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利沃尼亚战争的过程

利沃尼亚战争的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36 更新时间:2024/1/18 17:31:22

利沃尼亚战争(Livonian War),是由于俄国沙皇伊凡四世(伊凡雷帝)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波罗的海东岸土地而与利沃尼亚骑士团、波兰、立陶宛(1569年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和瑞典、丹麦-挪威联合国进行的战争。持续时间从1558年开始,至1583年以俄国的最终失败告终。

过程

在1503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和利沃尼亚骑士团签订了为期50年的和约,伊凡四世以延长条约期限为由利沃尼亚骑士团提出了丧心病狂的要求:在俄国和波兰立陶宛发生战争时,骑士团必须保持中立,并让俄军借道通过,骑士团还必须在3年之内付清过去50年应向俄国缴纳的赔款。

骑士团的回应是与立陶宛缔结了军事同盟。(1557年)于是,伊凡四世便于1558年初,向骑士团索要4万塔勒的赔款,但是骑士团一时哪能凑得齐这么多钱?于是,伊凡四世便以背约为由将俄军开进了利沃尼亚。

俄军于1558年1月开始进攻立窝尼亚骑士团,同年就占领了纳尔瓦和杰尔普特(今塔尔图),利沃尼亚东部几乎全部沦陷,俄军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利沃尼亚人眼见自己马上就要玩完,纷纷寻求外国庇护,1559年骑士团和里加大主教接受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西格蒙特二世·奥古斯都的保护,厄塞尔主教接受了丹麦国王的保护。

这时俄国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歧,部分贵族主南侵克里米亚汗国,俄军这才暂缓了对利沃尼亚的进攻,甚至还一度议和。但很快,风云突变,主张南进的大贵族达舍夫被沙皇给软禁了,俄军马上发动了新的进攻。

1560年,俄军占领马林堡和费林等地。1561年,骑士团瓦解,波兰、立陶宛、丹麦、瑞典这时也想插手利沃尼亚以分得一杯羹。立窝尼亚本土被立陶宛占领,库尔兰归属波兰,瑞典乘机占领爱沙尼亚北部及其主要港口列维尔,厄塞尔则归了丹麦。

本来俄国此次行动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但伊凡四世一心想要独吞整个利沃尼亚,于是,他于1562年打响了对立陶宛的战争。1563年,伊凡四世亲率俄军攻占立陶宛所属罗斯古城波洛茨克。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西吉斯蒙德二世(Sigismund II)求和,被拒,双方只签订了一个临时的休战协定。

很快,硝烟再起,1564年俄军在乌拉河畔和奥尔沙两次战役中相继战败,因俄国发生内讧,总指挥A.M.库尔布斯基叛归立陶宛。同年秋,克里米亚汗国洗劫了俄国南部,俄军被迫两线作战,日益疲惫。在这时,被战事搞得心力憔悴的伊凡四世建立了“特辖制”用以对付一切可能有叛乱潜力的大贵族。

然而,虽然加强集权暂时还可以使沙皇集中力量对抗他国内外的敌人,但是,国际局势正在不断恶化。1569年,波兰和立陶宛合并,组成统一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史称“卢布林联合”),原本与丹麦作战的瑞典此时也抽出手来,于1570年发动了对俄战争,争夺利沃尼亚的反俄力量顿时大增。

与此同时,在南线,奥斯曼帝国于1569年将军队开进了伏尔加河流域,打算推翻俄国在喀山和阿斯特拉罕的统治,恢复穆斯林政权,土耳其和克里米亚的军队甚至还一度打到过莫斯科,并焚烧了外城(1571年)。为了应对这些,伊凡四世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丹麦国王的兄弟马格努斯,还让他成为了利沃尼亚俄占区的国王,沙皇打算以此拉拢丹麦,牵制住瑞典。

1571年,俄波两国签订停战协定。1572年西格蒙特二世病故,波兰暂时退出战争,稳定住了南线战局的俄国趁机对瑞典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到1577年底,俄军占领了除列维里和里加以外的立窝尼亚地区。1576年,斯特凡四世·巴托里(斯特凡·巴托里)当选波兰国王,率军攻入俄国腹地,形势急转直下。

1578年,俄军在温登战役惨败。1579年,巴托里率波军攻克了波洛茨克,1580年,又克涅韦尔、大卢基,1581年,波兰以十万大军包围普斯科夫,在俄国境内形成一条“波兰走廊”。同年,瑞军攻占纳尔瓦、科列拉,并向卡累利阿进军。到1581年末,芬兰湾南岸的出海口几乎全在瑞典军队控制之下。俄国再也无力支撑这场劳民伤财的战争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圣母血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圣母玛利亚是基督教新约圣经中耶稣的亲生母亲,圣母玛利亚的雕像,作为一种精神信仰,也是精神文化的象征。这样的雕像却与血泪有关系,不禁让人奇怪。这是发生在1995年意大利的事件,人们声称是与超自然力量有关,是灵异事件。关于圣母血泪的发现起因,普遍有两种说法,一是5岁小女孩无意中发现,还有一个便是奇维塔市

  • 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涿鹿之战,是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原始社会中晚期,逐渐形成了炎黄

  • 涿鹿之战的经过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阪泉之战以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关于涿鹿之战的记载较阪泉之战丰富得多,其中时代最早的是《列子·黄帝》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这十者均为十大部族图腾神

  • 涿鹿之战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后,各诸侯都愿归顺,一致拥戴他为天子。涿鹿战争之后,使华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对今天的汉族来说,则更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汉族今天占全国人口的94%,占世界人口约1/5,这不能不说与华夏族的始祖黄帝的功绩有一定关系。汉族本由华族发展而来,而华族是由华胥氏数千年同化其它民族而逐

  • 阪泉之战的时间和地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阪泉之战发生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通过这场战争,黄帝战胜了炎帝,炎帝归服了黄帝,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因此,这场战争是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与关键之战。这场战争的原因既有争夺领导权的因素,还有争夺宜农土地的因素。原来,黄帝与炎帝原先居住的姬水、姜水

  • 阪泉之战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黄帝统一华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

  • 桦树的分布范围和形态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桦树是桦木属植物的通称。全世界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少数种类分布至寒带。中国产29种。其中以白桦分布最广,由东北、华北到西北、西南都有。此外还有红桦、硕桦、黑桦等。桦树通常是灌木或中小型乔木,木材比较坚硬,抗腐能力差,受潮易变形,可作胶合板、细木工等用材,树皮可热解提取焦油,树的汁液可以制

  • 卤城之战是什么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老对手,双方交战无数,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司马懿还给了诸葛亮有力的一击,就是卤城之战。卤城之战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蜀军和魏军在卤城可能发生的战役。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四伐魏国,司马懿应战。双方在卤城大战,诸葛亮败于司马懿之手,史称卤城之战。不过,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不同的

  • 芸香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芸香(学名:Ruta graveolens L.):芸香科、芸香属茎基部木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支根多,根皮淡硫黄色。植株高达1米,各部有浓烈特殊气味。叶羽状复叶,灰绿或带蓝绿色。花金黄色,花柱短,子房每室有胚珠多颗。果皮有凸起的油点;种子甚多,肾形,褐黑色。3-6月及冬季末期开花,7-9月

  • 绿色贝雷帽是什么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绿色贝雷帽,是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的称号。这支部队一般以12人的分遣队独自作战,擅长非常规战、境外内部防卫、特种侦察、直接行动、反恐怖,并可以执行防扩散、人质解救、人道主义任务。绿色贝雷帽的每一名队员都是游击战大师,至少掌握一门外语,拥有自己的技术专长(武器、工程、通讯、医疗),也接受过全面的其他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