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05年05月11日:巴西利亚宣言

2005年05月11日:巴西利亚宣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67 更新时间:2024/2/21 23:20:39

第一届南美-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在巴西利亚举行,2005年5月11日在这里通过《巴西利亚宣言》,强调实现中东地区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的重要性。宣言指出,实现中东和平必须坚持“土地换和平”原则,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马德里框架协议与阿拉伯和平倡议,履行“路线图”计划。

内容

宣言强调巴勒斯坦享有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要求以色列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所有阿拉伯领土,拆除包括东耶路撒在内的所有巴领土上的定居点,执行国际法院关于以色列非法修建隔离墙的裁决。与会各国领导人对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暴力事件不断发生表示忧虑,重申支持联合国和国际社会重中东和平进程的努力。

关于伊拉克问题,宣言强调尊重伊拉克主权、独立和民族团结,反对干涉伊拉克内政,尊重伊拉克人民自由决定其未来的意志,重申支持由选举产生的过渡政府及其战后重建的努力,谴责针对平民的恐怖活动。

宣言还强调发挥联合国和阿拉伯联盟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的作用。针对美国制裁叙利亚一事,与会各国认为,所谓的“清算叙利亚法案”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有关规定。

宣言还强调维护苏丹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支持苏丹政府为此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宣言指出,实现中东和平必须坚持“土地换和平”原则,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马德里框架协议与阿拉伯和平倡议,履行“路线图”计划。

举办与阻力

南美洲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相距遥远,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有很大差异,这两个地区能走到一起,巴西总统卢拉功不可没。

工人出身的卢拉当选总统后,为自己确定了三个执政目标: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尤其是穷人的生活水平。为此,他频频出席世界经济和政治会议,为巴西争取一席之地。但他却在西方发达国家那里处处碰壁,美国继续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控制巴西经济。生性耿直的卢拉不甘心受美国摆布,决心自力更生发展经济。

他在访问阿拉伯国家时,发现这些国家同样受制于美国,它们既想消除贫困、摆脱对西方的经济依赖,又想自主建立独立、民主、公正的社会体系。于是,卢拉萌生了南美与阿拉伯国家合力抗衡国际强权势力,捍卫自身利益的想法,这种想法与各国领导人不谋而合。最终,共有12个南美国家和22个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参加了巴西峰会。

对于这次峰会,美国一开始就持否定态度,并使用各种手段阻止这次峰会召开。美国首先西施压,要求巴西放弃“召集人”的角色。2005年4月26日,美国国务卿赖斯访问巴西时特意提到此事,并以重开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为条件,要求巴西“住手”。

与此同时,美国向与会的埃及、约旦、摩洛哥等国施压,要求它们要么不参加,要么降低代表级别。当看到峰会已无法阻止时,美国警告巴西不要损害中东和平进程。至此,美国仍不放心,要求作为观察员参与此次峰会。为防止美国干扰会议进程,巴西拒绝了这一要求,并称“这是一次公开会议,你们(美国)可以通过电视观看”。

意义

南美大陆和阿拉伯世界,虽然同属第三世界,还有历史姻亲关系,但目前的联系仅局限于正的外交关系、有限的经济往来和不多的化交流,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合作空间。在此背景下,巴西倡议并成功地举办第一届峰会,具有历史意义。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强调了南美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共同点:“我们有这个世界两个最大的石油储备,这引起了帝国主义的贪婪。”他呼吁扩大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认为两个集团之间的贸易有很好的前景。他还要求东道主巴西总统承诺对以后的会议和这次首脑会议签署的政治协议、地缘政治和经济协议进行跟踪。

巴西总统卢拉在5月11日的峰会闭幕式讲话中指出:“对我来说,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关系的历史新时刻。南美和阿拉伯国家从来没有这么团结过。”南美和阿拉伯国家都属发展中国家,但过去经济往来相对较少。

阿拉伯联盟秘书长穆萨称:“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标志事件。在这个新世纪,一种新运动已经形成了。”他说,阿拉伯与南美的新关系堪比不结盟运动。卢拉表示,南美-阿拉伯联盟的目标是改变“贫国更贫,富国更富”的世界秩序。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71年05月10日:普法战争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英语:Franco-Prussian War),在法国称1870年法德战争(法语: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国称德法战争(德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鲁士王国为了

  • 1904年06月10日:才女林徽因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林徽因是中国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在文学上,

  • 1962年06月10日:Beyond主唱黄家驹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黄家驹(1962年6月10日—1993年6月3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省台山市,中国香港男歌手、原创音乐人、吉他手、摇滚乐队Beyond的主唱及创队成员。1983年组建Beyond乐队,担任主唱,并以英文歌曲《大厦》出道。1986年开始用粤语创作歌曲;同年随乐队发行首张专辑《再见理想》。19

  • 1990年06月10日: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事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是英国航空一条由伯明翰前往西班牙马洛卡的定期航班。1990年6月10日,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驾驶室中的一块挡风玻璃突然飞脱,并将机长吸出机外。但凭着副机师的努力,航机安全降落于南安普敦,而且正机长亦奇迹般生还。本事故被录入空中浩劫第二季。事件经过当天的5390航班由正机长添·兰开斯

  • 1999年06月10日:科索沃战争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科索沃战争(Kosovo War),是一场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推动下、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其持续时间从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

  • 1815年06月09日:维也纳会议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各国的外交会议。这次会议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除奥斯曼帝国外,所有欧洲国家都派了代表。这是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会议。会议目标是处理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会议的主要内容

  • 1885年06月09日:《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或《越南条款》,又称《李巴条约》及《中法新约》。是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9日由清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Jules Patenotre,1845—1925)在天津签订。为中法订立的即黄埔条约以后的条约,共

  • 1898年06月09日:《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语:The Convention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Respecting an Extension of Hong Kong Territory或The Second Convention of Peking)是在1898年6月9

  • 1954年06月09日:日本自卫队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日本自卫队(简称:自卫队,英文:The Japan Self-Defense Force,英文缩写:JSDF)是日本国最主要的武装力量。日本自卫队的前身是1950年7月8日,日本吉田内阁根据《和平宪法》和相关的国际条约规定组建的国家警察预备队。1954年6月9日,日本政府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

  • 2008年06月09日:世界认可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2007年10月,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在联合召开的年会上确定,每年的6月9日为“国际认可日”,旨在推动认证认可在全球的广泛发展。自2010年起,“国际认可日”更名为“世界认可日”。每年世界认可日,全球100多个IAF、ILAC成员方都将举行纪念活动。中国每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