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麻离青是什么东西

苏麻离青是什么东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04 更新时间:2024/1/30 3:16:38

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

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

简介

明代永乐年间,七次下西洋从伊拉克萨马拉地区带回一批“苏麻离青”料。明万历十九年(1591)《事物绀珠》“永乐宣德窑”条记载:“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苏麻离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代景德镇与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绘制花卉枝叶,明成化以后,渐被回青等代替。

来源

中国早期青花瓷器使用的釉下青料通称“苏麻离青”或“苏勃泥青”,其主要呈色剂——钴蓝料是从哪里来的?百年来,中国陶瓷专家一直在孜孜不懈地寻找答案。

明万历十七年世懋《窥天外乘》记载:“……官窑,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万历十九年高濂《遵生笺》亦有“宣窑之青乃苏渤泥青”的记载,随后的数百年,关于苏麻离青屡有著录,这也就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个巧合或推测。

具体是什么时间钴蓝料被商人带到中国不得而知,但从元代以及明洪武、永乐、宣德等中国早期青花瓷特殊的发色,并结合文献及现代化学分析,可以明证苏麻离青即是来自伊拉克萨马拉(Samarra)的钴蓝料。

从考察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藏中国元代青花瓷浓烈的波斯细密画风格和其优秀的质量,以及中国境内博物馆所藏大部分元代青花瓷质量多不可与之比拟,也可证实当时景德镇是用来料按订单加工,并精选上乘品质的器物用于出口。来自萨马拉的青花原料,也被以产地名称叫做苏麻离、苏渤泥。直至几个世纪后的今天,人们仍把它作为早期青花瓷进口青料的特称。

鉴定识别

鉴定或识别景德镇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青料的认识至关重要。元代及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器,大多以进口的苏麻离青为青料,并形成其独有的风格。认识苏麻离青的呈色及其主要特征,无疑对于上述历史时期青花瓷器的鉴识大有裨益。

景德镇历史上使用苏麻离青主要有三个时期,一是元代晚期,二是明洪武时期,三是明永乐、宣德时期。由于烧制工艺不同以及火候、还原气氛不同诸原因,苏麻离青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呈色情况有明显区别。这当中,尤以明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存世量最大,也最具代表性。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苏麻离青被哪种颜料代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苏麻离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代景德镇与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绘制花卉枝叶,明成化以后,渐被回青等代替。回青是一种蓝色颜料,主要用于瓷器烧

  • 古代的扶桑国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扶桑国,现多指日本。在古代文献中一说是指墨西哥,一说是指西域某古国,还有一说是指山东曲阜。总体泛指中国东部一国。多种说法扶桑国,现多指日本。在古代文献中所指地区存在多种说法。晚唐韦庄所著诗《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梁书·扶桑国传》:“文身国

  • 慧深是否到过扶桑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对于慧深是否到过“扶桑国”,“扶桑国”是日本或是墨西哥,仅就资料对《梁书》中的慧深是否果有其人,石鳯寺碑文中的慧深是否《梁书》中之慧深加以探讨。走访调查据石鳯寺碑文的记载,天台悯寺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天台山地处日照南部海滨,山虽不高,却有拔地而起之感,背后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是一个古人祭祀太阳神

  • 草蜱子咬了有什么症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草蜱子是沙漠里一种非常可怕的小生物,在草原和荒漠地带常见的一种小虫子,寄生在牛、马、羊、骆驼、等牲畜身上。刺猬身上最多。草蜱子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

  • 城濮之战的背景和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图称霸中原,企图北上。北方强国晋国自晋文公上位以来,实力逐渐恢复。晋文公知晓楚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起初,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他到了楚国时,楚成王热情招待他。闲谈中,成王问他:“你将来如回到晋国做国

  • 城濮之战的过程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退避三舍子玉率军急进,依托丘陵险阻扎营,两军对峙于城濮。晋文公

  • 晋楚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城濮之战”是《左传》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主要讲述了晋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其中大量的描写都是有关于战争场景的。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时局分布,也改变了各个国家的军事地位,尤其是作为当时强国的霸主楚国的失败,更是让人震惊,而楚国失败的原因也值得深思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内部关系晋文公长于收揽人

  • 古代以少胜多的四大著名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古代的战役什么的都还是比较的多的,也非常的精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这个古代战役中比较知名著名的4大战役,而且这些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的,有需要的网友可以一起来看看,下面我们也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一起回顾回顾古人都是怎么利用自己的智慧力挽狂澜的,感兴趣的朋友们别错过了!1、巨鹿之战(

  • 蚯蚓有什么作用和用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有三:消费者、分解者和调节者。通常认为,它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并不重要。进入分解子系统的能量一般只有3–6%被蚯蚓消耗;但若加上它在排泄物和蚓茧中所耗的能量,蚯蚓在系统能量传递中的作用会更大。蚯蚓通过取食、掘穴和排泄等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特性产生影响,这些因

  • 为什么会长冻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不仅仅是寒冷的冬季才会导致长冻疮的情况,有些患先天性的血管狭窄也会变成长冻疮的高发病人。所以到了冬天一定要注意多喝一些温热水去预防冻疮的发生。我们先来看一看导致冻疮发生的原因有哪些?长冻疮的原因第一,体质不一样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仔细的去观察,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人每年冬天都会长冻疮的情况。但是也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