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25年05月01日:约翰·巴耳末出生

1825年05月01日:约翰·巴耳末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91 更新时间:2024/3/14 9:42:40

约翰·雅各布·巴耳末(Johann Jakob Balmer)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氢原子光谱波长的经验公式——巴耳末公式。为纪念巴耳末,月球表面的一个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人物简介

1825年5月1日生于瑞士洛桑,是家中的长子。大学时期曾留学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柏林大学,攻读数学,1846年回到瑞士,担任中学时期的母校巴塞尔中学的工程制图教师。1849年巴耳末以关于摆线的论在瑞士巴塞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59年起在瑞士巴塞尔女子中学担任数学教师,1865年到1890年期间兼任瑞士巴塞尔大学讲师。

1868年和克里斯廷(Christine Pauline Rinck)结婚,先后生育了6个孩子。1887年巴耳末出版了一本专著《投影几学教程》。1898年在巴塞尔逝世,终年72岁。

巴尔末公式

巴耳末在巴塞尔大学兼任讲师期间,受到该校一位研究光谱的物理学教授哈根拜希(E.Hagenbach)的鼓励,开始试图寻找氢原子光谱的规律。巴耳末开始研究工作时,可见光区域的4条氢谱线已经过埃姆斯特朗等人大量较精确的测定,紫外区的10条谱线也在恒星光谱中发现。但是,当时这些数据是零散的,它们波长的规律尚不为人所知。

巴耳末首先否定了把谱线类比声音的做法,而从寻找可见光区域4条氢谱线的波长的公共因子和比例系数入手。他说:“看到前面叙述的三个波长(指Hα,Hβ,Hδ)的数字以后,就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字比例,就是说这些数字包含有一个公共因子。”

最初,为寻找这一公共因子,他用数字试探的方法寻找谱线之间的谐和关系,曾顺利地找到了巴耳末认为不十分小的一个因子(30.38mm/10),但是,这一因子反映不出各波长之间的实际规律,只好放弃。巴耳末擅长投影几何,对建筑结构、几何素描有浓厚兴趣,受透视图中圆柱排列的示,他改用几何方法。巧妙地利用几何图形为这些谱线的波长确定了另一个公共因子,其值为,然后用最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些波长的数量关系。

lambda=Bfrac{n^}{n^-4}qquad n=3,4,5cdots其中λ是谱线的波长,B=3.6546×10-7m。,是一个数。1885年又刊载在1885年《物理、化学纪要》杂志上。巴耳末公式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巴耳末公式计算出的波长与实际测量值的误差不超过波长的1/40000,吻合得非常好。随后巴耳末又继续推算出当时已发现的氢原子全部14条谱线的波长,结果和实验值完全符合。1884年6月25日,巴耳末在巴塞尔自然科学协会的演讲中公布了这个公式,同年又将其发表在当地一个刊物上,刊载在《物理、化学纪要》杂志上。几年后,巴耳末又发表了有关氦光谱和锂光谱的各谱线频率之间的类似关系。

巴耳末原为一名默默无闻的数学教师,直到年届60岁才取得重要的成就,被视为“大器晚成”的代表。他的事迹也因此为人们所称道。巴耳末对于原子光谱的工作,特别是巴耳末公式的建立,对近代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巴耳末公式是一个经验公式。它对原子光谱理论和量子物理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所有后来把光谱分成线系,找出红外和紫外区域的氢光谱线系(如莱曼系、帕邢系、布拉开系等)作出了楷模,对N.玻尔建立氢原子理论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085年04月01日:宋神宗赵顼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

  • 1890年05月0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设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

  • 1919年03月01日:韩国三一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三一运动(朝鲜语/韩国语:삼일운동)又称独立万岁运动,是指1919年3月1日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半岛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此次运动为朝鲜宗教界人士组成的“民族代表”33人和青年学生发起,并以朝鲜高宗李熙的葬礼为契机于3月1日在京城(今韩国首尔)塔洞公园举行民众集会,宣读《己未独立宣言》,

  • 1980年03月01日:《晚间新闻》开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晚间新闻》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于1980年3月1日开播的一档晚间新闻资讯节目。1996年4月2日起,《世界报道》《晚间新闻》和《体育新闻》合3为1,称为《晚间新闻报道》,2005年3月1日起再次改为《晚间新闻》,《晚间新闻》是一个集可视性、贴近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栏目。节目于1980年3月1日起每日

  • 2000年06月01日:世界牛奶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2000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向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经征求其他国家的意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倡导,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世界牛奶日”。主题改善国民营养状况,增强人民体质。设立宗旨牛奶的营养十分丰富,是人类“最接近完善的食物”,与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和泰国等都

  • 2009年03月01日:国际民防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3月1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2009年3月1日,由民政部、国家人防办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组织的“国际民防日”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国际民防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统一确定的,它通过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宣传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和民防知识。定义日期3月1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2009年

  • 1564年04月01日:愚人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每年的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April Fool's Day),也称万愚节。对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源自印度的“诠俚节”。该节规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节日这天,情侣之间互相愚弄欺骗来娱乐。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

  • 1945年05月01日:保罗·约瑟夫·戈培尔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德语:Paul Joseph Goebbels,生卒:1897年10月29日-1945年5月1日),德国政治家,演说家。其担任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长讲演,被称为“宣传的天才”、“纳粹喉舌”,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

  • 1578年04月01日:威廉·哈维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年4月1日—1657年6月3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福克斯通镇,排行老大,英国17世纪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医生。他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学发展的基础。哈维为詹姆士一世父子的上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他在政治上一度站在国王一边,但在克伦威尔

  • 2013年03月01日:糯康被执行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糯康(Naw Kham,1969年11月8日~2013年3月1日),男,掸族,原籍缅甸腊戌,特大武装贩毒团伙“糯康集团”主犯,长期从事制贩毒品、绑架杀人等犯罪活动。2011年10月,制造震惊国际的“湄公河惨案”。2012年5月10日,他被抓获后由老挝依法移交中国。2012年9月20日上午9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