解密

    1949年5月12日,苏联宣布解除对英、美、法三国占领的西柏林的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束。柏林封锁是冷战时期的第一次重大国际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于多国占领下的德国,因冷战令苏联和西方国家关系恶化,苏联遂封锁了西方盟国通向在其管制下的柏林地区的道路和铁路。迫使西方力量同意让苏联与其占领区向整个柏林

  • 三国人口几乎灭族是真的吗 当时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东汉,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演义”。是啊,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自然就演绎出了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甚至很多还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草船借箭”等等。想一想,每个梦想着能穿越一把的人,大概都想回到这样的时代去瞧一瞧。但是你们是否知道,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

  • 汉朝的儒学为什么叫做新儒学?与儒学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新儒学,汉朝,历史解密

    说起来汉朝,大家肯定不陌生。楚汉相争,霸王自刎乌江,汉高祖刘邦拿下天下。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听取了大臣陆贾的建议,采用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著名的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先生曾经就这样说道: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也证明了孟子的思想也是有效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一直经历了四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