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62年9月11日:欧·亨利出生

1862年9月11日:欧·亨利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52 更新时间:2024/2/4 11:44:37

欧·亨利(O.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1862年9月11日,欧·亨利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曾当过银行职员、药剂师等。1896年2月,欧·亨利因受到盗用公款的指控入狱,后逃亡洪都拉斯。1898年再次入狱,期间开始发表作品。1902年,欧·亨利移居纽约,成为职业作家。1910年6月5日,欧·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国纽约去世。欧·亨利与契诃夫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意外结局

欧·亨利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只有到了最后一刻,“谜底”才最终解开,情节的发展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在发展,结果却来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结局一般说来是比较令人宽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结局,也包含着某种光明之处,这就是所谓“带泪的微笑”,即“欧·亨利式结尾”。

像《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这样的悲剧在欧·亨利的笔下是很少发生的。然而,意外的结局不能不经常依赖于某种偶然性,而太多的偶然性又不能不与现实产生距,所以“意外结局”一面使欧·亨利的小说显示得趣味盎然,同时也使它们缺乏深度。以现实主义的笔法,触及中下层人群的日常状态,并提炼出贫苦生活中的幽默、机智的一面;善用各种戏剧性巧合,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结尾,这正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典型风格。

幽默

两难的处理和意外的结局往往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幽默效果,在欧·亨利的小说中,幽默是穿始终的,有的专门是为幽默而幽默的。绑架孩子的歹徒被顽童折磨得苦不堪言,宁可倒贴钱把孩子护送回家。幽默家被近日复一日地制造幽默,竟变成了一个心力交瘁的吸血鬼,最终在殡仪馆的后房中才得以告别尘世的愚蠢,重新恢复了一个正常人的知觉。

欧·亨利讽刺,但不流于讽刺,他的嘲讽和幽默通常是善意的,有时能令人震惊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如《生活的陀螺》和《钟摆》那样,它们体现了欧·亨利透视生活的能力。欧·亨利的语言本身也充满了夸和幽默,而幽默能直到淡化事物悲剧性的作用,使大众读者更能接受。

叙述视角

欧·亨利的小说常常采用全知叙述者,即采用无所不知、无处不在的“上帝视角”对故事世界的一切以揭示,还会不时地站出来对故事中的人物、场景进行评述。不过,“即便在一些以全知视角为主导的小说中,故事外叙事者有时也会暂时放弃自己的视角,采用人物视角来揭示人物对某个特定空间的心理感受。”人物视角就会作为人物的感知而构成故事内容的一部分,从而有效地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理活动,进而揭示作品的主题。

人物形象

人物类型化在欧·亨利的小说中,有关人物外在特征的细节描写,远远超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解析。也许是受篇幅所限,也许是欧·亨利对于呈现人物的内心冲突不是很感兴趣,他常把小说中的人物称为“提线木偶”,认为他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带有典型的宿命论色彩。由此,他更乐于描绘和呈现“木偶们”身处的社会背景。由于缺乏人物心理描写,很少触及人物的内心冲突,被刻画的人物有时会显得缺乏个性和深度,不免陷入类型化的窠臼。

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男性,而且常常被贴上传统类型的标签:好人与坏人,以及一些变体。经常出现的人物有:牛仔、牧羊人、骑警、医生、强盗、银行家、小职员、农夫、厨师,以及他们的妻儿。在每一个短篇中,欧·亨利只需从形形色色的人物类型中挑选出几种,把人物关系稍加变换,再辅以有趣或离奇的情节,就能炮制出使读者满意的作品。

有评论家认为,欧·亨利这种创作态度削弱了他的小说力度,导致了他的小说过于简单、类型化;不够细腻,缺乏深度和复杂性。尤其是他的“西部小说”,人物的动作只停留在事物表面,结果使得多数小说只描绘了一些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诸如:爱、恨、恐惧、贪婪和愤怒。

除此之外,人物之间的大多数冲突都以婚姻或死亡结束,不管读者感到满意还是悲伤、愤慨,都只能被动接受,因为小说已经随着“令人吃惊”的结尾戛然而止了——没有任分析人物动机的内容了,因为短篇小说的篇幅非常有限。当然,这对读者也是一种挑战,对结局不满意的读者,完全可以把故事结局当成开放式结尾,对其进行加工再创作。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71年9月11日:赫鲁晓夫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НикитаСергеевичХрущёв,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以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等重要职务。赫鲁晓夫1894年出生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卡利诺夫卡,1918年加入共产党,第二

  • 古代免死的叫什么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免死牌,在古代的正规名称叫“金书铁券”或称“丹书铁券”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历史记载据史料载,早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

  • 雷击的危害类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自然界每年都有几百万次闪电,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最新统计资料表明,雷电造成的损失已经上升到自然灾害的第三位。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以及雷击负效应造成的人员伤亡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亿元到1

  • 雷击的原理和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雷击,指打雷时电流通过人、畜、树木、建筑物等而造成杀伤或破坏。云层之间的放电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影响不大,但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一但对万物造成危害都可以称为被雷击。形成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

  • 各地七夕晚会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七夕晚会是指中国各大电视台在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晚上为庆祝七夕节而举办的大型晚会。七夕节源于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有“东方情人节”之美誉。较有影响力的有中央电视台七夕晚会、湖南卫视七夕晚会和安徽卫视七夕盛典等。举办电视台在我国各地电视台参加举办七夕晚会的如下:大陆地区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北京

  • 元祐党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北宋元祐党争是指在宋神宗年间围绕王安石变法所掀起一系列的党争。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王安石启用了一批新官吏,包括苏轼、苏辙、韩琦等,这批人被称为新党。与新党对应的是旧党,旧党反对改革,而且旧党中也有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例如司马光、欧阳修等。而这次党争发生在元祐年间,又被成为元祐党争。北宋元祐党争

  • 元祐党争的主要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赵煦(宋哲宗)即位,年仅十岁,其祖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主要内容宣仁太后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

  • 正骨的治疗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正骨,中医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正骨,为专科名,是诊治损伤的专科,也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正骨对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但也包括同类原因引致的体内脏器损伤。“正”字在此作动名词。即整治因骨关节损伤使肢体变形复原位的一门科学技术

  • 安眠药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安眠药又名安定。本品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盐酸。遇酸或碱及受热易水解,口服药物在胃酸的作用下开环,进入碱性肠道又重新环合成原药。因此,不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抗焦虑,停药后代偿性反跳较轻,停药困难轻。后遗效应较轻。安全范围大。简介失眠者选用安全的安眠药更利于身体健

  • 2010年9月12日:纲丝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德云社班主郭德纲老师脱口而出定义的节日,为每年的9月12号。每年的这一天,郭德纲老师率领的德云社都会举办大型演出回报观众对德云社和对相声的喜爱。纲丝节的由来纲丝,即郭德纲老师的粉丝。纲丝节,即郭德纲老师粉丝的节日。2010年8月,从一篇文字报道开始,德云社陷于“黑八月”风波,这使得德云社停演整顿,在