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60年01月25日:汪康年出生

1860年01月25日:汪康年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45 更新时间:2024/2/11 0:43:29

康年(1860年1月25日—1911年11月4日),初名灏年,字梁卿;后改名康年,字穰卿。中年号毅伯,晚年号恢伯、醒醉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八年进士。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出版家、政论家。官内阁中书。甲午战后,在沪入强学会,办《时务报》,后改办《昌言报》,自任主编。又先后办《中外日报》、《京报》、《刍言报》。有《汪穰卿遗著》、《汪穰卿笔记》。

新闻理论

首先是对报纸的定性,他认为"报者,若兵器,仁者用之,则可为至仁之事;不仁者用之,亦可为至不仁之事"(《论报章之监督》,《京报》,1907年6月21日,转引自《遗著》卷二,第32页)报纸是一种兵器,具有工具的性质,掌握在谁手中,它就为谁服务。

因此要重视报品、报德,在汪康年眼中,报刊的品德有两点极为重要:一、真实无假,不应该为赢得轰动效应,捏造夸大事实;这样虽然当时见效,一旦为读者知情,必将失去读者信任。二、公正不偏,因报刊影响面大,立言必须公正,不能因一己之好恶,混淆事实,颠倒黑白。否则不但自贬身份,还会败坏社会风气,不利社会稳定。

其次,对报纸社会责任的认识,主要由4点,一、监督功能,"报章者,所以监督政府,而谋社会之公益者也。故于政府之得失,社会之利害,或誉扬而赞成之,或防维而纠正之,报章之职分宜然也"。主张报纸应监督政府和社会,以使其趋良性发展。二、蒙功能,"夫振起社会,开发民智,不能无望于报",利用传媒的传播优势,宣传近代理念,开启民智。

三、沟通功能,"使官之所为,民无不知之。民有所苦,官无不知之。"利用报纸公开、迅速、普及的特点,将原本层层相隔的民间与政府联系起来,上情下传,下情上达。四、舆论指南功能,"盖报者,全国人之指南"、"甚于火炮百倍",利用报纸进行正面宣传,扶正气,刹邪气。

再次,对报纸自身的建设,汪康年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其处地至崇,其握权至高,其力之所至,至普遍迅疾",所以要加强对报纸媒体的监督,让社会、政府监督媒体,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此外,对具体的编辑操作,汪康年总结出许多编辑心得和规范。如版面应以首电、次要闻为佳,不能因读者常以要闻多寡来衡量报纸质量,就将平常事统统列入要闻。

报名内容要分类,以大字标出,以求醒目之效;转载其它报纸、杂志的新闻稿件和文章,应注明来历,以避窃取之嫌。翻译外文报纸,遇到记载误解我国事件者,应加按语纠正;翻译人名、地名,应用惯用之字等等,这些今天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当时却是很重要的经验。由此看出汪康年一方面从读者出发,以方便读者为出发点,总结办报经验,另一方面,又不完全唯读者是从,有着自己独立的办报理念。这也正是汪康年办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贡献

汪康年是维新时期著名的改良派报刊活动家,一生创办近1O种报纸。他对中国早期报纸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改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一代报”。汪康年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报刊活动家,使当时的报纸内容向现代化革新并树立了现代报业的观念。当时中国报业刚刚起步,缺乏经营管理经验,而汪康年“殚精竭虑”,在经营报馆时很注重报纸的成本、利润及广告发行等问题,开创了中国报馆商业化经营的新时代。

评价及影响

汪康年提出的种种新闻工作思路,至今仍有其借鉴意义。此外,他对自身所处的新闻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具有普遍的意义,在这种精神中,既包含着过去士大夫上谏的因素,也有近代西方知识分子充当社会良心的责任感。新闻报纸业是晚清中国新兴的行业,极少传统可循,经验多来自国外,汪康年受西方自由、民主理念的影响较大,诉诸报业,故有较多创新、改革的措施出现。

总之,汪康年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活动,使他形成极具特征的新闻思想。提倡在报纸中讲真话,持公正立场,强调新闻的社会监督功能及对新闻行业的反监督等等,充分表现了他经过深入思考而获得的丰富的业内经验。作为中国近代民间有贡献的报人,汪康年在近代新闻史上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74年01月25日:毛姆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874年1月25日,毛姆出生在巴黎。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年1月25日一1965年12月16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阿金》等。作品主题毛姆的个性坦率,常常宣言不讳,因此总是招引文艺批评界的诋毁,但他

  • 2008年01月25日:宋大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2008年1月25日19时40分,宋大祥在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溘然长逝。宋大祥院士,男,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蛛形学与无脊椎动物学家。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前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生物学系。1955年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毕业后赴哈尔滨师院任教。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

  • 2013年01月25日:戎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2013年1月25日凌晨3时55分,戎祥因心肌梗塞过世,享年43岁。戎祥(1969年2月9日-2013年1月25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湾男演员。1993年,开始了电影之路。1995年10月6日参演香港电影《特警急先锋》。1998年,参演由导演林福地执导的历史电视剧《布袋和尚》,在该剧中饰演国师一角

  • 1828年01月24日:费迪南德·科恩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费迪南德·科恩,Ferdinand(Julius)Cohn(1828年1月24日-1898年6月25日)德国博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以研究藻类、细菌和蕈类著称,被视为细菌学的创始者之一。科恩在世时即被公认为当世最伟大的细菌学家。他确立了这样的概念:细菌能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种;发现细菌内孢子

  • 1862年01月24日:伊迪丝·华顿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1862年1月24目,伊迪丝·华顿生于纽约市一个老望族家庭,生活安逸。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年1月24日-1937年8月11日),美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高尚的嗜好》、《纯真年代》、《四月里的阵雨》、《马恩河》、《战地英雄》等。1867年,伊迪丝·华顿生于纽约,在

  • 1891年01月24日:沃尔特·莫德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沃尔特·莫德尔(Walter Model,1891年1月24日—1945年4月21日),纳粹德国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统帅。沃尔特·莫德尔元帅在德国陆军元帅中算是一位后起之秀,但他在德国最后时刻所表现出的军事才华,令盟军指挥官们侧目,他被希特勒本人称为"东线的救星"。1944年12月16日,他指挥

  • 1965年01月24日:温斯顿·丘吉尔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风去世。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温斯顿·伦纳德·

  • 1985年01月24日:熊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985年1月24日,熊毅逝世于南京。熊毅(1910.3.10-1985.1.24),字其毅,贵州贵阳人,土壤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49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1951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毅毕生致力于土壤科学事业,是中国土壤

  • 2013年01月24日:邓正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2013年1月24日,邓正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逝世,享年56岁。邓正来(1956年2月-2013年1月24日),男,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杰出的社会科学学术组织者、翻译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

  • 1783年01月23日:司汤达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1783年1月23日,司汤达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司汤达,原名马里·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司汤达”(又译斯丹达尔)是他的笔名,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著作为《阿尔芒斯》、《红与黑》(1830年)、《帕尔马修道院》(1839年)。意大利描写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