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753年01月14日:乔治·贝克莱逝世

1753年01月14日:乔治·贝克莱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80 更新时间:2024/1/17 5:53:31

1753年1月14日,乔治·贝克莱在1752年移居牛津附近的商学院,次年1月14日逝世。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出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十八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近代经验义的重要代之一,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并对后世的经验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为纪念他加州大学的创始校区定名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贝克莱天资聪慧,勤奋学,十五岁时考入都柏林三一学院,十九岁获得学士学位,在二十二岁就获得了硕士学位,此后留校担任讲师初级研究员。贝克莱的代表作有三部:分别是在他24岁时刊行的《视觉新论》,25岁发表的《人类知识原理》,28岁时出版的《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三篇》。贝克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生前担任教会主教十八年,一直致力于经验主义哲学的详细分和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创建。

关于“贝克莱悖论”

17世纪,数学工具微积分一问世,就显示出它锐利无比的非凡威力,许多疑难问题都变得易如反掌。但是,微积分理论的创立是不严格的,对作为基本概念的无穷量的理解和运用也是混乱不清的。因而,微积分从诞生时起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而贝克莱就是反对者之一。

具体矛盾数式:假如要计算x2的导数,用微积分的方法必须先取x一个不为0的增量△x,由(x+△x)2-x2得到2x△x+(△x2),然后再被△x除,得到2x+△x,最后突然令△x等于0,于是求得导数为2x。贝克莱说,这是“依靠双重错误得到了不科学但却正确的结果。”因为无穷小量在最初的微积分理论中一会说是0,一会说不是0.因此,贝克莱嘲笑那无穷小量是“已死量的幽灵。”这种攻击正是抓住了原初微积分理论中的缺陷,是切中要害的。数学史称之为“贝克莱悖论”

如果笼统的说,贝克莱悖论可以表述为“无穷小量是否为0”的问题;就是无穷小量在当时的实际应用而言,它必须既是0,又不是0。但是从形式逻辑上来看,这无疑是一个矛盾,由此引发了当时数学界的混乱。针对贝克莱的攻击,发明微积分的数学家经试图完善自己理论来解决,但都没有获得成功。这使他们陷入了异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微积分在实际应用中大获全胜;一方面自己却存在逻辑矛盾,即贝克莱悖论。

关于贝克莱创立的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形式之一,它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根本否定,指出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都是感觉或感觉的复合,观念的集合等等。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即贝克莱所指出的“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就是被感知”“对象和感觉就是一种东西”等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这种观点颠倒了主客关系,把作为感觉和思维的源泉“客观事物”说成是感觉和思维的派生物。

贝克莱对“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这一观点心存怀疑。他利用经验主义的逻辑提出疑问,他说:“世间所存在的只有那些我们感受到的事情。但我们并未感受到”物质“或”质料“。我们无法察知我们感受到的事物是否存在。他认为,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所感知到的事物之下有”实体“存在,那就是妄下定论。因为我们绝对没有任经验可以支持这样的说法。

信人有”灵“。他认为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成因,但这个成因不是物质的,而是精性的。

他还说,我们所看见,所感知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天主力量的作用“,因为天主”密切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中,造成那些我们不断体会到的丰富概念和感体验“。他认为,我们周遭的世界与我们的生命全都存在于天主之中。他是万物的成因,同时我们只存在于天主的心中。

贝克莱不仅质疑物质的真实性,他也提出了”时间“或”空间“是否绝对存在或独立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可能也只是由于我们的心灵所虚构的产物而已。

我们无法感知那组成我们的现实世界的物质,我们无法得知我们的外在世界是什么,我们唯一能知道的就是我们是灵。

轶事典故

贝克莱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一次,在贝克莱讲课时,一位学生问贝克莱:“先生,您认为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贝克莱迟疑了片刻,面带难色的答道:“我是一个特别谦虚的人,所以我很难说出这位哲学家的名字,但作为真理的追求者,我又不能说假话。这回你应当知道是谁了吧?”原本不是这个意思的人听了这个话,没有立即反应过来,过了一会,他的学生都会心的笑了。

贝克莱是一个绝对的经验主义者,他不但思考如此,行事也如此。他不管什么事他都想试一试,也不管什么后果,就是什么都想尝试。一回,贝克莱突发奇想,想知道上吊是什么感觉,然后他就上吊了,幸好有朋友及时赶到,救了他一命。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91年01月14日:伊利亚·爱伦堡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1891年1月14日,爱伦堡出生在沙俄治下乌克兰基辅的一个犹太人小康家庭。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全名伊里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苏联犹太人作家。1954年发表中篇小说《解冻》,开创了解冻文学的潮流。1960年—1964年发表《人·岁月·生活》,是最早公开批评斯大林的作品,被誉为苏

  • 1905年01月14日:福田赳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1905年1月14日,福田赳夫出生于群马县群马町(旧称金古町)一个地方豪门之家。福田赳夫(ふくだたけお、1905年1月14日-1995年7月5日)是日本政治家。第67届日本首相。群马县高崎市出生。东京帝国大学毕业。1976年出任日本首相,2年后在竞选中败于大平正芳而下台。当选总裁一九七六年(昭和五十

  • 1925年01月14日:三岛由纪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1925年(大正14年)1月14日,三岛由纪夫出生于东京市四谷区永住町2番地(今东京都新宿区四谷4丁目)。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原名平冈公威,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是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

  • 2015年01月14日:乐山地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北京时间2015年1月14日13时21分,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北纬29.3度,东经103.2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震级震源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北纬29.3度,东经103.2度),震源深度14千米。2015年15日下午15时,有感地震10次,ml4.0——4.4级地震5次,最大为7时48分

  • 1864年01月13日:威廉·维恩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1864年1月13日,威廉·维恩出生在东普鲁士(现俄罗斯)的菲施豪森(Fischhausen)。威廉·维恩(Wilhelm Carl Werner Otto Fritz Franz Wien,1864年1月13日—1928年8月30日),德国物理学家,研究领域为热辐射与电磁学等。1911年,他因对于

  • 1906年01月13日:周有光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

  • 1927年01月13日:悉尼·布伦纳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1927年1月13日,悉尼·布伦纳出生在南非的一个小镇——杰米斯顿。悉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1927年1月13日-2019年4月5日),南非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悉尼·布伦纳于2019年4月5日在新加坡逝世,享年92岁。他的双亲是移民。父亲1910年从

  • 1962年01月13日:东方歌舞团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东方歌舞团是在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倡导和关怀下,于1962年月1月13日成立的国家级歌舞团。把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和表现现代中国人民生活的音乐舞蹈作品介绍给国内外观众,同时把外国健康优秀的歌舞艺术介绍给中国人民是中国东方歌舞团的主要任务。基本介绍东方歌舞团是在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倡导关

  • 1988年01月13日:蒋经国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病逝。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蒋介石之长子。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学,1922年入上海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1988年逝世,享年78岁。1925年10月,蒋经国赴苏联留学,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不

  • 2013年01月13日:林家翘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2013年1月13日凌晨4时50分,林家翘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林家翘(1916年7月7日—2013年1月13日),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福州,力学和数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麻省理工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林家翘的研究主要包括:流体力学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