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谷朗碑》介绍

《谷朗碑》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44 更新时间:2024/3/14 4:18:28

《谷朗碑》是刊刻于三国时期孙吴凤凰元年(272年)的一方碑刻,全称为“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无撰书人姓名,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原在湖南耒阳市城东谷府君祠内,现藏于湖南耒阳市蔡侯祠。

《谷朗碑》记叙了谷朗的生平及德行、出仕经历与所作的贡献。书法上结体方整,笔画圆劲,书风浑劲高古,绝去痕迹,不见起止转折之象,与其他汉碑一般隶法不同,实为隶书转变为楷书之始。

创作背景

《谷朗碑》刊刻于孙吴凤凰元年(272年)。孙吴永安六年(263年)五月,交趾郡吏吕兴等造反,杀了交趾太守孙谞,招诱九真、日南归服曹魏(后被西晋取代)。宝鼎三年(268年),吴末帝孙皓派遣交州刺史俊、前部督军修则等率军征讨,结果失败,军卒溃散。于是孙皓悬旨征召平息祸乱的将领,满朝官员都认为谷朗曾任职广州,素有威望,堪当此重任。

建衡元年(269年)十一月,谷朗率兵经番禺、牂牁进军交趾,讨伐吕兴,于建衡三年(271年)擒杀西晋所置守将,使得交趾降服,九真、日南归顺。谷朗因功任部南州,不久后升任九真太守。凤凰元年(272年),谷朗病逝于任所,归葬耒阳。为昭示谷朗的功绩,谷朗嗣孙谷起凤、谷尚志等人刊刻了《谷朗碑》。

艺术鉴赏

风格

《谷朗碑》是隶书楷书过渡的字体,亦隶亦楷,书法凝圆规整,含蓄古雅,既可见到隶书的影子,又初具了楷书的规模。其笔画已去波挑,逐渐由隶书波磔向平直演变,隶书明显之波折几乎消失,字形也逐渐由隶书的扁平逐渐向方整演化,但脱胎未换骨,仍留浓重汉隶特色,楷书的笔法尚未成熟,显得幼稚拙笨,表现且有趣有味,有艺术感染力。

技法

《谷朗碑》用笔浑厚圆润,起收藏锋严谨,方圆兼备。横波较少而含蓄。捺波或钩波变化生动,如“氏”字、“也”字、“义”字、“先”字、“秦”字等神采各异,无雷同之感。转折处方而不锐,力度内在。结体则已显楷书意味,但仍以隶书为主,紧凑而简洁,字形近方正或略长。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均紧而不密,疏而不散。独体字沉稳而活泼。不少字力求险要,如“谷”字、“氏”字、“字”字、“行”字、“纯”字等打破了一般结体规律。章法则求宽松,尤竖行各字间距离较大。全篇齐整统一,有庄重感,节奏平

作品评价

清代书法家翁方纲:其字遒劲,亦有汉分隶法。(《两汉金石记·卷十八·附吴九真太守谷朗碑》)

清代献学家严可均:隶法不恶,刻手极拙。(《严可均集》)

清代书画家瞿中溶:文词古雅,隶体端劲有法,去东京未远,尚多汉人遗意,当与汉碑同为墨林之宝藏。(《金石碑拓善本掌故(一)》)

历史传承

《谷朗碑》原在湖南耒阳市城东五里谷府君祠内,清代移至耒阳城北杜工部祠。20世纪50年代初,蔡侯祠维修时移置蔡侯祠。1966年,《谷朗碑》被砸为三截,并弃之水塘。1979年,《谷朗碑》被从水塘中捞出,经修复后仍置于蔡侯祠。2004年,在蔡侯祠西南辟建谷朗碑苑,苑中建仿汉碑亭,将《谷朗碑》安放其中。碑两侧原有谷朗后裔题名,清初尚存,后渐磨灭。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血源性骨髓炎是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血源性骨髓炎是化脓菌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进入血流传播并定位于骨组织而引起的炎症。血源性骨髓炎繁荣特点时骨质破坏、坏死和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由于骨骼感染引起骨质破坏,形成死骨,常转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甚至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功能。病理特点病理特点是骨质破坏、坏死和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如脓液早

  • 1946年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大学生节”又称“世界大学生节”、“世界学生日”、“国际学生日”。1946年,世界各国学生代表于布拉格召开全世界学生大会,宣布把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大学生节”,以加强全世界大学生的团结和友谊。节日的设立是为了控诉暴徒血腥的罪恶行径,为了纪念反法西斯的大学生运动,为了在大学生中倡导追求和平

  • 2011年11月17日:世界早产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世人更多关注早产问题,加强相关研究,采取有效行动,减少早产导致的健康问题和死亡。据估计,每年有1500万出生的婴儿是未能完成37周妊娠的早产婴儿,其中有100万例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是继肺炎之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

  • RCEP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RCEP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提出的。由于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WTO谈判受阻,面对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些负面影响,要想在世界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有新发展,就必须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此,部分国家之间实施“零”关税,相互开放市场,密切合作关系,来寻求合作发展。这是东盟提出建RCEP的相关形

  • 巫蛊之祸牵连了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很多人都不了解巫蛊之祸死了多少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里了解一下吧。诗中云: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古代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尤其是汉武帝,他提拔人才,开疆拓土,使汉朝的国力达到了空前的强大。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位文治武功的成功帝王,一生造成了三次巫蛊之乱

  • 汉朝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汉武帝晚年多病怕死,所以相信方生术士的鬼话。多疑的汉武帝认相信用人偶扎针埋于地可以祸害别人,即所谓“巫蛊之术”。汉武帝晚年爆发了极为惨烈的“巫蛊之祸”。武帝晚年为什么会导致巫蛊之祸?首先是因为汉武帝晚年多病多疑,总怀疑有人要害他,而宠臣江充摸透了他的心理,说汉武帝身体不好是因为皇宫中有蛊气。于是汉武

  • 如果西汉没有发生巫蛊之祸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历史上的秦汉时期,是中国最为强大的一个时代之一。我们后世所津津乐道的两位雄主,也正是秦汉时期的秦皇汉武。其中秦始皇的功绩是结束了春秋战国六百年的乱世,统一了六国,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而到了汉朝,前几任皇帝虽然都颇有功绩,但都赶不上秦始皇的丰功伟业,直到汉武帝时才创造出堪比秦始皇的功绩。但汉武帝

  • 咸平之治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咸平之治,是指北宋宋真宗赵恒在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出现的治世。宋真宗统治时期,勤于政事,任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人打理政事,政绩有声有色,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注意节俭,铁制工具制作技术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又引入占城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

  • 咸平之治的背景与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宋朝开国不到40年、国家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宋真宗的治理下还出现了咸平之治。经济繁荣,边贸红火,贡赋通达,税收富足,北宋的统治日益巩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咸平之治,是指北宋宋真宗赵恒在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出现的治世。宋真宗统治时期,勤于政事,任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人

  • 咸平之治还有哪些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宋真宗在即位之初,广开言路,勤政治国,较清明的政治和日趋繁荣的经济,使北宋社会出现了“咸平之治”的小康局面。但是人无完人,皇帝也是如此,加上时代局限性,导致咸平之治还有许多不足。咸平时期正处于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时期,北宋经济复苏,国力猛增,制度清明,人文鼎盛,人口数量亦成倍增长。有宋一代,素以富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