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休克怎么急救

休克怎么急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76 更新时间:2024/2/8 15:46:25

休克是临床上见的紧急情况,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救治,在休克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控制引起休克的原发病因,遏止病情发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1、一般紧急治疗

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保证脑灌注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比较正常的体温,低体温时注意保温,高温时尽量降温;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物维持血压。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人为搬动,可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但要防止呼吸和循环抑制。

2、病因治疗

休克几乎与所有临床科室都有关联,各型休克的临床表现及中后期的病理过程也基本相似,但引起休克的原因各异,根除或控制导致休克的原因对阻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尤其某些外科疾病引起的休克,原发病灶大多需手术处理。治疗原则应该是: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对原发病灶作手术处理。即使有时病情尚未稳定,为避免延误抢救的时机,仍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针对病因的手术。

3、扩充血容量

(1)血容量补充原则及种类大部分休克治疗的共同目标是恢复组织灌注,其中早期最有效的办法是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不仅要补充已失去的血容量,还要补充因细血管床扩大引起的血容量相对不足,因此往往需要过量的补充,以确保心输出量。即使是心源性休克有时也不能过于严格地控制入量,可在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尿量和CVP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皮肤温度、末梢循环、脉率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情况,判断所需补充的液体量,动态观察十分重要。当然最好在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楔压的指导下输液。

目前补充血容量的液体种类很多,休克治疗的早期,输入种液体当属次要,即使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也不一定需要全血补充,只要能维持红细胞压积大于30%,大量输入晶体液、血浆代用品以维持适当的血液稀释,对改善组织灌注更有利。随着休克的逐渐控制,输入液体的种类即需要细心选择,主要目的是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防止系统和脏器并发症,维持能量代谢、组织氧合和胶体渗透压。

(2)扩容剂选择原则如何正确选择扩容剂,应遵循的原则是:时刻考虑使用液体的目的,“缺什么补什么”,按需补充。其次,还要同时兼顾晶体及胶体的需求及比例。羟乙基淀粉作为临床常用的胶体之一,虽早期剂型存在对凝血及肾功能的影响,但随着新产品如HES130/0.4等出现,提高其在容量复苏中的使用价值。白蛋白在复苏中的作用,并没有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根本的改变。血浆绝不能作为容量复苏的胶体选择,其适应证应为补充凝血因子。

(3)纠正酸中毒患者在休克状态下,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常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这种酸性环境对心肌、血管平滑肌和肾功能都有抑制作用,应纠正。但在机体代偿机制的作用下,患者产生过度换气,呼出大量CO2。可使患者的动脉血pH仍然在正常范围内。由此可见,对于休克患者盲目地输注碱性药物不妥。因为按照血红蛋白氧离曲线的规律,碱中毒环境不利于氧从血红蛋白释出,会使组织缺氧加重。另外,不很严重的酸性环境对氧从血红蛋白解离是有利的,并不需要去积极纠正。

而且机体在获得充足血容量和微循环得到改善之后,轻度酸中毒常可缓解而不需再用碱性药物。但重度休克经扩容治疗后仍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时,仍需使用碱性药物,用药后30~60分钟应复查动脉血气,了解治疗效果并据此决定下一步治疗措施。

乳酸钠因需要在肝脏代谢才能发挥作用,休克时不应首选,因为休克可导致肝脏功能下降;5%碳酸氢钠可以直接中和血液中的氢离子,但要依靠肺肾的功能最终纠正酸中毒,可以静脉点滴200ml左右;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不仅直接中和血液中的氢离子,而且不增加血钠,一次可以静滴7.28%THAM40~80ml(加5%葡萄糖液稀释),但要注意呼吸抑制、低血糖、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还要防止外漏出血管,导致组织坏死。

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通过液体输注达到最佳心脏容量负荷,应用正性肌力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或应用血管舒缩药物以调节适宜的心脏压力负荷,最终达到改善循环和维持足够的氧输送。

血管活性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缩血管药和扩血管药。

(1)缩血管药物目前主要用于部分早期休克患者,以短期维持重要脏器灌注为目的,也可作为休克治疗的早期应急措施,不宜长久使用,用量也应尽量减小。常用的药物有间羟胺(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去甲肾上腺素等,使用时应从最小剂量和最低浓度开始。

(2)扩血管药物主要扩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以利于组织灌流,适用于扩容后CVP明显升高而临床征象无好转,临床上有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征象,心输出量明显下降,有心衰表现及有肺动脉高压者。常用的药物有异丙基肾上腺素、酚妥拉明(苄胺唑啉)、苯苄胺、妥拉苏林、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硝普钠、硝酸甘油、消心痛、氯丙嗪等。在使用扩血管药时,前提是必须充分扩容,否则将导致血压明显下降,用量和使用浓度也应从最小开始。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巩俐三页纸台词一条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得到演技认可。最近上映的电影《夺冠》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女排精神,还让人们为其中演员们的演技所折服。其中,巩俐饰演的郎平不仅被人称赞将郎平演活了,甚至还有人说比郎平更像郎平。而这就可以从刚刚爆出的拍摄花絮可以看出。该场花絮对应的是拍摄中巴大战前夜郎平4分钟的感情戏。

  • 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有很多人误以为神经病就是精神病,其实精神病与神经病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精神病是指人的大脑功能紊乱而突出表现为精神失常的病;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病变或机能发生障碍的疾病。精神病主要出现“精神失常”,而神经病则强调神经系统的组织的病变。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区别

  • 甘肃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这里人文历史厚重,旅游资源也众多,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到甘肃旅游也被评为一生必去地之一,那么到甘肃旅游有哪些经典景点必去呢?莫高窟被称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和“艺术与信仰的精神绿洲”的莫高窟,以其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 1940年东京奥运会为什么取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1940年东京奥运会是没有真正举办的一届奥运会。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件(亦称“七七事变”),随后爆发长达八年的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奥委会在军方压力下,宣布1940年日本为了纪念神武纪元2600年,要在1940年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而无法举行奥运会。申办背景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第二次世界

  • 邓伦国庆没接到伴郎的活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国庆连休8天,无疑是今年最长的一次假期,想必大家的行程都非常丰富,不少人还都选择在了这个节日举办婚礼,完成人生大事。转眼间小长假结束,没想到开工第一天,上热搜第一的居然会是“邓伦国庆没接到伴郎的活儿”。当我们搜“邓伦国庆”的时候,不难看到大批网友正惊讶于国庆这么好的日子,网上没有曝光邓伦当伴郎的画面

  • 石家庄十一子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都说娱乐圈是个名利场,最常见的就是人情寡淡的分分合合。很多明星在出道前也有着很多交心的朋友,但进入娱乐圈之后多多少少感情都会变淡,不过邓伦确是其中的一个例外,毕竟石家庄十一子不是白叫的。邓伦在出道且成为当红的明星后和自己的兄弟们感情丝毫没变,反倒是相互扶持更加坚固,那么石家庄十一子都是谁呢?石家庄十

  • 二战后期日本全民皆兵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二战时候,日本做到全民皆兵了吗?其实,“一亿玉碎”计划并非是空穴来风。日本国民的军事化素质教育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状态。二战打响后,日本国内的征兵数量大增,更重视预备役和普通成年男子的军事教育。在民众中和学校内都有专门的军事训练,所以日本要完成战争的紧急动员并不算难。按照这份方案中的统计数

  • 2019年10月11日:吉林陨石坠落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2019年10月11日凌晨约0时16分前后,一颗陨石可能坠落在东北吉林省松原市附近。根据相关资料,该次空爆中心位于东经122.9度,北纬44.3度,地处内蒙古通辽市东北75公里左右,松原西南150公里左右,长春西北200公里左右。撞击体直径2至4米左右,该次撞击事件可能有1至10千克的陨石到达地面。

  • 1889年10月11日:詹姆斯·焦耳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年12月24日—1889年10月11日),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沙弗特,英国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由于焦耳在热学、热力学和电方面的贡献,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

  • 1954年10月11日:西奥多·赖曼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西奥多·赖曼(Theodore Lyman,1874年11月23日-1954年10月11日),美国物理学家、光谱学家,氢原子光谱中赖曼系的发现者。人物生平赖曼1874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893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189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19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