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瓮棺葬起源

瓮棺葬起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21 更新时间:2024/2/18 20:26:21

瓮棺葬(urn burial),古代葬俗之一。古代以瓮、罐一类陶器作葬具的墓葬形式。多见于史前时代(中国流行于新石器时代直到汉代)。用来埋葬幼儿少年;但日本在绳纹时代和弥生时代有成人瓮棺葬。欧洲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一些化,还盛行以瓮棺盛放骨灰。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居住面下,也有专门的儿童瓮棺葬墓地。有人将洗骨葬和火葬的葬具称作藏骨器或骨灰瓮,以区别于一般瓮棺。

瓮棺葬出现于新石器时期时代至解放前,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这种习俗。瓮棺葬具绝大多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器。有的器物在出土时表面还留有一层黑灰或草泥土痕迹。在仰韶文化半坡等遗址中也有尖底瓶瓮棺或陶罐口部相对,瓮棺为横置。汉代瓮棺葬多由盆形和筒形的陶质器物套接而成。

婴幼儿瓮棺葬多出现在居住区,是体现当时人们对小孩子的体贴和爱护,以防止野兽对小孩子尸体的伤害;再或是因小孩太小,未行“成丁礼”,故不能埋进本族成年人的公共墓地。也有研究者认为瓮棺是死者实现转生前所居的模拟“子宫”,成人瓮棺葬的墓主是某些原始氏族部落的精英人物,用瓮棺葬埋葬这些精英和夭折的儿童是为了加速死者的二次转生。

这些陶瓮以及瓮盖不是专门烧制的,而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储物器随机拿来用于埋葬之用。因此,出土的瓮棺规格不同,形状各异,其中瓮盖也是由陶片、陶钵以及陶盆等随机组成的。众多的儿童瓮棺墓,既显示出当时社会生活水平低下儿童死亡率极高的现象,也说明儿童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此外,很多瓮棺底部或用作棺盖的盆上,大多有一个小孔,有的钻成很规则的圆形,有的则是敲击成不规则的形状,小孔上往往还加盖一块小陶片,其内表面还涂有红色颜料。

类型

瓮棺葬一般都埋在人们居住区的周围。其葬式除条四、第五类(尖底瓶葬)或是瓮与罐口对口的葬具为横置埋葬外,其皆竖立或稍作倾斜埋葬。仰韶文化中常见的几类瓮棺葬:

第一类:直筒罐(缸)与器盖合成。罐的口沿外壁附有五、六个倒勾状的“泥钮”,上面扣一个器盖,罐内放置有成人的头骨和四肢骨。伊川县土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两座这种瓮棺葬②。1960年与1962年夏,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曾两度去伊河流域考古调查,在土门仰韶文化遗址中先后共发现十多座同样的瓮棺葬。从罐内放置的成人头骨、肢骨和盆骨观察,皆是二次装入“瓮棺”的。但在这些瓮棺葬的附近未发现成人二次葬的土坑墓。

第二类:夹砂罐(瓮)与盆或钵合成。罐(或瓮)内置一小孩尸体,其上覆盖一个或两个陶钵,钵底部钻一小孔,此类葬俗在陕西宝鸡北首岭、西安半坡遗址发现最多。河南洛阳湾遗址、临汝大、陕西邠县以及河南省西南部的丹江沿岸⑨也有发现。

这类也有成人瓮棺葬(二次葬)。如1972年在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曾有发现。

第三类:豆与鼎合成,也有用器盖(三足盘)与夹砂罐作葬具的,均为小孩瓮棺葬,在鲁山邱公城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六座

第四类:两件半截尖底瓶合成。在洛阳王湾仰韶文化遗址中共发现三种不同形式的“小口尖底瓶葬”,计40多座。一种是尖底瓶的上半段与另一件的下半段合成<图四,1>;一种是两件尖底瓶的上半段合成;还有一种是两件尖底瓶的下半段合成<图四,3>。这三种葬具都是埋葬小孩的。通常都是横置,埋在房子的周围。

第五类:尖底瓶的上半段与直筒罐(缸)合成。内盛小孩尸体后横埋在住屋附近。此葬具曾发现于洛阳王湾仰韶文化遗址中。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布病是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布病一般指布鲁氏菌病,布鲁菌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或兽医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流行病学传染源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传染途径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

  • 闪爆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闪爆,就是当易燃气体在一个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聚集到一定浓度后,一旦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就会立刻燃烧膨胀发生爆炸。一般情况只是发生一次性爆炸,如果易燃气体能够及时补充还将多次爆炸。闪爆的威力相对比较大。闪爆的危害一、液化气易挥发、爆炸后波及范围广。在常温常压下,液化气极易挥发,液体遇空气后能迅速扩大25

  • 赤霞珠为什么会被称为酿葡萄酒之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种植葡萄品种,几乎是地球上最有名的红葡萄品种,具有酿造顶级葡萄酒的潜力,是许多世界顶级名酒的主要成分,赤霞珠被称为国际品种。在20世纪,赤霞珠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葡萄品种,直到1990s被美乐葡萄超越。赤霞珠(Cabernet Sauvi

  • 梅洛葡萄的形态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Merlot,以“梅洛”、“美乐”的称谓最为广泛,是一种18世纪末才出现的红葡萄品种。在波尔多的大部分产区都有种植,占了总的葡萄种植面积的58%,同时也是法国最为广泛种植的葡萄品种。在法国以外,还广泛种植于美国、意大利和东欧等世界各个地区。形态特征梅洛的果粒呈乌蓝色,体小皮薄,比赤霞珠(Cabern

  • 品丽珠葡萄品种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品丽珠为法国古老的酿酒品种,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特有的个性是浓烈青草味,混合可口的黑加仑子和桑椹的果味,因酒体较轻淡,在当地她的主要功能是调和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梅洛(Merlot),不过世界知名的Chateau Cheval Blanc(白马酒庄)却以她为主要成份。温度低

  • 一滴香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一滴香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成分是酶解肉膏、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等。单纯从成分上很难断定这瓶一滴香是否属伪劣产品,但通过化工合成或用劣质香油精都能做出这种一滴香来。经分析,“一滴香”是通过化工合成,营养价值不高,长期过量食用将危害人体健康。成分标明其主要成分为乙基麦芽酚、丙二醇、食用香料等。包装上同

  • 小维多葡萄在红酒中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Petit Verdot的法语意思是“小绿”,指的是该种葡萄由于成熟期太晚,葡萄浆果常常不能正常成熟而呈现出绿色。小维多主要分布于法国的梅多克(Medoc)地区,其起源尚不明朗。在波尔多地区,小维多的历史要早于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小维多本身具有非常深的紫红色和强烈的单宁,

  • 长相思葡萄品种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长相思(Sauvignon Blanc)原产自法国波尔多产区,适合温和的气候,特别喜欢生长在石灰质土上。主要用来制造多果味、早熟、简单易饮的干白葡萄酒。长相思(Sauvignon Blanc)的酸味重,香味非常浓,常有一股青草味。形态特征Sauvignon Blanc,中文译名不计其数,但以“长相思

  • 赛美蓉葡萄品种有什么典型香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赛美蓉,原产于法国的白葡萄品种,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最佳产地在法国和澳大利亚。在法国的波尔多地区,该品种是著名甜葡萄酒索泰尔讷的主要原料,也常与长相思葡萄混合酿制干型白葡萄酒。在澳大利亚的猎人谷(Hunter Valley),该品种的表现很出色,优质的酒经久存后可产生很大的变化,从一款极简单的干白葡萄

  • 贵腐葡萄酒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贵腐酒是的一种很珍贵的甜葡萄酒,因利用附着于葡萄皮上被一种称之为“贵族霉”的作用酿制而成,故名“贵腐酒”。贵腐酒的问世纯属偶然,也可以说带有很大的必然性。有一年因葡萄收获得太晚了,受“贵族霉”感染的葡萄呈半腐烂的干瘪状态。通常人们只能将其遗弃了,但有位名叫的匈牙利果农却利用它酿成了口味异乎寻常的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