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187年07月04日:赫淀战役

1187年07月04日:赫淀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2 更新时间:2023/12/14 17:35:00

1187年7月4日,发生在巴勒斯坦太巴列湖附近的赫淀战役,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史学家称这次战役是十字军东征失败的开端。

经过南征北伐,1185年,萨拉丁不仅控制了埃及、苏丹,而且把势力扩到整个叙利亚、拉伯半岛伊拉克的一部分,完成了从东、西、北三面包围十字军的战略部署。

1186年,拉丁小国的十字军头领中,最富于侵略的卡拉克城堡的首领沙提翁,再次破坏协议,强征过境税,劫掠来往商队,严重地影响埃及和叙利亚地区的贸易来往。沙提翁这一背信弃义行为,成了萨拉丁对十字军发动“圣战”的导火线。

1187年,萨拉丁从各地调集2万军队,组成阿拉伯联军,发出了“真主伟大,把法兰克人赶出耶路撒去”的号召,揭开了“圣战”的序幕。

7月4日,阿拉伯联军和十字军主力在赫淀高地相遇。两军人数相近,势均力敌。整个高地,喊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杀气弥漫。由于萨拉丁指挥有方,诱敌陷入重围,伏兵四起,使敌人惊慌阵乱,一举消灭了十字军的主力,除少数骑士得以逃脱外,以沙提翁为首的将领全部被俘。萨拉丁亲自处决了作恶多端的沙提翁。这一仗打得十字军胆颤心惊,从此步步败绩,最后结束了十字军东侵的罪恶历史。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拉丁:Cruciata,1096—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以收复被阿拉伯、突厥等穆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九次。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十字军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建立起了几十个十字军国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国,此外还有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等。

自然,它受到了整个天主教世界累世的传诵,众多随军教士及后世的教会编年史家都在竭力记述此役,赞美基督,如神迹般传诵。同时,这场战争及其后拉丁东方的建立,更是影响了整个东地中海格局,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各方的强烈关切。拜占庭、亚美尼亚、突厥人、阿拉伯人,各种宗教背景、不同地位出身的史家都在著述陈辞,详述此事,以资借鉴反思。

历史影响

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不仅完全落空,由于本着收复被阿拉伯和突厥入侵的土地结果却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了失败,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后世史家评论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比失败还更坏些。”但是十字军对穆斯林却一直保持着军事上的优势。查尔斯·欧曼认为,正是因为十字军出色的骑兵和步兵战术,突厥人才学会了步骑混合。十字军被称为“铁人”。突厥式战术被证明对十字军作用有限。

对叙利亚和埃及的穆斯林来说,很多时候几百名十字军就是不可阻挡的存在。而穆斯林也经使用坚壁清野的焦土战术来对付十字军。同时代的穆斯林学者更是要求军队面对十字军时不到迫不得已不要开战。十字军在战场上面对穆斯林时的强势表现,被认为与后世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表现很相似。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96年07月04日:中国文学家茅盾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

  • 1926年07月04日:斯蒂法诺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阿尔弗雷多·迪·斯蒂法诺(Alfredo Di Stefano,1926年7月4日—2014年7月7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西班牙籍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绰号“金箭头”,曾效力于西甲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1945年,斯蒂法诺职业生涯开始于阿根廷河床队,1947年,斯蒂法诺以6场

  • 1934年07月04日:玛丽·居里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

  • 1979年07月04日:亚洲球王李惠堂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李惠堂,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被球迷和香港媒体亲切的评为“亚洲球王”。他不但是战前罕见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1979年7月4日,李惠堂因病逝世,享年74岁。据统计他在各项足球比赛中,共射进1860个球,

  • 2005年07月04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动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京津城际铁路(Beijing-Tianjin Intercity Railway)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城际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标准、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第一个开通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

  • 2015年07月04日:于承惠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于承惠(Cheng-Hui Yu),(1939年8月16日——2015年7月4日),出生于山东蓬莱,国家一级演员、武术家、编剧、武术指导。1982年,在张鑫炎导演的电影《少林寺》中饰演反派“王仁则”而进入影视界。1986年,和李连杰一起主演电影《南北少林》。1993年,主演并参与制作电影《东归英雄传

  • 2019年07月04日:淳安女童失联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2019年7月4日6点30分,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租客梁某华、谢某芳谎称带孩子赴上海喝喜酒,将房东9岁女童章子欣从家中带走。7月7日,梁某华、谢某芳未按约定带回孩子,之后失去联络。2019年7月13日12时30分,疑似章子欣遗体在象山县石浦海域被发现。7月13日20时50分,象山警方通报:经刑侦技术鉴

  • 1062年07月03日:北宋名臣包拯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

  • 1844年07月03日: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英文为“Treaty of peace,amity,and commerce,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Chinese Empire”,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

  • 1876年07月03日:淞沪铁路正式通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淞沪铁路的前身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吴淞铁路,1876年7月3日江湾段正式通车时,由于此前中国从来没有过铁路,铁轨两旁观众“立如堵墙”。初筑时为762毫米窄轨,后来改为普轨。此后的100多年间,淞沪铁路见证了上海开埠后的荣辱兴衰,也经受了淞沪会战炮火的洗礼。淞沪铁路建成后,南端紧邻上海公共租界。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