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21年05月22日:吴孟超逝世

2021年05月22日:吴孟超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41 更新时间:2023/12/29 15:29:16

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2021年5月22日),福建闽清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学者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2月3日,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2019年1月14日,吴孟超院士退休。

吴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他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出版《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等医学专著19部,发表论220篇。2020年10月18日,吴孟超院士馆在福州闽清县落成开馆。

2021年5月22日,据健康时报,吴孟超院士过世,享年99岁

科研综述

中国肝胆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疗、肝癌疫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40年来共施行肝癌手术8000余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38.1%小肝癌(小于5厘米)手术1000余例,手术5年生存率达79.8%(其中小于3厘米小肝癌已达85.3%),最长存活36年。

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

为奠定肝脏外科的基础,从1958年起,吴孟超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死亡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

为了提高中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吴孟超院士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种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学术刊物。

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于2015年以疟疾的青蒿素疗法打开了诺贝尔奖的闸门之后,吴孟超的肝脏外科新理论及疗法,与张亭栋的白血病砒霜疗法、学昌的颈肩腰腿痛弧刃针疗法、王振义的恶性肿瘤诱导分化疗法等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继屠呦呦之后,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重量级科技成果。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82年04月19日:达尔文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

  • 2020年03月23日:曲云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曲云(1928年11月8日-2020年3月23日),著名电影表演女艺术家。山东牟平人。在群星汇聚的中国电影银幕上,有这样一位演员,她所塑造的影视人物有近百个之多,却无一例外的都是“母亲”这一个形象。这些不同类形的老年妇女的形象里留下了她从青春年华到满头华发的人生历程。曲云从1956年进入八一电影制片

  • 1978年06月22日:冥卫一(卡戎)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卡戎是矮行星冥王星五颗已知天然卫星中最大的一颗,也叫冥卫一,大陆译作卡戎(中国台湾译作凯伦),平均半径为606km,于1978年6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海军天文台被发现。卡戎的直径是冥王星的一半,质量是冥王星质量的八分之一,与冥王星相比,相当于是这个矮行星的一个非常大的月亮。名称源于罗马神话中冥

  • 1906年04月19日:皮埃尔·居里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1906年4月19日),巴黎人,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丈夫。也是“居里定律”的发现者。1903年和居里夫人还有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居里在一场马车车祸中不幸遇难。科学成就压电效应的发现皮埃

  • 1986年06月22日:世纪最佳进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世纪进球,全称世纪最佳进球(Goal of the Century),又名国际足联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进球,是指迭戈·马拉多纳在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城阿兹台克体育场进行的1986年第十三届世界杯足球赛(官方名称:1986.06.22 FIFA World Cup Mexico)四分之一决赛,阿

  • 1086年05月21日:王安石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

  • 2021年03月23日:埃尔金贝勒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埃尔金·贝勒,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由于拥有全面的能力而被球迷亲切地成为“贝勒爷”。个人简介埃尔金·贝勒在1958年NBA选秀中于第1轮第1位以状元秀的身份被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选中,职业生涯全部效力于明尼阿波利斯/洛杉矶湖人队,新秀赛季荣膺NBA年度最佳新秀

  • 2002年04月19日:黎伟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黎伟明(1965年12月7日-2002年4月19日),香港配音演员。1994年6月15日通过无线第二期配音艺员训练班加入无线电视配音组。于2002年4月19日因血癌病逝,逝世年龄38岁。被认为是“天妒英才”。黎伟明的配音生涯虽然短暂,但却有很多代表之作,当中最为人熟悉的有《美少女战士》的亚提密斯、《

  • 1902年05月21日:张之洞创立湖北师范学堂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1902年5月21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于武昌创办湖北师范学堂。东路小学堂附属其旁,归师范学生教课,以资实验。师范课程,除普通学外,另加教育学、卫生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科,日课以8小时为率,专门培养中小学教习。学额120名,暂取品学兼优之文生入学,嗣后以中学堂学生升入。速成班定一年毕业,第二班二年毕

  • 1986年06月22日:足球上帝之手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上,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并且裁判判定进球有效,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后来把在足球比赛中用手将球打进,且被裁判误判有效的情况称为“上帝之手”。事件经过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城阿兹台克体育场进行的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