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京故宫午门在历史上有什么用途

北京故宫午门在历史上有什么用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26 更新时间:2024/2/8 4:35:23

午门是北京故宫紫禁城的正门,平面呈“凹”字形,其形制与南京故宫午门一致,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简介

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门城楼在明代也称之为五凤楼。《春明梦余录》上说:“午门即俗所谓五凤楼也。”其实,这种俗称的来源,比午门早得多。

《明一统志·庐州》记载:“五凤楼在府城上。唐天祐中,张崇筑城创楼,凤集其上,因以纪瑞。”五代时,梁太祖曾在洛阳重修五凤楼、朝元殿。这时已有命名为五凤楼的建筑物和城楼。至于成为宫城门楼的名称,则见于《宋史》的记载:在西京洛阳有“宫城周回九里三百步。城南三门,中曰五凤楼”,并注:“因隋唐旧名”。

明清也把午门称为五凤楼,沿用了从隋唐时期流传下来的五凤楼之名。午门上部为门楼一座,两翼俗称“雁翅楼”,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可见明清也把午门称为五凤楼,当是从隋唐、宋代流传下来的。

地理环境

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

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沿袭自南京故宫,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历史用途

立诏

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皇帝在立春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农历十月一,颁发次年历书。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刑罚

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

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1519年)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著名心学大家阳明因弹劾当朝大太监刘瑾被着以廷杖也在此地。

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所以民间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

彰显皇威

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石台孝经》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石台孝经》,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解并书,太子李亨(唐肃宗)篆额,镌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碑文隶书,十八行,行五十五字,书法工整,丰腴华丽,结体庄严恢弘。原石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长方柱体,四面刻字,高620厘米,宽120厘米。碑顶雕刻着灵芝云纹簇拥的双层花冠,碑座底下有三层石台,所以被称

  • 真珠舍利宝幢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真珠舍利宝幢一般指宋真珠舍利宝幢。此展品为宋代的文物,是用珍珠等七宝连缀起来的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现收藏于苏州博物馆。真珠舍利宝幢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制作的一件珍贵的佛教艺术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用珍珠等七宝连缀起来的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形态宝幢通高122.6厘米,发现之初被放置于两层木函之中。

  • 古代吸杯的灵感来自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吸杯是中国古代雅文化中的饮用工具,来源于传统的碧筒杯。碧筒杯是用荷叶的梗当做吸管,吸杯以此为灵感,将杯具把手做成中空状连接杯底,把手就又有吸管功能,算是古代的吸管了。饮用方式杯身外壁一侧有一吸管斜伸出来,吸管底部与杯底相连,内有一圆孔,吸管顶部刻画有线条。既是杯把手,也是吸管。碧筒杯吸杯在中国雅文化

  • 龙骨水车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龙骨水车亦称“翻车”、“踏车”、“水车”,省称“龙骨”。汉族历史上的灌溉农具,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这种提水设施历史悠久。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结构其结构是以木板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一。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

  • 冬天手为什么会脱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许多人在冬天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手部经常会脱皮,而且每次一脱就会非常的严重,面积也非常的广,这种情况对于男生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大的事情。但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手部的脱皮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想和男朋友牵个手都会觉得不好意思。那么你知道手部脱皮的原因有哪些吗?我们又应该如何来解

  • 明末三大案之移宫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光宗去世后,西李据守乾清宫,与心腹太监魏忠贤要挟皇太子。李氏还要求官员要先将奏章给她看,再给朱由校看,导致强烈反弹。群臣也因此联合要求西李移宫。在群臣催促下,西李不得不移出乾清宫。结果四年后,熹宗又封西李为康妃,次年更颁布《三朝要典》,颠倒三大案的黑白。案件始末弄明白移宫案的前前后后,还要从光宗的宠

  • 明朝大礼议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是明朝历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大礼议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争论,即对明武宗遗诏如何诠释的问题,是明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继嗣、继统之争大

  • 明末三大案之一红丸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光宗是太子之时,就宠爱两名李氏选侍,分别为“东李”和“西李”。其中西李最为得宠。郑贵妃与西李暗中交结,郑贵妃向光宗提请西李为皇后,西李提请郑贵妃为皇太后,后因大臣反对而作罢。光宗因过度纵欲,即位五天后就得了腹泻之疾。光宗服用了一位与郑贵妃关系密切的太监崔文升所进的药物,结果病情加剧。西李以侍奉为由入

  • 明末三大案之梃击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梃击案发生于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一位名叫张差的男子手持木棍闯入皇太子居住的慈庆宫并打伤守门宦官李鉴,后被捕。后经审问,显示郑贵妃与此案有关。由于当时审案人员都是浙江籍人士,而当时的浙党领袖方从哲与郑贵妃关系良好,因此颇受人质疑。结果当时的陕西籍刑部主事秘密审讯了张差,结果招出郑贵妃与此确有关系。郑

  • 珠峰历史高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2020年12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珠穆朗玛峰(英语:Mount Qomolangma;Mount Everest,藏语:ཇོ་མོ་གླང་མ་,尼泊尔语:सगरमाथा),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是世界海拔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