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内瓦会议的历史意义

日内瓦会议的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32 更新时间:2024/2/4 10:23:12

日内瓦会议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来说是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的。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通过这次会议,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看到了中国的平外交政策,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当中新中国的分量。

促成印度支那实现和平

1、促使会议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基本原则达成协议日内瓦会议初期,中、苏、越三国领导人曾就实现印度支那和平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奠边府战役胜利后,越方代表对南北划界产生了动摇,并希望将老挝、柬埔寨和越南问题一起解决。但中、苏两国最终说服越南代表接受了周恩来提出的《关于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建议。

同时中国代表团在会外与英法代表频繁接触,最终中英就印度支那问题达成沟通和谅解。同时在英国的帮助下,中印关系也得到缓和。5月29日,在中国代表团建议的基础上,会议通过了英国代表团提出的建议,决定法越双方共同研究停止敌对行动后的军事部署问题,并尽快会议提出报告和建议。

2、推动会议在柬埔寨和老挝问题达成协议 在印度支那的抗法斗争中,他们曾经与越南人民军队共同作战,但从日内瓦会议开始后,越南代表就否认老挝和柬埔寨的政府,并希望在“普选”基础上,建立印度支那联邦。但这一建议被英、法、美所否决。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对越南和英法两边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外交活动,最终促成越南做出让步,同时与英法代表达成初步意向。6月18日会议上,各国代表(美国除外)以周恩来提出的《关于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的建议》为基础,集体通过了《关于在老挝和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议》。

3、力促法越双方达成协定 对于军事集结区的划界问题,法越双方都不愿意让步。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一方面抓住机遇,主动与新上台的主和派法国领导人孟斯—弗朗斯进行会晤;另一方面积极与苏、越领导人进行沟通,最终促成7月20日法越双方就越南军事分界线和老挝、柬埔寨的停火和政治解决达成协议。次日,举行了最后一次全体会议,除美国和南越代表外,其他国家均支持法越双方公布的停战协定,印度支那和平终于实现。

抓住机遇,发展对外关系

1、推动中英关系发展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由于英国对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以及随后在朝鲜战争中出兵参战并跟随美国对中国实行禁运,中英停止建交谈判。朝鲜战争后,许多西方国家对美国继续坚持对中国的贸易封锁和禁运政策产生不满,尤其是英国。

日内瓦会议召开以前,中国政府就决定在会议之外与英国代表进行接触。会议期间,英方对中方释放出较为友好的态度,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抓住机遇,与英方进行了频繁接触,这种做法对6月17日中英两国发表联合公报起了促进作用,联合公报宣布中国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随后在英方盛情邀请下,中国还组织代表团对英国进行了贸易访问。

2、搭建中美沟通的桥梁 日内瓦会议召开前,中美呈对立关系,美国甚至打算联合英法对印度支那采取直接军事干涉,但英国拒绝参与,美国的军事干涉行动才没有正式展开。虽然从日内瓦会议开始一直到第一阶段结束,中美两国代表团一直处在漠和紧的情绪中,但随后情况出现了转机。

通过英国代表的牵线和双方富有诚意的接触,促成了中美双方代表就美国在华被押人员和中国侨民和留学生滞留美国等问题进行了4次正式会谈,并达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通过多边外交场合推动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尝试。虽然这次尝试在改进中美关系的作用上并不明显,但在中美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并为1955年正式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铺平了道路。

对中国外交的作用和影响

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会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次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确保了中国南部边境地区的相对稳定,明显改善了中英关系,架起中美沟通的桥梁。日内瓦会议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国与印度支那的关系、中国的对外政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崂山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崂山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概况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

  • 戚家军的鸳鸯阵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一五六一年,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在台州之战中一个月连战九场,而战果却是戚家军阵亡九人为代价,累计斩首、生擒倭寇近五千四百多人,在当时那个时代,曾经出现过十几个倭寇追着几千明军追杀的场面,而这一次,倭寇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反而在戚家军的打击之下,全军覆灭。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后来的福建之战中,在横

  • 有哪些出名的冰瀑景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冰瀑(icefall)是因天气寒冷,水流到低于零摄氏度的地表后与岩石冻结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其名景点有黄河壶口瀑布、天生桥瀑布等。气温骤降时,夏日里泉水叮咚的山谷中,却点缀着一条条银装素裹的冰柱,往日流水潺潺的河溪凝结成洁白的“玉带”在山间舞动,更有宽阔的巨型冰瀑高悬在崖壁之上,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

  • 虹吸效应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虹吸效应,又称虹吸现象,物理上原本是指由于液态分子间存在引力与位能差能,液体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虽然水两边大气压强相同,但由于水位差,水压大的一边由于重力下流,水压小的一边由于大气压上流,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加水压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容

  • 狼筅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狼筅(音xiǎn),古代兵器之一。又名长枪,亦称做狼牙筅,狼筅原是明朝矿工起义军发明,后为戚继光抵抗倭寇时所操练“鸳鸯阵”的武器配置之一。其械形体重滞,械首尖锐如枪头,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状。附枝最长60厘米,最短25厘米。杆长5米。头与杆均为铁制成,重约3500克(纪校新书称牙筅重7斤

  • 荆轲刺秦王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首级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

  •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刮骨疗伤”一词我们最早接触的时候是在初中阶段,那本厚厚的历史书里面简要的给我们讲述了华佗走马行医的一生,里面曾简单给我们提起过华佗如何给关羽“刮骨疗伤”。那么这件事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还是这只是小说情节需要来进一步夸大华佗的医术高超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还原事情的真相。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关羽为

  • 《青囊书》有没有失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华佗之死,很多人都会想到是被曹操杀害了,不过这一切也都只是演义小说而已,真正的华佗之死,其实并不是曹操造成的,可以说是是他自己造成的。而相传华佗生前写了一部书名为《青囊经》,是一本医术,但是最终却被华佗烧掉了,这是真的吗?为什么有人认为,其实青囊经并没有失传?如果真的没有失传的话,那书现在究竟在

  • 静音车厢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静音车厢”可为旅客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旅行环境,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2020年12月24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车厢介绍乘车要求 乘客在该车厢内需要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干脆关闭掉,如果要听电

  • 智利军服为什么像纳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纳粹是二战时希特勒领导的代称,残暴无人性。随着战争结束,纳粹也被粉碎,可是人们惊奇的发现南美洲的国家智利的军服竟然与纳粹高度相似,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像的不是纳粹,而是普鲁士军队,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队,智利军队学习德军是在硝石战争之后,受到了普法战争的影响,当时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说法,普法战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