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5年03月09日:安妮·弗兰克逝世

1945年03月09日:安妮·弗兰克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0 更新时间:2024/3/31 20:30:04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1945年3月9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女孩,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1999年入选《时代杂志》“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一颗编号为5535的小行星以她命名为“5535 Annefrank”。

安妮用13岁生日礼物日记本记录下了从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安妮亲历二战的《安妮日记》,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灭绝犹太人的著名见证。安妮一家被捕后,日记被米普·吉斯发现并保存下来,二战之后的1952年再次出版为《安妮日记》,成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图书之一,有多国语言的翻译版本,拍成戏剧、情景剧、短片电影。

社会影响

在1957年5月3日,一群姆斯特丹市民,包括奥图·弗兰克,成立了安妮·弗兰克慈善会(the Anne Frank Stichting)以拯救有被拆卸危险的隐密之家(旧Opekta Works公司大楼),并把大楼改建为安妮之家博物馆,于1960年5月3日公众开放。博物馆由Opekta公司的货仓与办公室和隐密之家两部分组成,所有的家具都已经被移走,使访客能自由移动。而一些前住客的个人物品则仍被保留,如一些安妮贴在墙上的影星照片、奥图·弗兰克在墙纸上标示女儿身高的部分、还有一幅记录着同盟国进度的地图,这些东西都仍然保存完好。

在一间曾经是彼得居住的房间里,有一条通往旁边楼房邻居处的通道,也被慈善会买下来并入博物馆。这些房屋都曾用作收藏安妮的日记,以转换的展览区来展示当时纳粹迫害的影响以及当代世界的反对种族岐视暴力。安妮之家至今已成为阿姆斯特丹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在2005年当年接待了965,000名游客。博物馆亦提供了网上导览不能前来的公众,也举办了多国流动展览。直至2005年,已有32个国家举行过展览,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及南美洲。

1963年,奥图·弗兰克与他的第二任妻子,Elfriede Geiringer-Markovits,成立了安妮弗兰克基金会作为慈善基金,以瑞士巴塞尔为总部。基金会筹募捐助经费使博物馆“看来好一点”。直至奥图·法兰克逝世,他在遗愿中表示把日记的版权留给基金会,但附带条款是把每年需在版权所得收入中拨出80,000瑞士法郎予他的继承人,其收入则由基金管理员决定如使用。

1963年基金会使用这笔收入,每年定期捐助给一个名为“国际义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的计划中以作医疗用途。基金会亦致力教育下一代反对种族岐视暴力,曾在2003年借出安妮的部分手稿,于美国大屠杀纪念馆作公开展览。在同年的年度报告中,基金会也指出它们于德国、以色列、印度、瑞士、英国及美国亦开展着同样的计划。

安妮一家在1933年至1942年间曾经居住于荷兰Merwedeplein区的一所房屋,于本世纪初仍为私人所有,直至一部电视纪录片公开才开始受到公众关注。虽然长期没有保护及维修,但这所房屋被一家荷兰房屋公司收购后,房屋公司根据以往法兰克一家的照片,与安妮在信件中对家具环境等的描述数据帮助下,成功回复到1930年代的旧貌。

在过程中,安妮之家博物馆的Teresien da Silva与安妮的表弟Bernhard"Buddy"Elias亦提供了不少意见。该所房屋已于2005年重开,提供予部分因不同原因,而不能于原居地写作的被选作家以作栖身之所。每名被选的作家都有一年期限于屋内居留或工作。首名被选的作家是阿尔及利亚籍的小说作家El-Mahdi Acherchour。

2007年6月,安妮的表弟"Buddy"Elias捐赠了约25,000件家居件予安妮之家博物馆。这些文件中,包括了一些弗兰克一家在德国与荷兰拍下的照片,以及奥图·弗兰克于1945年把前妻与女儿于纳粹集中营中死去的消息告知母亲的信件。

以安妮·弗兰克的生命、日记、作品为灵感,后世也创作了大量以她为参考,或以她为主题的文学、音乐、电视及其它媒体作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4年04月08日:郭女王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郭女王,也称文德郭皇后(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名讳不详,字女王,安平郡广宗县(今河北广宗)人,东汉南郡太守郭永之次女,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郭氏少年秀慧,父亲郭永奇之曰:“此乃我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郭氏早失父母,流离乱世。武帝为魏公时,入文帝东宫,深受宠遇。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 1958年03月09日:程砚秋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男,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著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1958年3月9日去世,享

  • 1938年04月08日:科菲·安南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科菲·安南(Kofi Atta Annan,1938年4月8日-2018年8月18日),加纳库马西人,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1972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通晓英语、法语及非洲多种语言。1997年至2006年,安南连任两届联合国秘书长;2001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2018年8月18日,科

  • 1940年04月08日:约翰·哈夫利切克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哈夫利切克(John Havlicek,1940年4月8日—2019年4月25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马丁斯费里,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得分后卫,绰号“Hondo”。约翰·哈夫利切克是捷克斯洛伐克移民的后代,在1962年NBA选秀中于第1轮第7位被波士顿凯尔特人队选中,职业生涯全部

  • 1962年04月08日:羽太信子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羽太信子,周作人的夫人,日本人,1909年与周作人结婚,后随周作人来到中国。1962年4月8日下午13:00,羽太信子因冠心病在北大医院病故,享年75岁。人物评价正面以上说的羽太信子基本上是一个灰色的,甚至是不光彩的形象。但也有一些人的文章记述了她的生活的另一面。鲁迅母亲说信子勤劳好学,有上进心。她

  • 2008年06月08日:秋叶原杀人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秋叶原杀人事件是指在日本当地时间2008年6月8日下午12时30分在东京都千代田区秋叶原所发生的随意杀人事件,犯人为25岁的男性加藤智大,事件共造成7死10伤。2011年3月24日,加藤智大遭东京地方裁判所判处死刑。上诉后,东京高等裁判所于2012年9月12日维持死刑判决。事件回顾2008年6月,日

  • 1641年03月08日:徐霞客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万字(遗失达200多万字,只剩下60多万字),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

  • 1828年05月08日:亨利·杜南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1828年5月8日—1910年10月30日),男,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瑞士商人、人道主义者、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红十字会创办人、一位不可不知的伟大人物,开辟了一项誉满全球、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尊称“红十字会之父”。其生日——每年的5月8日

  • 2013年04月08日:撒切尔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1925年10月13日—2013年4月8日),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她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她的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

  • 2009年06月08日:世界海洋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 Day),起初联合国将每年的7月1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此发表致辞时指出,人类活动正在使海洋世界付出可怕的代价,个人和团体都有义务保护海洋环境,认真管理海洋资源。2009年联合国将首个世界海洋日的主题确定为“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并将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