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详细经过

长平之战详细经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00 更新时间:2024/1/17 19:10:04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长平之战发生时间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

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攻占上党

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秦昭王派兵攻占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以威慑韩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初,秦昭王又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接应上党的百姓。长平之战前的上党之战结束。

廉颇败退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长平之战爆发,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音:加,裨将的名)。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六月,秦将王龁率军进攻,攻破赵军阵地,击败赵将廉颇,斩杀赵军四名都尉,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军攻占。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七月,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龟缩在营垒里不敢应战。于是,秦国军队发起强攻,攻占下赵军西边的营垒,斩杀赵军两名都尉。赵军连败,赵将廉颇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赵军自此怯缩不战。因此,赵孝成王对于廉颇畏惧秦军、久拖不决颇为不满,几次派人责备廉颇。

赵国议和

当赵军初战失利时,赵孝成王与楼昌、卿等商议,想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楼昌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不如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国议和。而虞卿则认为如果秦国决心攻打赵国,和议难成,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和议才有成功的可能。但是赵孝成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前去秦国议和。虞卿一再劝谏,说“郑朱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

赵孝成王最终没有采纳虞卿的谏议,郑朱到了秦国求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军以严重的打击,果然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于是赵国的处境更加孤立。

两军换帅

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的军队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怯缩不战,秦国丞相范雎又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传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王决定换将,当时李牧还年青,尚未出头。名将乐毅弃燕投奔赵国不久,被封于观津,其心未附。赵王则将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

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于是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谏阻,派赵括去接替廉颇为主将。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七月,赵括统率二十万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赵括到任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又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

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为能彻底击败赵国、能一战定乾坤,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同时令军中严守换帅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

白起用计

在赵括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不知道秦国已经暗地里用名将白起换下了王龁,就命令赵国的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但是赵国的军队无法攻破秦军的营垒。白起命令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

白起又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数战不利,赵括发现已经中计被围,被迫下令全军停止进攻,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择机突围。秦昭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就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河内郡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诸国的援军和粮运。

秦军获胜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大量赵军士兵或饿死或因突围不成而死亡,士兵们开始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于是,赵括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失败并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军队因无主将指挥且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剩下的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白起说:“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于是白起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降军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

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前后斩杀赵国士兵及赵上党民众45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长平之战以秦国获胜而告终。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此战后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赵孝成王后悔没有听从平阳君赵豹的建议,又因为赵括的母亲先前阻止赵括出征时说的话,没有诛杀赵括之母。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有遗迹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长平之战是使得秦国统一步伐加快的一场战役,秦国大将白起斩杀赵国四十多万人,令人震撼。由于这场战役太过于著名,至今仍有许多与长平之战的遗迹。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

  • 骷髅庙是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骷髅庙,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市西2.5公里的谷口村,该庙始建于唐,后历代均有修葺,庙内存有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和清光绪十年(1884年)所立重修骷髅庙碑记。概述骷髅庙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市西2.5公里的谷口村,该庙始建于唐,后历代均有修葺,庙内存有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和清光绪十年(1

  • 长平之战遗址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长平之战遗址,故址在今山西晋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地理位置古长平在今晋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高平春秋时

  • 长平之战遗址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战国时秦国与赵国的长平之战几乎无人不知,而长平之战遗址故址在今山西晋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其中主要遗迹也有很多。永录尸骨坑1995年,高平市长平之战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有许多重大发现

  • 伊尹辅政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伊尹是一位治国名臣,辅佐商汤王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要求官吏一定得勤勤恳恳地工作,必须作出显著的成绩,否则将受到严厉的责罚,甚至于罚作奴隶。因此各级官吏都不敢胡作非为,使得商初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背景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叫桀,是个暴君。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军队占领了夏朝的首都(洛阳地区),夏王朝

  • 白起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白起祠,《水经注》记载渭水北岸离咸阳十七里建有杜邮亭,亭内设有白起祠。因年久失修,唐、宋时期的白起祠已荡然无存。1990年,白氏族人对其进行了整修,成为祭祀白起的场所。秦人崇将尚武,白起屡建奇功,遭奸人馋毁致死,秦人“以白起死非其罪,无不怜之,深表怀念”。秦始皇即位之后,念白起劳苦功高,把他的儿子白

  • 白起墓在哪个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白起墓位于咸阳城东郊,1970年,白起墓出土兵器、佩剑等文物数件,现存咸阳博物馆。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三0工厂在施工时,曾发现公之墓道,出土兵器、佩剑等文物数件,现存咸阳博物馆。白起墓呈园形,底部直径19米,墓高8米,一九八二年,白起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施印染厂门前右

  • 白起故里是今天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白起故里,即陕西省眉县,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北跨渭河,属秦岭北麓半丘陵地带,总体呈现“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特征。眉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古称“眉坞”,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北跨渭河。眉县是先秦大将白起、三国蜀汉名臣法正、唐代医学家王焘、宋代理学家张载(因其学说在关中创建,又

  • 田字格的名称和结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田字格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包括四边框和横中线、竖中线。是小学初学写字规范。习字时需在田字格中逐渐将汉字写规范,能给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定义如下图:构成田字格包括四边框和横中线、竖中线。四个格分别叫做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用途田字格别看只是四个小格子,其实每个格子都大

  • 白起渠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白起渠俗称长渠,又叫做武镇百里长渠、三道河长渠、荩忱渠,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战国时期修建的军事水利工程。白起渠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23年,“华夏第一渠”白起渠还是湖北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长藤结瓜独具特色与一般沟渠不同的是,长渠流经之处,沿线还串起了大量的水库和堰塘。以长渠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