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昌起义的起因经过结果

武昌起义的起因经过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50 更新时间:2024/2/8 4:32:39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起因

保路运动亦称“铁路风潮”。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湘、鄂、粤、川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推举立宪党人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以“破约保路”为宗旨,参加者数以十万计。清政府下令镇压。

1911年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罗纶、蒲殿俊等保路同志会代表,枪杀数百请愿群众。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处保路同志会。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将各处电线捣毁,沿途设卡,断绝官府来往文书。1911年荣县独立,荣县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声。

经过

前夕策动

清朝廷为扑灭四川的人民起义,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

1911年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联合反清。并决定请黄兴、宋教仁或谭人凤来鄂作起义指挥,主持大计。

1911年9月24日,两个革命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决定10月6日发动起义。各标营党人代表均参加,通过“人事草案”和“起义计划”,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

南湖炮队党人暴动未果。炮队事件后,清湖北当局下令收缴新军部队子弹,同时增强市面军警力量,盘查甚严。当局召集官长会议,决定军队提前过中秋节,八月十五日不放假。

1911年9月28日,湖南党人焦达峰函告武昌起义指挥部,10月6日起义湖南准备未足,请展期10天。再加上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未能赶到武汉。起义指挥部决定10月16日湘鄂两省同时发难。

临时决定

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秘密泄露。并拘捕刘同等6人,随即引渡湖北当局。

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情急之下,革命党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但武昌城内戒备森严,各标营革命党人无法取得联络,当晚的计划落空。

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

星夜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此时,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武昌城内的29标的蔡济民和30标的吴醒汉亦率领部分起义士兵冲出营门,赶往楚望台;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

1911年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第八镇司令部。并命已入城之炮8标则在中和门及蛇山占领发射阵地,向督署进行轰炸。

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湖广总督瑞澄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司令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1911年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学习的同盟会员何贯中第一时间得知起义发生的情况,立即将同寝室的李济深等同学组织起来,潜出校外,将清军南下的唯一大动脉漕河铁桥炸毁。漕河铁桥被炸,清军南下镇压起义运动的行程被耽搁,这不仅极大地支援了湖北武昌起义军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这为革命党人在全国范围内举事赢得了充裕的时间。

结果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911年10月11日夜、1911年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

  • 武昌起义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近代报纸《申报》详细记载了武昌起义的过程和事件,共有报道涉及百余篇,部分报道内容如下:1911年10月13日《申报》在2、3、4、5版登了《武昌革命》、《

  • 芷江受降的背景及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芷江受降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正式投降之前,派出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作为受降使节,在此地与中国陆军相关高级参谋人员商定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并在日本投降时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芷江受降”标志侵华日军开始同中国政府接触讨论投降的具体细节。随后的9月9日,中国战区范围内的侵华日

  • 网恋的优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网恋虽然是虚幻的,但是网恋也有好处,网恋有如下的优点:第一、真实:这里的“真实”已经是包括独立的、存在的、定型、稳固、全面的真实性,真实就是说网络是千真万确的、上网的人也是真人的。在某个时候人的思想、行为、语言、微笑、声音、表情等都是真实的,这是毋庸质疑的。当上网者在“茫茫人网”上早不来迟不到的遇见

  • 网恋是什么概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有一样东西已经流行很久,这就是上网。和上网一样流行的就是“网恋”。随着网络的普及,由于网络与爱情之间的某种契合度,人们发现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可同时满足对爱以及安全感的需求网恋——即以网络为媒介,借用聊天工具等进行互相聊天,进行人们之间的互相了解,从而相恋。同时,网恋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诈骗和危险,也是十

  • 网恋的特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网恋跟所有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没有一个好坏之分,最主要的是如何去把握这个度。只要把握好了度,那么一样可以幸福美满!特性虚拟性网络因为不真实所以浪漫。人有时因为现实而无法浪漫,只是为了精心维护其网络形象而不得不给自已加上一份人性和爱情。然女人大多是有浪漫情结的,那些因为恋爱或已婚多年的男人,在淡忘了女人

  • 网恋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恋开始进入许多人的生活。应该说,爱情是人的天性,网络是一种工具。但由于对网络的不正确使用,以及不良的心理,扭曲了人们对网恋的认识。网恋的注意事项想办法让自己冷静一段时间在一开始进入网恋的时候,很多人都容易头脑发热,特别是女生,很容易受到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跟支配,再加上对方糖衣炮弹的轰

  • 见光死的本意和网络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见光死是一个口语俗语,一指见到光亮就会死去,常用来形容生命力脆弱、抵抗力差、对特定生长环境的依赖性强,这里的光被理解为“不利的条件”;二指一些在幻想中、文艺或影视作品中存在的美好事物,一旦真实地搁置在现实环境中就变得不堪一击,所有的美感都荡然无存,形容现实与理想差距巨大,多用于形容网恋,这里光指现实

  • 木马是什么病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木马病毒是指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一段具有特殊功能的恶意代码,是具备破坏和删除文件、发送密码、记录键盘和攻击Dos等特殊功能的后门程序。木马病毒其实是计算机黑客用于远程控制计算机的程序,将控制程序寄生于被控制的计算机系统中,里应外合,对被感染木马病毒的计算机实施操作。一般的木马病毒程序主要是寻找计算机后

  • 藏羚羊的奔跑速度有多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藏羚羊属于有蹄类牛科哺乳动物,身材矫健,体型比牛小一些。藏羚羊四肢健壮有力,奔跑速度极快,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能飞奔出80公里的时速,来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黄色的尘埃。藏羚羊具有特别善奔跑的优点,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70~110公里,即使是妊娠期满临产的雌藏羚,也会以很快的速度疾奔,它还是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