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汉会战究竟有多惨烈

武汉会战究竟有多惨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37 更新时间:2024/1/23 11:35:21

1938年8月底,新编第58军1万多人的部队,在军长孙渡的率领下从云南出发,经贵州一路急行军到达武汉外围的阳新、排市、崇阳等地加入到对日作战的武汉会战之中。

武汉会战,是国民政府军事委会逐步认清了日军大本营妄图迅速灭亡中国,自抗战以来一直采取的强势进攻的手段,妄图以迅速攻占我国主要城市,占领重要的交通枢纽,迫使当时的领导全国抗战的国民政府投降。

此时的国民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对日抗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艰苦的战争。秉承这一指导思想,武汉会战的指导方针为立足外线,保持部队高度的机动性,利用鄂豫皖赣特殊的地形地貌,积极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主要目的就是把重要的工厂内迁、战略物资内运,以作长期抗战的准备。

日军大本营无法了解到我国政府的企图,依然保持自淞沪会战爆发以来,自诩为行之有效的高强度对华作战,以占领武汉这座华中华南的重镇为目标,集中14个师团的兵力,总计25万人的地面部队,以及海军第3舰队各型舰艇约120艘,包括航空兵各型飞机约300架。日军大本营的计划就是以猛烈的火力,以及多路进攻的气势,彻底摧毁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孙渡深知他率领的第58军在人数上不用说达到了军级编制,但是,这支部队的士兵几乎都是新兵,不仅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从参军入伍,到走战场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一声令下,即刻开赴前线,士气很旺,这是作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仅仅这一条才让孙渡感到欣慰。

只是,在当时战时状态下,他率领的这支部队几乎是在没有武器装备的状态下向前线开拔,直到进入具体防御的区域阳新县排市地区,才领到了武器弹药,配备了从军到师、团营通讯保障系统,可谓是极其仓促。

尤其是很多官兵对各种武器性能操作知识尚不具备,已经没有时间让第58军官兵来熟悉和操作,只能在战场上边学边用了。而即将面临的敌人可是经历过无数战火的考验,武器装备又远远优于第58军的凶恶的日军。但是,军人只要上了战场,只有义无反顾的和敌人血战到底,不成功则成仁来报效国家。

就在孙渡率领的第58军在阳新县排市、辛潭铺沿公路积极构筑工事,加快掩体布防,时刻迎接来犯之敌之际。孙渡接到日军来犯的消息,日军第35混合联队以及纠集的伪军一部,共万余人汹涌而来,企图经过他率领第58军防守的阳新县排市、辛潭铺沿公路向西进犯,威逼武汉。

孙渡认为排市、辛潭铺沿公路事关武汉会战全局,如果我们守不住,日军将以此公路为跳板,尤其是物资和人员运输的便利,长驱直入,势必给武汉会战各个友军部队带来巨大的压力。

孙渡随即下令和日军正面硬杠的部队,必须是参加和日军交过手的部队,这样才能保证新编部队遇到日军不慌,做到沉着应战。为此,他把参加过州会战的一部部队首先派上战场打先锋,迅速抢占排市、辛潭铺沿公路两侧的丘陵地带坚守阵地,另根据战场战斗情况,在分派部分兵力插入日军后面进行袭击,给日伪军以骚扰、迟滞他们的进攻速度。

残酷的阻击战自9月23日打响后,第58军这一支以老兵为主的部队,硬是将日军阻击于富水北岸近20天。战斗最为激烈的9月27日至10月1日,除了进入黑夜短暂的枪声才渐渐稀松,太阳刚一露脸,第58军这一支以老兵为主的部队驻守的阵地,始终遭受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和重炮的轰击,许多官兵都倒在了阵地上。

战至最为残酷的时候,由于伤亡特别巨大,第58军这一部阵地发生了失守被日军占领的险情。孙渡得知阵地失守,他毫不犹疑,冒着连天的炮火感到前线,严令属下不计一切也要夺回来,不然整个防线就会立刻崩塌。

所部即刻组成敢死队向失守的阵地发起反攻。在付出巨大伤亡即将占领阵地时,毫无人性个的日军竟然对阵地施放毒气,造成部分官兵惨死。日军以为这样会让第58军官兵失去了战斗意志,会狼狈逃窜,孙渡从望远镜里看到战场这一状况后,一面急令部队采取防护措施,一面要求部队,这是日军黔驴技穷,万般无奈的办法,我们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凶恶的日军,无论如也要守住阵地,决不能让日军的计谋得逞。

第58军和进攻的日军在排市、辛潭铺沿公路一线,战至10月14日才接到后撤的命令,可单单就是这支部队的伤亡竟高达十分之九,却依然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正是由于第58军血战到底的气概,为武汉会战期间的友军减轻了巨大的压力,也为武汉工厂的搬迁用血肉之躯的牺牲争取了一定的时间。

1939年4月至10月,孙渡率领第58军参加了赣北会战。让孙渡的指挥才能,以及第58军顽强的战斗作风表现得最为淋漓极致的该是围绕高安城期间发生的战斗。

孙渡接到向日军占据的高安城发起进攻的命令,迅速集结部队进驻铜鼓岭、龙团桥、大家岭一线,伺机寻找最佳战机。日军从空中侦查中窥探到第58军的行动后,感觉快要覆灭的日军采取步炮联合的方式,企图消灭集结在铜鼓岭、龙团桥、大家岭一线的第58军攻坚部队。

目睹这一新战况,孙渡命令下属部队逐次转移,并且向日军可能逃跑的地方进行设伏。同时,结合日军即将向第58军发动步炮联合进攻的趋势,他随即要求所属部队在日军进攻的半路大禾岭、庙井胡一带埋伏一个迫击炮连,准备对前来进攻的日军步炮联合部队,进行突然袭击,彻底打乱日军的进攻步骤。

自以为棋高一着的日军汹涌而来,集中重兵和猛烈的火力向大禾岭一线发起冲锋,妄图一举歼灭集结在这里的第58军部队。谁知,就在他们嚎叫着向第58军阵地进攻时,无数的迫击炮炮弹炸了过来,猝不及防的日军在持续炮火的打击下,不得不改变进攻方向,却被早已等候在另一处的第58军埋伏的部队,逮个正着,不得不仓皇退回高安县城。

经过数次战斗,孙渡发觉困守在高安县城的日军无论是士气,还是武器装备已经大幅下降,他感到收复高安县城的时机到了。当然,孙渡考虑到仅仅依靠他的58军一支部队还是显得力量不够,不足以一鼓作气占领高安。

于是,孙渡向上峰提出与友军配合,共同对高安日军发起进攻,上峰同意了孙渡的意见,以58军和32军共同参与到收复高安城的战斗,经过一天的激战终于收复了高安县城。

孙渡率部实现收复高安县城的意义,可谓是自武汉会战以来,在长江流域同日军作战后收复的第一个县城,其意义对于当时中国战场的中国军队士气的提高,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直男和钢铁直男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直男,原指在任何情况环境下都只对女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男性,也就是异性恋男性。后衍生指男性思想比较传统,审美模式化,情商低,活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里,经常对女生流露着不满,喜欢评判女生,以自己为中心的男权主义,偏贬义。引证释义直男是gay圈男性对部分非gay男性的称呼,仅指“部分”是因为非g

  • 土味情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土味,网络流行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些俗气、不符合潮流、很low的、不洋气的,甚至很多还很鬼畜的东西。比如说网络上常见的社会摇和杀马特就会常常被大家形容为“土味”。词语来源该词最早出现是在2016年的时候,最早出现在微博贴吧等地常见的盘点“中华土味系列”,经常会分享一些比较没有格调很low的现象,后来微

  • 旭日旗为什么不能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旭日旗,又称日本军旗,是带有红日和旭日光芒图案的一种旗帜,是原日军以及现在的日本自卫队所采用之军旗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1945年)和二战中日本士兵手持旭日旗烧杀抢掠因而旭日旗被视为挑衅象征,被视为带有冒犯性的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旗帜构成旭日旗系明治三年(1870

  • 东北为什么流行穿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物,提到东北可能就是貂了。貂在东三省的地位可不一般,没有貂,感觉这辈子就白过了,尤其是老一辈的思想更是如此。那么问题来了,东北为什么这么流行穿貂呢?可能很多人觉得,穿皮草这种行为不环保,应该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吧,其实还真不是这样,古代的时候,中国人就有穿真皮大衣的习惯,像是李白的

  • 越灭吴之战的过程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越灭吴之战是春秋末期位居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争霸战争。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共35年,中经吴伐越的槜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最终迫使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越王勾践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公元前490年,勾践、范蠡君臣

  • 南皮之战为什么会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南皮之战是汉末205年的一场战役。此战宣告了袁绍死后争夺其继承权的儿子之一袁谭被父子俩共同的敌人、位列三公的曹操所灭。曹操已经重创了袁绍的另一子袁尚,他在南皮的胜利使他对华北平原的控制再无人能撼动,袁氏余部则在追击下北逃。200年,有权势的北方军阀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决定性地为曹操所败。他在2年后去世,

  • 南皮之战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袁绍所在的袁氏家族一直是北方大族之一,而曹操要统治北方袁氏是一定要除的。于是汉末205年,曹操和袁绍的儿子袁谭在南皮发生战争,标志着曹操在北方地位的稳固。205年初,曹操调兵进入袁谭领地。袁谭在龙凑扎营,自己在平原和南皮之间驻军对抗曹操。他在冀州北部立足至多仅数周,并不能稳守龙凑和南皮。当曹操进军龙

  • 中日台儿庄战役各伤亡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

  • 台儿庄战役的背景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

  • 世界三大绞肉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在20世纪初,这是全球人类的第一个非常时期,因为在这一段时间里,人类经历了两次空前浩大的世界大战。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上百万上千万的人因为战争而死亡。人们一度活在恐惧的阴影当中,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下一秒自己是否还活着。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盘点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三大绞肉机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