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战争背景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战争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0 更新时间:2024/4/6 16:04:04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由于1947年由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所引起的矛盾冲突。从1948年5月15日凌晨开始(冲突从1947年11月开始),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拉伯国家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它使以色列成为独立的国家,将巴勒斯坦英帝国托管地的剩地区分成分别由埃及和外约旦控制的地区。

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战后划分的巴以停火线(“绿线”)使得以色列领土比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扩大了6200平方公里,这条分界线也逐渐被国际社会乃至阿拉伯世界所认可。

战争背景

历史问题

中东地区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而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万平方公里,它衔接亚、非、欧三大洲,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巴勒斯坦则位于中东的中心地带,西濒地中海,南邻西奈半岛,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长期以来,巴勒斯坦一直是强邻和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的情况。

历史上,巴勒斯坦最早的原始居民是迦南人。他们在公元前约4000年从阿拉伯半岛东部沿阿拉伯海一带到这里定居。公元前13世纪,克里特岛和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人移居迦南,将该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人的土地”。这个名称沿用至今。此外,巴勒斯坦早期还有阿穆尔人和亚兰人等部落居民。

犹太人古时称为希伯来人,他们和迦南人、阿拉伯人、等都是西亚古代闪族的后裔,他们同其他古老民族一起曾共同生息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来国,以后分裂为两个国家,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

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消灭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东方新崛起的巴比伦王国占领犹太王国,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了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时代。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犹太人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

在亚述人和巴比伦人之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等外族轮番占领。

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西亚大片土地,并攻占耶路撒。亚历山大的统治,打破了各民族和各国之间的隔绝状态,各被征服国家的民族开始杂居交往。犹太人从此也逐渐疏散到南欧、北非、和中亚等地区,这是犹太人的第二次大流散。

犹太人的第三次大流散是在罗马帝国期间。公元前二世纪初,罗马帝国不断强盛,并东大力扩,于公元前63年先后侵占了耶路撒冷和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为反抗罗马人的入侵,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史称“犹太战争”。

特别是公元115年的最后一次起义,曾给罗马帝国以沉重的打击,把罗马驻军赶出了巴勒斯坦南部,并占领耶路撒冷。但起义于公元135年失败。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直到20世纪初,除了一直居住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外,其它散落在外的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公元7世纪,出生在阿拉伯半岛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统一了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各民族和部落(参见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后又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帝国后,其居民、宗教、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一直到21世纪。

16世纪50年代,新兴的奥斯曼帝国不断向外扩张。巴勒斯坦从1518年起纳入帝国版图,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400多年。由于奥斯曼帝国鼓励传播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因此,这里的阿拉伯民族特征始终没有改变。

此后的几百年,巴勒斯坦一直是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以及少量的犹太人居住,直到20世纪初。期间他们抗击十字军等侵略者,同当年的“犹太战争”一样,当地的阿拉伯居民也付出了大量的牺牲。

可以说,公元一世纪以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为数很少,1880年只有两万多人,1918年也只有五六万人,仅占当地居民的8%。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犹太人在公元一、二世纪起离开巴勒斯坦之后,流散到世界各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他们的处境很悲惨。中世纪欧洲各国,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而犹太教被视为异端邪说,它们对犹太人实行种族歧视、迫害甚至屠杀。从13世纪到15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犹运动”,特别是19世纪末发生在沙皇俄国的排犹运

  • 至今无法破解的禹王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文字,每字径约17厘米,分为9行篆刻,共有77个字,碑高1.7米,宽1.4米,字体与甲骨钟鼎不同,也与籀文蝌蚪不同,形如蝌蚪,且苍古难辨,但在尾行空白处有楷书“古帝禹刻”四个字,禹王碑字体奇特古老,破译艰难,据说著名历史学家兼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三年,仅破译

  • 为何会巴以分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位于亚洲西部,版图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历史上,巴勒斯坦一直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混居之地,公元前12世纪末,犹太人祖先希伯来部落迁居巴勒斯坦。公元前11世纪,智慧而善商的犹太人在此地建立了希伯来王国,曾经强盛一时。公元70年,古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犹太

  • 我想静静是啥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网络用语:别找我,我想静静,别问我静静是谁。原意是“让我静一静”,在网络中多半被(故意)曲解为“我想念静静”。因为“静”字多为女性用名。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我想静静”入选2015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文名:我想静静外文名:I want

  • 中国最冷小镇的煮冰排奇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受冷空气影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气温骤降,室外温度达到今年入冬以来最低值-27℃。2020年11月9日,呼中区境内呼玛河出现了被当地人称之为“煮冰排”的自然景观。玛河上空水雾缭绕,大小不一的冰块在河中顺流而下,两岸雾凇美景为呼玛河“披”上了神秘的“白丝带”。在雾气的映衬下,冰块在呼玛河中约隐约现

  • 婚前检查有哪些项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婚前检查,指的是结婚前对男女双方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生殖器检查,以便发现疾病,保证婚后的婚姻幸福。婚前检查对于男女双方都有着重大意义。婚前检查的内容包括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两大部分。婚前检查内容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检查内容一、询问项目 1.了解双方是否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双方出

  • 婚前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婚前检查和咨询是一次全面、系统的健康检查,同时又有所侧重。检查意义第一,有利于双方和下一代的健康。通过婚前全面的体检,可以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和疾病,从而达到及早诊断、积极矫治的目的,如在体检中发现有对结婚或生育会产生暂时或永久影响的疾病,可在医生指导下作出对双方和下一代健康都有利的决定和安排。第二,有

  • 以色列独立战争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在以色列建国之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开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微占优势。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

  • 埃塞俄比亚的国花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马蹄莲,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粗壮草本。马蹄莲叶基生,叶下部具鞘;叶片较厚,绿色,心状箭形或箭形,喜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马蹄莲在欧美国家是新娘捧花的常用花。也是埃塞俄比亚的国花。形态特征多年生粗壮草本,具块茎。叶基生,叶柄长0.4-1或者1.5米,下部具鞘;叶片较厚,绿色,

  • 盒子炮是什么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盒子炮,中国又称驳壳枪,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也称为匣子枪;如配备20发弹夹则被称为大肚匣子。其枪身宽大,因此又被称为大镜面。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手枪是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