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19年07月01日:少年中国学会成立

1919年07月01日:少年中国学会成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02 更新时间:2024/1/14 3:57:24

少年中国学会,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社团组织。1918年由光祈、曾琦、陈淯、周太玄、张尚龄、雷宝菁等人筹建,1919年7月1日正式成立。李大钊被邀请参与活动并列为发起人之一。总会在北京。执行部主任王光祈。宗旨: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信条:奋斗、实践、坚忍、俭朴。全国各地及巴黎、东京、纽约等地设有分会。

出版《少年中国学会丛书》32种,《少年中国月刊》、《少年世界》和《星期日周刊》。影响较大的是北京总会编辑的《少年中国月刊》,创刊于1919年7月,李大钊曾任编辑主任,刊登有关自然科学、文学、社会学和哲学的论著和译文,1924年5月停刊。

学会简介

少年中国学会学会是由李大钊、王光祈、陈愚生、张尚龄、周太玄、曾琦、雷宝菁7人等人于1918年联合各方面的青年有志之士筹备组织起来的。当时留日学生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全体回国,国内各学校学生请愿受到反动军阀压迫而失败,因此感到有组织一个带学术性的政治团体之必要。

这个学术性的政治团体定名为少年中国学会,于1918年6月30日开会筹建(后于1919年7月1日正式成立)。李大钊和王光祈是这个学会的发起人。会员最后发展到108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人:

(一)向往俄国十月革命的一些人;

(二)因反对日本侵占山东而归国的一部分留日学生;

(三)从事爱国运动的国内各学校学生。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杨贤江、高君宇、李达、黄日葵、缪伯英、蔡和森、赵世炎、张闻天、许德珩等进步学生都参加了这个组织,而且他们中的一部分还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这个学会的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还有四条信约:(一)奋斗;(二)实践;(三)坚忍;(四)俭朴。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纳妾的人、做官的人均不能成为会员,即使已经做了会员出现上述情况,也要清退出会。学会出版了《少年中国》月刊,由李大钊任主编;还出版了《少年世界》,邓中夏是主要负责人。

这个学会分散在国内各大城市,都同情或直接参加五四运动,后来虽然因为会员的立场观点不同走向分裂,但在当时对于五四运动起了很大的联系作用。北大校长蔡元培曾评价说:“现在各种集会中,我觉得最有希望的是少年中国学会。因为他的言论,他的行动,都质实的很,没有一点浮动与夸张的态度。”(见《蔡孑民先生言行录》169页)

这对于五四运动起到了帮助和推进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五四运动之所以能获得斗争的胜利,是因为北京学生、全国青年以及社会各方面爱国人士的团结。由于这样的广泛的团结,才有力地打击了凶恶的敌人北洋军阀,赢得了胜利。

学会成立

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并规定创办机关刊物《少年中国》。李大钊继续被举为编辑主任。总会设于北京,并在会员较集中之南京、成都两地设分会。根据李大钊等人提议,将学会宗旨改为"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

学会规约第三条规定学会信条:"一奋斗,二实践,三坚忍,四俭朴"。《少年中国》为月刊,每年出12期为一卷。少年中国北京总会负责编辑。李大钊、恽代英等曾在刊物发表过文章。留有学会发展和会员思想方面较为详尽的资料和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运动的一些材料。1922年7月后曾休刊7个月。1924年5月停刊。共出4卷,48期(学会至1925年底因社员发生分化而停止活动,先后加入学会的有120余人)。

学会意义

少年中国学会在成立一年之后,不但和别的社团联合起来,形成了统一战线,在任务和工作方面也渐渐地由朦胧而显明,比先前更实际更具体。学会中的最高领导机构是评议会,李大钊、恽代英、杨贤江、黄日葵四位是评议员。少年中国学会的成员虽然相当复杂,思想也极不相同,但是在当时会员中有许多共产主义者,并且担负着少年中国学会的领导任务。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7年07月01日:香港回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

  • 2001年07月01日:龙滩水电站开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龙滩水电站:是仅次于三峡电站的全国第二大水电站,位于广西天峨县城上游15公里处,是“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电站2001年7月1日开工建设,2009年底全部投产建成。设计蓄水位400米,坝高216.5米,坝顶长度是836米,库容27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年发电量1

  • 2006年07月0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青藏铁路(英文名称:Qinghai-Tibet Railway),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运营历程2006年7月1日起,青藏铁

  • 2020年07月01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设工程名为“沪通长江大桥”,是中国江苏省境内一座连接苏州市和南通市的桥梁工程,位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游、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下游,跨越长江江苏段。采用主跨1092米的钢桁梁斜拉桥结构,是世界上首座超过千米跨度的公铁两用桥梁。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于2014年3月1日动工建设;于2019

  • 1950年02月28日:高凌风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高凌风(1950年2月28日~2014年2月17日),出生于高雄县冈山镇(今高雄市冈山区)的空军眷村,本名葛元诚,祖籍湖北省武汉市,是台湾摇滚歌手、演员、主持人。1969年组建第一个乐队,1974年签约歌林唱片公司,并推出首张国语专辑《女朋友》,1975年主演银幕处女作《剪剪风》,1982年推出的《

  • 1967年02月28日:亨利·卢斯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亨利·卢斯(1898年4月3日~1967年2月28日),出生于中国山东蓬莱,原名亨利·鲁滨逊·鲁斯,在世时被称为哈里(Harry),一位著名的美国出版商,一个达到了财富和影响力顶峰的新闻人、传教士,也是一个拥有了一切的悲剧人物。创办了《时代周刊》(1923年)、《财富》(1930年)和《生活》(19

  • 1975年02月28日:歌手阿桑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阿桑(Judy,1975年2月28日-2009年4月6日),本名黄嬿璘,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中国台湾流行乐女歌手。2003年,阿桑因演唱偶像剧《蔷薇之恋》片尾曲《叶子》而正式出道歌坛;同年,阿桑还凭借首张个人专辑《受了点伤》获得第十五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演唱新人奖提名。2005年,阿桑发行第二张专辑《寂

  • 1999年02月28日:冰心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

  • 2012年02月28日:《环球记者连线》首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环球记者连线》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12年2月28日开播的一档专门为驻外记者打造的环球新闻资讯栏目。节目于2012年2月28日起每周二至周六0:35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播,2014年11月30日正式停播。栏目版块《环球记者连线》栏目由《环球聚焦》和《环球直击》两个固定版块组成。《环球聚焦》版

  • 1055年02月27日:晏殊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晏殊[yàn shū](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