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95年05月08日:邓丽君逝世

1995年05月08日:邓丽君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2 更新时间:2024/1/27 21:53:25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河北省大名县,中国台湾女歌唱家、日本昭时代代表性日语女歌手之一。

1967年推出首个人专辑,从而开始其歌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的同名主题曲而在台湾成名。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千言万语》、《海韵》等作品打开香港及东南亚唱片市场。1974年凭借日歌曲《空港》获得日本唱片大赏“新人赏”,并由此奠定其在日本的演艺事业基础。1976年于香港利舞台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

1980年当选台湾金钟奖首位最佳女歌星。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受邀于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等地举行演唱会。1983年举行华人歌手首次巡回演唱会,此后终止商业演出活动。1984至1986年间,先后以《つぐない》、《爱人》、《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三曲三次获得日本有线大赏和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两项日本音乐颁奖礼大奖的最高奖项。1987年起呈半隐居状态并淡出乐坛。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因支气管哮喘发作于泰国清迈逝世;同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追认授邓丽君“金针奖”;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日本有线大赏、日本唱片大赏分别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1996年,台湾金曲奖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贡献奖”。2007年,邓丽君成为日本古贺政男音乐博物馆“大众音乐殿堂”表彰者。

人物评价

邓丽君是中国流行音乐界的里程碑。作为华人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她不仅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在文化领域里影响了华人社会。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个文化符号。邓丽君的音乐是对中华民族音乐的一种新的诠释,她的歌曲用一种文化形态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她影响了中国一代歌手和歌曲创作,是打入国际的值得华人骄傲的歌唱家。

邓丽君是华语流行歌坛第一位具国际影响力的歌手,她的外形也暗合了传统中国女性婉约温柔的特质。她代表着一种自由创作的声音,流行歌曲开始真正是一种来自非政治性、非传统性的自由创造。邓丽君的音乐代表了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亚洲流行音乐的较高水平。对于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早期开发,她的音乐无疑起到了发凡蒙的作用。

邓丽君的音乐结合东西方音乐元素,将民族性与流行性相融合,创造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影响了很多后世的著名歌手。气声是邓丽君的一个重要演唱特征,在此基础上她形成了独特细致、变化微妙的颤音和具有个性特点的泣声。她吸取了中国民间歌曲和戏曲中注重出字、归韵、收声的咬字过程,擅于使用倚音、波音、滑音等润腔技术表现歌曲的不同韵味,形成一种委婉动人、清新明丽、优美流畅、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

她的嗓音温婉、圆润、细腻而不失韧性,音域宽广,演唱时各声区过渡自然,声音连统一,几乎听不出任换气痕迹。对不同歌曲的曲调和节奏规律的把握,音色的雕琢,力度的强弱对比,感情的收放等方面,邓丽君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即使是一句小转弯,她都处理得精细、适当。

邓丽君是演艺圈的“传奇”。邓丽君是中国乐坛独树一帜、不可磨没的杰出艺术家。邓丽君的歌声能让听众产生共鸣,渗入人的心底,让人有共通的、深入浅出的感觉。邓丽君的歌很有中国韵味,这种韵味是汉语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它文化的音乐特色。邓丽君留下的对中文歌曲的吐字、发音、行腔以及她对气息的掌控能力是非宝贵的资料。她以情带声,以声带情口语化的演唱风格,自然,亲切;可以说邓丽君是华语乐坛难以逾越的高峰。

对于中国文化的意蕴来讲,她已经不是一个歌手,其歌艺成就已超越流行音乐的范畴与层次。邓丽君坚持走民族化的艺术道路,为创立民族化的声乐艺术做出了贡献,并在国际歌坛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她以柔美动人的歌声和令人心醉的情歌广泛吸引了众多地区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如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即是形容她音乐的广泛流传性。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772年04月07日:查尔斯·傅立叶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查尔斯·傅立叶(FrançoisMarie Charles Fourier,1772.04.07于贝桑松-1837.10.10于巴黎)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出身于商人家庭。他批评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希望建立一种以法伦斯泰尔为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个人利

  • 2014年03月08日:马航MH370失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MH370航班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航班,由吉隆坡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MH370航班上载有227名乘客(其中中国大陆153人,中国台湾1人),机组人员12名。2014年3月8日00:42航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计划06:30在北京降落。01:20,航班在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交接处与胡志明

  • 1889年04月07日:米斯特拉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1889年4月7日-1957年1月10日)智利女诗人。出生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北的维库那镇。她自幼生活清苦,未曾进过学校,靠做小学教员的同父异母姐姐辅导和自学获得文化知识。1945年,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位获得该奖的诗人。创作

  • 1954年06月07日:艾伦·麦席森·图灵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艾伦·麦席森·图灵(英语: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

  • 1999年05月08日: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用B-2隐形轰炸机投下五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悍然轰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牺牲,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2019年5月7日

  • 1981年06月07日:以色列巴比伦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巴比伦行动是以色列空军偷袭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军事行动代号为“巴比伦行动”。1981年6月7日(星期日),以色列出动14架飞机偷袭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约20公里处的核反应堆,使这个造价4亿美元的设备遭到了彻底的摧毁。从军事角度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偷袭战例。过程6月7日下午4时,偷袭飞机从埃齐翁机场起

  • 1274年03月07日:托马斯·阿奎纳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成为天主教长期以来研究哲学的重要根据。死后也被封为天使博士(天使圣师)或全能

  • 1844年06月06日:基督教青年会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1844年6月6日由英国商人乔治威廉创立于英国伦敦,希望通过坚定信仰和推动社会服务活动来改善青年人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现已蓬勃发展于世界各地,在约110个国家有青年会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 1948年04月07日:世界卫生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来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要求建立“世界卫生日”以纪念世界卫生组织的诞生。自1950年以来,每年于4月7日庆祝世界卫生日。每年为世界卫生日选定一个主题,突出世卫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发展

  • 1914年03月07日:徐冠仁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徐冠仁(1914.3.7—2004.2.18),著名核农学家。江苏省南通县人。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艺系。1950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及植物遗传系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