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97年04月11日:王小波病逝

1997年04月11日:王小波病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08 更新时间:2024/1/19 7:19:35

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他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历史观

王小波在作品中注入的历史观念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王小波徜徉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肆意遨游,目的并非寻找什么大道或背离主旨,相反,他在体道适性,以求“有智、有性、有超”。而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个人情感与主体精神一以之。

在建构历史故事过程中,王小波并非泥古不化,处处以史料的真实性为依归,执着地着那个已逝时代的本来面貌复归,力图全景式展现一个时代的风貌,寻求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相反,他始终以—个现代人的视角、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和主体立场来重构历史,在历史建构中实现对现代性、现代精神的复归。因而作者笔下的人物与其说是历史人物,不如说是现代人,他们所具有的是现代人才具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与生命状态。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融入本,以寓言、戏谩、反讽的修辞方式以反神话的写作进行到底。

王小波的这种描绘,事实上是对思想领域内“规训与惩罚”现象的生动描摹,是对福柯“权力制造知识”这一命题的审美性再现。与其说作者在写未来,不如说是在写现实、写历史。写历史上形形色色的、造成千百万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创伤的“思想改造运动”,以及当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种种清规戒律与思想钳制。

实际上,王小波对限制个体发展、钳制个人思想行径的反感与抨击是一贯的,他曾说:“在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王小波杂文中的大量篇章都是在怀疑、反叛、攻击这种权力话语对个体、尤其是对自由知识分子的压制,表达的是对完整生命和高度自由的追求与向往。这种对个体自我形象的展示、深入心灵世界的拓展,以一种戏谑与近似黑色幽默的笔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而激烈难平的忧愤、高度深沉的压抑、飞扬跳动的生命激情饱蕴其中。

罗素的自由主义思想对王小波的思想和行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王小波在文本中追求与扬的即是这种自由主义的精神,他以自由主义思想来书写文本,以自由主义思想来统领文本中的历史世界。以自由主义思想来与笔下人物和已逝历史进行对话,以自由主义思想对—切非自由、非理性的存在进行抨击与反讽。因此王小波笔下的历史又都是自由主义思想史。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50年06月12日:巴西情人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巴西情人节始于1950年。那一年,一位名叫若奥·杜里亚的广告商人,为了刺激巴西人在每年6月的商业淡季的消费,就推出了情人节礼品。这一举措很快得到生性浪漫的巴西人的认可,大家都在情人节这天与自己心仪的爱人互换礼物。在整个西文国家,情人节是在每年的2月14日,而巴西选择6月12日为情人节,除了商业促销的

  • 2008年0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5·12汶川地震(2008 Sichuan earthquake),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

  • 2019年04月11日:加藤一彦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加藤一彦(1937年5月26日—2019年4月11日),别名Monkey Punch(猴子拳),男,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浜中町,日本著名动漫作品《鲁邦三世》原作者,生前任日本数字漫画协会主席,日本北海道雾多布高等学校特级讲师。2019年4月11日,加藤一彦因肺炎去世,享年81岁。人物生平1937年5月2

  • 2009年0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

  • 2011年05月12日:上原美优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上原美优(Miyu Uehara,1987年5月2日-2011年5月12日),生于鹿儿岛县种子岛,日本女艺人,是日本的“贫穷偶像”。2011年5月12日上原美优在东京家中上吊自杀,自杀的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日本警方称不排除情感原因。个人经历上原美优生于鹿儿岛县种子岛,高中为止一直生活在种子岛,高中退

  • 1985年06月12日:数学家华罗庚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华罗庚[gēng](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193

  • 2002年06月12日:世界无童工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无童工日,为关注日益严重的童工问题,2002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90届国际劳工大会决定每年的6月12日定为“世界无童工日(the World Day Against Child Labor)”,呼吁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童工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每年世界无童工日都确定一个主题,以

  • 1610年05月11日:利玛窦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教皇国马切拉塔(今意大利马切拉塔)人,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1582年8月7日,他抵达澳门港),来到中国传教。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

  • 1898年06月11日:戊戌变法开始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1918年05月11日:理查德·费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英文: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理查德·费曼,高中毕业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最初主修数学和电力工程,后转修物理学。1939年以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