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拉德反应是什么意思

美拉德反应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02 更新时间:2024/2/18 12:31:25

美拉德反应指的是含游离氨基的化合物还原糖或羰基化合物在温或加热时发生的聚合、缩合等反应,经过复杂的过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被称为羰胺反应。

除产生类黑精外,反应还会生成还原酮、醛和杂环化合物,这些物质是食品色泽和风味的主要来源。几乎所有含有羰基和氨基食品在加热条件下均能产生Maillard反应。Maillard反应能赋食品独特的风味和色泽,所以,Maillard反应成为食品研究的热点,与现代食品工业密不可分的一项技术,在食品烘焙、咖啡加工、肉类加工、香精生产、制酒酿造等领域广泛应用。

研究历史

早在1908年,A.R.Ling发现甘氨酸和葡萄糖混合液共热时会形成褐色的类黑精,并可以闻到香气。1912年,法国科学家美拉德(1878~1936,L.C.Maillard)对该现象进行了报道。

1953年,霍奇(J.E.Hodge)等人经总结归纳,把氨基化合物(如蛋白质、肽、胺、氨和氨基酸)和羰基化合物(如还原糖、脂质、醛、酮、多酚、抗坏血酸以及类固醇等)之间的一类复杂化学反应正式命名为Maillard反应(Maillard Reaction)或羰-氨反应(Amino-carbonyl Reaction)。

因其最终产物主要是棕色的类黑素,且无需酶的参与所以亦被称为类黑素反应(Melanoidin Reaction)或非酶褐变反应(Non-enzymatic Browning Reaction)。同年,Hodge提出了Maillard反应模拟体系及其反应历程框架,成为Maillard反应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5年,Tressl等人进一步发展和修订了Hodge的理论。随后,Hodge等人对Maillard反应原理作了论述,提出了较完整Maillard反应原理。

自20世纪50年代后Maillard反应一直备受关注,60年代的研究集中在对其挥发性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70年代和80年代初,Maillard反应的研究重点聚焦于模拟反应系统、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的风味化合物的分析研究。近年来,Maillard反应在中药现代化和疾病生理等研究中成为新的研究热点。Maillard反应自发现以来,在食品学、营养学、香料化学、毒理学以及中药学研究中成为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

目前,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理活性和保健功能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出美拉德反应与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有关美拉德反应的研究非常活跃,自1979年第1次美拉德反应国际大会以来,由国际美拉德协会(International Maillard Reaction Society)组织的系列会议已经开过10次,会议吸引了众多的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界的研究者参加。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揭秘巴恩斯无头悬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1879年,一名50多岁富有的英国寡妇,托马斯夫人被残忍杀害,警方只在泰晤士河的巴恩斯桥下发现了一些被人切碎的尸块,但头颅却神秘失踪。最终警方认定托马斯家的女仆是杀人凶手,被判绞刑,警方认为她杀害并肢解了主人,并做成肉酱分发给周围的小孩。但是头颅究竟去了哪里呢?这个悬案终于在百年后被破解。案件经过1

  • 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是1986年9月到1991年4月之间发生的10起案件,是韩国最严重的一起特大杀人案,受害人均为女性,年龄从十几岁到70多岁不等。案件被改编为电影《杀人回忆》。1986年至1991年间,韩国京畿道华城市太安镇一带。有10名女性依次被害,杀人犯始终未被捕,最终成为未解决的杀人事件。19

  • 首个辣条博物馆在长沙开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2020年11月1日,中国首个辣条博物馆在长沙黄兴步行街正式开馆,该博物馆由辣条发源地湖南平江县食品行业协会建造,通过介绍辣条的起源与发展,并用科学的方式展示了辣条的生产与检测,让市民近距离了解辣条。开馆当天,大批游客和市民排着长队,等候进入辣条博物馆。平江县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徐望辉表示,目前,全国有

  • 棱镜计划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号为“US-984XN”。根据报道,泄露的文件中描述PRISM计划能够对即时通信和既存资料进行深度的监听。许可的监听对象包括任何在美国以外地区使用参与计划公司服务的客户,或是任何与国外人士通信的美国

  • 莱克星顿的枪声是什么事件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来克星顿的枪声”亦称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1775年4月19日,在来克星顿(Lexington)打响第一枪的美国独立战争。这场战争从1775年至1783年,持续8年之久,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终。具体经过1775年4月18日晚,天空漆黑一片,两匹快马从波士顿向康科德方向

  • 邦克山战役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邦克山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战役共造成1000多名英国士兵和约400名美国爱国者伤亡。战役结果表明经验相对不足的美军在战场上能直面英军。战争背景1775年4月,在莱克星顿和康科德之战后,英军被围困在波士顿。波士顿坐落于一个半岛上,被宽广的水域环绕,英国军舰就停泊在附近。闻此消息,

  • 七擒孟获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七擒孟获,又称南中平定战,当时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豪强孟获亦有参与,最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南人叛乱223年,益州郡大姓雍闿趁蜀汉皇帝刘备因夷陵之战中大败,在永安病逝之际,杀死太守

  • 七擒孟获的经过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为维护国家统一,削除地方割据势力,采取了著名的南征军事行动,最终平定了南中的广大地区。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从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南中地区进行治理,将汉族先进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传播到这一地区。诸葛亮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 子午谷奇谋究竟是什么计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三国时期诸出祁山准备收复中原时,魏延曾提建议自己引兵从子午谷的小路过,让孔明带大部队从大路过,长安太守夏侯楙并非将才,魏延就可以杀他个措手不及

  • 苹果11月11日再开发布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11月3日凌晨,苹果发布邀请函,确认将于当地时间11月10日(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1日凌晨2点)在Apple Park举办发布会,这也是今年的第四次线上发布会。首款自研芯片的Mac要来了?关于这次发布会的内容,关注度最高的可能就是苹果首款自研电脑芯片。苹果首款自研电脑芯片的信息,是在WWDC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